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每年保養道路長約2234公里 保養費每公里最高達118萬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過去3年,每年由路政署保養的道路總長度約2,234公里,而每年相關開支約17億元,即每年每公里的平均道路維修保養費約76萬元。目前路政署共有9份道路維修工程合約,負責全港公共道路的維修護,當中以負責新界西及九龍西快速公路及高速道路的合約均價最高,每年每公里道路維修保養費達118萬元,較平均價高逾55%。
運流局局長陳美寶回覆議員提問指,過去3年、即2022年至2024年,每年由路政署保養的道路總長度分別為2,223、2,239及2,241公里,而每年維修道路及相關道路設施的開支則分別約為17億元、17.3億元及16.6億元。若以平均值計算,每年由署方保養的道路總長度約2,234公里,而每年相關開支約17億元,換言之,每年每公里道路的平均保養費約76萬元。
目前路政署共有9份道路維修工程合約,負責全港公共道路的維修護養,合約總價達75.46億元,道路總長度達2,200公里,合約年期介乎5至6年。在9份合約中,以金門建築的合約的「性價比」最低,涉及區域為新界西及九龍西快速公路及高速道路及港方口岸區道路,合約年期為6年,總價約10.58億元,道路長度約150公里,即每年每公里道路的保養開支達118萬元,較平均保養開支76萬元高逾55%。
至於「性價比」最高的合約,承建商為順源建築,涉及區域為屯門及元朗區道路(快速公路及高速道路除外),合約年期為5年,總價約7.59億元,道路長度約360公里,即每年每公里道路的保養開支約44萬元,較平均保養開支少42%。此外,過去3年,每年路政署重鋪及重建道路的面積,分別約為1.55、1.77及1.65百萬平方米。
議員陳紹雄指出,路政署是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首批試點項目的入選申請機構,關注署方的進度如何。陳美寶表示,有關項目分階段在不同場景進行試飛,地點分別為大埔海濱碼頭至三門仔、將軍澳隧道公路、將軍澳跨灣大橋、大老山公路和鴨脷洲大橋,模擬為上述地點沿路的斜坡和相關的主要幹線進行超視距巡查,飛行距離約為200米至2,000米不等。其中,路政署已完成首兩個測試地點的試飛,餘下3個亦預期將於今年9月底前分階段完成。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