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疲勞、肩頸痠痛,更年期症候群報到!中醫:補充3大關鍵營養,助緩解不適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5月04日08:2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疲勞、肩頸痠痛,更年期症候群報到!中醫:補充3大關鍵營養,助緩解不適

母親節快到了,為人子女快來關心媽媽的健康。根據臨床發現,職業婦女工作家事兩頭燒,容易出現疲勞、肩頸痠痛等不適症狀,加上久坐少動,使得症狀更加嚴重。中醫師提醒,先依據體質給予益腎補精、疏肝理氣解鬱中藥材,以及補充3大類關鍵營養,調整更年期症候群的同時,也能一併改善上述不適。

根據衛福部一項「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指出,45歲以上的婦女有高達50%以上平均腰圍超過80公分,並且70%以上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肩頸痠痛怎麼造成的?因為長時間低頭看電腦螢幕、滑手機,卻未注意適時改變、調整姿勢,容易讓後頸肌肉、筋膜持續處於緊繃狀態,就容易導致肩頸僵硬、肌肉痠痛等問題找上門。

中醫:更年期婦女是容易肩頸痠痛一族,與腎氣精血衰退有關

中醫師吳明倉表示,中醫認為更年期婦女是容易肩頸痠痛的一族,可能與腎氣精血衰退有關,而腎氣精血衰退,也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整體新陳代謝下降。倘若又因為工作關係久坐、久站,而使得活動量減少,就容易造成更年期肥胖的問題。

更年期婦女問題一籮筐,中醫「黃帝內經」提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意思是女性在49歲左右會有生理上的改變,常出現容易疲倦、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耳鳴、頭暈、失眠、多夢、心悸不安、易喘、頻尿等症狀。主要是由於腎氣精血衰退造成,即「腎虛」導致全身臟腑功能失調。

更年期婦女容易有骨質疏鬆、腰痠背痛等問題,須先調理好更年期症候群

尤其,現代社會型態改變,女性為事業打拚的比例越來越高,更年期婦女通常適逢事業巔峰或空巢期,身心壓力大,更容易引起肝氣鬱結與肝火;另外停經後的婦女更因為雌激素缺乏,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進而加速骨質的流失,容易有骨質疏鬆、腰痠背痛、骨折機率增高等問題。所以,先調理好更年期症候群,即有助於緩解諸多不適,其中也包括肩頸痠痛。

中醫師吳明倉表示,更年期症候群調理可以分成症狀治療和調整體質兩部分,中醫會藉由望聞問切等診斷方式,依照不同臨床表現給予相對應的藥物與針灸、埋線治療。治療上主要以滋陰益腎補精和疏肝理氣解鬱等方式來處理更年期不適。

更年期補充3大類關鍵營養

至於更年期症候群在食療部分,建議可補充以下3大類關鍵食物,可以適度改善潮紅發熱、肩頸痠痛,同時減緩骨質疏鬆的發生頻率:

1.鈣質:

補充足夠的鈣質,有助於維持骨骼的健康,例如:甘藍菜、牛奶、魚乾、豆類、海藻等。

2.鎂:

鎂負責神經協調,可減輕焦慮不安,例如:黑木耳、豆類及綠色蔬菜等。

3.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可增進神經系統健康,參與體內的許多化學反應,維持能量正常代謝等。例如:牛奶、肉類、紅蘿蔔、豆類、菠菜核桃等。

【中醫師小叮嚀】:

此外,應該盡量減少含咖啡因飲料,衛福部建議一天不超過300毫克 (約一般市售美式咖啡中杯1~2杯),以避免骨質的流失。此外,保持適當的運動,也能助於調節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若想藉由中醫藥膳來調整更年期的不適,建議先由中醫師評估,再依據個人體質去調理,較能達到理想的緩解效果。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輕症居家照護3大飲食關鍵,一張表秒懂!營養師揭:高熱量、高蛋白、多水分聰明補

華人健康網(台灣)

退化性關節炎害關節疼痛!補充維生素D與鈣6大關鍵營養素,重拾活動力

華人健康網(台灣)

減肥愈減愈肥又復胖?3大NG減重方法不要犯!營養師推:1410斷食溫和減重6要訣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

堅信自己遭蟲子纏身?皮膚醫解析何謂「妄想寄生蟲病」 家屬陪伴是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NOW健康(TW)

指甲有黑線是癌症?寬度逾0.3公分、顏色不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常吃加工食品傷身 恐摧毀「細胞發電廠」粒線體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失眠又記憶力變差! 醫揪出背後真相竟是失智前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調查: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三成人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am730

婦肛門出血誤將直腸癌當成痔瘡 基因檢驗成功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疾病】幼兒腳掌又肥又厚 是否患上扁平足? 4個簡單方法自行評估 年齡是最大關鍵

MamiDaily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NOW健康(TW)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安眠藥年吞9億顆!這5種食物正在害你失眠:地瓜、甜食上榜,營養師教你不靠藥物也能睡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經期到特別易暴飲暴食?醫生教3招調整食慾

am730

罹失智症5年!妻曝林芳郁「病後恐慌」:不出席新書發表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am730

快測試!做不到「坐下起立」動作 死亡率暴增6倍

中天新聞網

清醒腦刺激手術助攻帕金森氏症 十年帕友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年健身|減低關節壓力 3個安全有效三頭肌訓練方法

am730

台味早餐害腦袋當機!專家曝地雷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中天新聞網

夏季爽吃生魚片、沙拉?營養師解析4大類生食風險 別把寄生蟲也吃下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指甲邊緣肉刺為雙手太乾、操勞的訊號 硬拔恐致甲溝炎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