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 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NOW健康(TW)

更新於 02月06日08:38 • 發布於 02月02日01:00 • 翁靖祐 報導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台語歌手曹雅雯與F.I.R飛兒樂團前吉他手阿沁的妻子花花兩人相繼宣布自己罹患厭食症,體重狂掉。曹雅雯表示,自己為了準備新專輯已瘦了16公斤。而花花則是一度爆瘦到只剩28公斤。究竟「厭食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症狀?對我們的身心靈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種容貌焦慮下的病症 好發在年輕女性身上

「其實厭食症是非常危險的一個疾病,不僅會傷害身體,更會有死亡風險」馬偕紀念醫院一般精神暨身心科資深主治醫師柯凱婷語重心長地解釋,在訪談過程中她更舉出從13歲就受厭食症所折磨,並於2010年逝世的法國模特兒Isabelle Caro案例,向我們說明厭食症如何摧毀一個人的身體與心靈。

最容易罹患厭食症的年齡層,大多落在13歲到25歲這個區間,並且9成的患者是女性,這與容貌焦慮有很大的相關性,而這些焦慮,有很大一部份是源自於社群媒體。柯凱婷醫師與我們分享,針對媒體所導致的容貌焦慮,歐洲各國政府早已在開始進行處理,如:法國2017年規定商業圖片需標示修圖、挪威2022年規定廣告修圖須標示。

柯凱婷醫師表示,在診斷的過程中,我們大致會以BMI值17當作一個分界線,如果低於17卻依然對減重有所執著,就是一個警訊。厭食症又分為2種類型,第1種是屬於節制型,會很抗拒進食,然後極端運動2到3個小時;第2種則是暴飲暴食型,這類型的患者會在大吃大喝以後,再用很極端的方式催吐自己。無論何種類型,厭食症都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相當嚴重的傷害。

厭食症如何傷害你的身體? 醫:影響是全身性的

「厭食症的傷害,基本上是全身性的」柯凱婷醫師鄭重地講解,因為患者長時間拒絕進食,在缺乏營養的狀況下,身體會處在低能量的狀況,並產生連鎖反應,如:心跳速率降低、血壓過低、心律不整、甚至猝死的可能性。此外,由於長期不進食,也會導致胃的功能趨緩,造成便秘。

厭食症患者在長期不進食的狀況下,又開始嘗試進食的話,會因為食道鬆弛以及胃變小,引發胃食道逆流,讓「吃」變得更痛苦,形成不想吃東西的惡性循環。此外,原先想「變美」的女性患者,也會因為停經、缺乏荷爾蒙、甲狀腺功能低下,讓外觀變得更加憔悴,且更加易胖,最終厭食症患者反而會與自己最理想的模樣,越離越遠。

「不過,說到厭食症最棘手的部份,其實還是在治療上」,由於患者大部分都覺得自己體型很肥胖,並且過度執著於自己的體重,或是單一部位的贅肉,反而很難會意識到自己罹患厭食症,最後,很多病人都需要強制住院,才能進行治療。

▲厭食症會導致全身性的影響,嚴重可能會致死。(圖/NOW健康製作)

厭食症的治療 是一場漫長又棘手的戰役

柯凱婷醫師感慨地表示,厭食症的治療是相當困難的,治療的過程經常會陷入膠著,病患會不斷往返在惡化與好轉之間,所以治療常需要以年作為單位。在治療上,因為厭食症造成的影響繁多且複雜,所以醫師通常會先進行病情的評估,例如:身體檢查、心理狀態評估、生活狀態評估、家庭狀況評估。

由於部份罹患厭食症的患者,會因為身心狀況不佳,導致無法去上學或是上班,或是因為家人的不諒解,導致一連串的衝突,所以除了身心狀況需要評估以外,生活狀態和家庭狀態都會是醫師須要去考慮到的範圍。

除此之外,治療過程中,醫師也會幫助患者去核對理想生活和現況的落差,柯凱婷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患者之所以會害怕食物,大多是因為想要透過減重來變美,或是變得成功,所以醫師就必須釐清患者想要減重的原因為何,並且透過引導的方式,讓患者了解減重不是達成目標的唯一方式,和患者建立共同的目標,轉換可以努力的方向。

治療時,醫師也會去幫助患者察覺自己內心的情緒,由於很多患者會因為過去的成長經驗或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導致他們總會習慣性忽略自己壓抑的情緒,用極端的方式來追求完美,這時如何去幫助他們釋放自己內心的焦慮以及壓力,也是治療時相當重要的過程。

關於防治厭食症 家長扮演著重要角色

「罹患厭食症的對象,大多都是青少年,所以我認為在呼籲厭食症的預防上,我想要先呼籲家長」柯凱婷醫師認真的說。如果青少年出現容貌焦慮,甚至是厭食症的跡象,家長要切記千萬不能用指責的方式處理。青少年在過度控制、焦慮的情況下,若受到指責,只會引起反效果,家長應該做的,是提供更開闊的角度,引導他們走出所陷入的盲點。

在與焦慮的青少年互動時,家長不需要急著丟出解決方法,因為孩子一定都嘗試過了,這時脆弱的他們最需要的,反而是純粹的陪伴與傾聽,而家長也可以試著分享自己過往是否有相似的經驗,站在同理的角度,讓他們產生信任感,如此當有需要的時候,帶孩子去就診,就不會陷入困難。

最後,柯凱婷醫師也向容貌焦慮的朋友們呼籲,容貌焦慮是當代普遍的一個問題,為此而困擾的時候,請記住自己並不孤單。此外,如果發覺自己對於體重,或是變美有點太執著的時候,請相信願意尋求幫助的你是很勇敢的,並且,也要相信,人的價值也不是光用外表就可以衡量的,想想身邊關心你的人,那才是你獨一無二、美麗且珍貴的證明。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奇美HAH成效佳!降低再住院率與死亡率 滿意度達98%

NOW健康(TW)

臺北「抗衰動齡班」開跑! 有效擺脫孤獨喚回健康生活

NOW健康(TW)

開學症侯群中醫能幫助緩解! 中醫對症處理分4大類型

NOW健康(TW)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想減少冬天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 中醫師:夏季「三伏貼」是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行街Shopping突遭車撞!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am730

預防 40+ 的健康隱憂!揭曉調節血糖血脂的 4 關鍵營養素

Heho 健康(台灣)

颱風後積水容器多!莊人祥:把握一週登革熱防治黃金期

中天新聞網

手機殼藏毒害|內地¥9.9包郵手機殼鉛含量超標30倍,被爆使用醫療廢料製造!長期接觸或鉛中毒,恐損害智商、記憶力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南京紅姐約會必備西瓜、鮮奶 營養師驚嘆:太懂了

中天新聞網

ADHD治療藥物只是輔助 醫:家庭、學校、醫療和早期篩檢缺一不可

台灣健康醫療網

揀蟲草 睇真啲!要識揀「真」蟲草產品 夠「真」先有效 有效改善鼻哥+氣管問題!

am730

胃痛以為小事!8旬婦人自行停化療 殘胃又發現癌細胞

中天新聞網

芒果功效與禁忌|不濕熱可預防便秘夜盲症 腸胃差血糖高人士慎食

am730

肺部毛玻璃結節別輕忽!出現「實質成分」癌變風險飆13倍

中天新聞網

不捱夜也有黑眼圈?醫生教6招告別熊貓眼 墊高枕頭瞓也有用

am730

老公腦幹出血太太放棄急救!醫5句話擋下親戚質疑:面對救不了的病人要救的是家屬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珍珠、芋圓糖分驚人!醫:手搖飲配料含糖量比飲料更高

中天新聞網

冷凍與新鮮蔬菜營養比較 抗氧化活性相約 豌豆成奇葩?

am730

高齡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 衛福部籲:建構跨領域預防機制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北犬貓絕育補助累積逾4千件 最新系統改版快速申請

NOW健康(TW)

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有救了!中醫三伏貼助免疫力提升

中天新聞網

奇癢難耐!洗腎抓到滿身傷竟是「這原因」…醫曝「照光+口服藥」改善關鍵:一定要規律做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中醫「三伏貼療法」開跑!醫:8月底前是治療最佳時機

中天新聞網

暑假誘惑多!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下降 偷抽最重可罰1萬

中天新聞網

你知道白鳳菜的好處? 專家推顧肝、降三高等4大功效

NOW健康(TW)

中醫三伏貼適用對象注意!「孕婦」體質特殊不合適

Heho 健康(台灣)

流鼻血先別慌?正確止血4步驟 反覆發生須留意5大疾病

NOW健康(TW)

日頭炎炎補水不足 當心泌尿結石找上門

am730

化療後嘴破痛到吃不下? 專科醫教你補對營養助修復

台灣健康醫療網

1家5口竟3人罹癌! 台東馬偕關懷師昏迷面臨生命考驗

NOW健康(TW)

幽門桿菌不只是胃痛元兇!醫揭「慢性發炎到胃癌」關鍵 共食、生食注意

Heho 健康(台灣)

不吃早餐恐致代謝紊亂!德國研究:糖尿病風險增32%

中天新聞網

不是健忘,而是失智!新藥解方近在眼前,為何她母親仍無緣?

康健雜誌

「沒看過這麼憨的醫師!」小鎮醫院團隊將加護病房搬進家門,氣切阿公不再臥床等死

康健雜誌

孩子護眼必吃好選擇!這樣吃近視風險少3成

Heho 健康(台灣)

薇帕颱風已生成!週五起2地區恐炸雨彈、4縣市防狂風

康健雜誌

川普腿腫脹、手瘀青引關注!醫:靜脈曲張穿彈性襪可改善

中天新聞網

夏天到咪以為雷陣雨有助降溫 落雨更要小心雨季中暑!

am730

疲倦易攰、無記性?多吃「1類食物」助你逆齡變得更年輕

am730

日研究發現腸道好菌「YB328」可增癌症免疫療效3倍

中天新聞網

耳鳴、腦鳴恐大腦病變? 單純耳鳴腦鳴與內耳神經相關

NOW健康(TW)

鬧鐘關掉再睡5分鐘?醫:賴床反而更累 學會5招起床馬上清醒

台灣健康醫療網

打風儲糧|椰菜、洋蔥、西蘭花等12種可常放雪櫃的蔬菜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