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料明年底啟用 最大中藥房引入自主移動機器人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1月25日03:46 • 發布於 2024年01月25日03:46

香港中醫醫院預計2025年底投入服務,選址將軍澳百勝角,預定首年醫院服務以門診為主。正在興建中的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香港中醫醫院,昨日宣布6名核心管理團隊成員任命,香港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出任中醫醫院院長、醫院行政總監 ,即時生效。

治未病-基層醫療-中醫養生-中西醫協作-香港中醫醫院

院方公布6名管理團隊成員任命,由前浸大協理副校長的卞兆祥出任行政總監,即醫院院長,即時生效;兩名副行政總監分別由浸大中醫藥醫院臨床部前副主任張振海,以及醫管局港島東醫院聯網前服務總監劉俊穎出任。港怡醫院前護理總監莊美珍出任中醫醫院護理總監;羅廣權及呂家豪將分別出任行政和人力資源總監及財務總監。

香港中醫醫院服務範圍

香港中醫醫院明年底起分階段投入運作,首年醫院服務以門診為主,2026年起會增加服務量,推出住院服務,全院設有400張病床,收費標準將於制定年度報告後釐定。
中醫醫院的服務類型涵蓋純中醫、以中醫為主,以及中西醫協作模式。除提供中醫藥診療外,亦設有化驗、X光、超聲波等西醫輔助檢查服務。
該院行政總監卞兆祥表示,這些嶄新的運作將譜寫香港醫療體系的新篇章。「這間醫院是一間中醫院,但醫院當中都有不少西醫的檢查服務設施,包括化驗檢查、X光及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超聲波等服務。整個醫療服務的範疇我們會有門診,這是大家都會見到的。第二,會有若干中醫病房服務,在中醫醫療服務過程中,是本港歷史上首次有中醫的住院服務。」

(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

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見證下,香港中醫醫院董事局主席王桂壎與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人才交流、培訓及研發等有多方面合作。盧寵茂局長致辭提到,醫院將於分階段提供服務,涵蓋兒科、骨科和針灸科等多個專科,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建立合作機制,涵蓋資源共享、經驗交流和技術支援等多方面,支援中醫藥持續發展。他又說與大灣區醫療機構緊密構通,將是香港中醫醫院未來的重要工作之一。

中醫醫院設備

(圖片來源:香港浸會大學)

醫院設計會融入中醫藥元素,突顯現代中醫藥和傳統中華文化並存的特色,硬件方面,醫院將設70間診症室、400張病床、專職醫療設備、西醫輔助設施等,軟件上則會採用人工智能(AI)、遙距診症、資助一套機器人系統等,打造智慧型醫院。
香港中醫醫院將擁有香港最大的中藥房,而中藥房對中醫醫院的運作發揮重大作用。從抓藥、稱量以至煎藥,整個處理中藥的過程皆自動化智能操作。透過引入自主移動機器人,射頻識別,智能標籤及智能藥物櫃,藥物和醫藥產品將能快速有效地為病人備妥。

治未病-基層醫療-中醫養生-中西醫協作-香港中醫醫院

根據項目計劃進度,2023至24年度,中醫醫院會委任核心管理團隊,及成立醫院科別及部門。香港中醫醫院董事局主席王桂壎表示,醫院早前已展開招聘工作,目前招募主要面向香港三間大學的畢業生,醫院亦與廣東省中醫院簽署合作協議,計劃派員赴內地交流學習。卞兆祥表示,下一步會釐定醫院的收費以及招聘醫師及護士,「相信我們有足夠的成績聘請到坊間的人手,讓醫院按計劃開展服務,過程中會與不同機構合作,加強交流合作的情況,讓這件事做得更加順利。」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稱,香港是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希望雙方達致廣泛深度合作,讓兩間醫院一同進步。
資料來源:香港浸會大學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節日食自助餐最忌狂食 「回本」心態反墮4熱量陷阱|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莫穎姍

新城八大家

肌膚長年水潤緊緻2秘訣 強化水潤三角、養護皮膚屏障|美肌教主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善心藝人|「人間活菩薩」余慕蓮,87歲高齡最新病況曝光!每周斥資$2.4萬買藥抗病魔,堅持將遺產盡數捐出遺愛人間。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陪伴懷孕、生產、育兒! 國健署4大諮詢平台服務升級

NOW健康(TW)

臺灣製藥公會與通路攜手合作 共創OTC藥品供應鏈新局

台灣健康醫療網

患者身體不自覺抽動或礙社交 了解妥瑞症減歧視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5年! 醫曝: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

中天新聞網

調查:民眾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3成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啤酒肚害GG縮短2至3公分!醫揭關鍵是減少脂肪堆積

中天新聞網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NOW健康(TW)

嘴角紅腫、流血別再怪火氣大!口角炎根源是「這些習慣」

VOCO News

【疾病】 三種毛孩有機會傳染給你的疾病 這種病感染率高達80%!?

高燒 Gofever

接住性健康落差!全台首發「性健康及愛滋防治白皮書」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灣醫界權威林芳郁失智 醫揭失智10大警訊!「這些症狀」快找神經內科

VOCO News

【遠離腦中風生活指南】吸菸列「腦中風」重大危險因子!醫籲無論菸齡長短 立即戒除仍有助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些工作膀胱癌機率較高? 美髮、紡織、皮革業者小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斷食減肥會分解肌肉?醫生揭6大斷食好處

am730

台大、北榮、亞東三院前院長林芳郁失智 從走失到譫妄 妻林靜芸寫書談照顧經歷

Heho 健康(台灣)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用嚴謹態度做保健食品!王美純博士解析 IRB 人體臨床實驗的重要性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am730

重鹹飲食罹胃癌風險高97%!研究:多吃水果可降11%

中天新聞網

久站、久坐族群常有靜脈曲張! 網友分享舒緩改善經驗

NOW健康(TW)

9歲癲癇、4歲頭痛竟是顱內動靜脈畸形!  AR導航助精準拆彈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Do Re Mi/愛美族注意!不運動、怕曬黑 小心30歲就骨鬆

中天新聞網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超高齡社會透析新選擇 居家腹膜透析提升長輩生活品質

NOW健康(TW)

綠拿鐵控注意!醫示警:易攝入過多草酸 恐致急性腎衰竭

中天新聞網

「夏至」如何守護健康?中醫師推薦保健 3 原則及作法,緩解身體不適

Heho 健康(台灣)

【媽媽睡眠】研究:產後6年媽媽睡眠時數仍少於產前? 媽媽長期睡眠質素低 恐引4大身心問題

MamiDaily

小心吃水果餐愈減愈肥? 營養師揭這2種水果熱量超高

NOW健康(TW)

用湯匙挖西瓜吃害敗血症亡!保存不當恐染李斯特菌

中天新聞網

扭傷條腰要平躺?分分鐘愈躺愈痛 醫生教3招護腰防扭傷

am730

夏至養生!高溫食慾不振、心煩氣躁 中醫助祛暑安心神

NOW健康(TW)

小麥的健康筆記/失眠免吃藥!拍打「百會穴」助秒入睡

中天新聞網

長照新制7月底實施!80歲以上免評估可申請外籍看護

中天新聞網

婦連續無痛性血尿 醫一看驚:膀胱藏「7x6公分」腫瘤

中天新聞網

113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穩居首位、新冠肺炎跌出前十名

台灣健康醫療網

駕駛中低血糖怎麼辦?藥劑師教「這樣做」守護行車安全

am730

解開身體密碼新模式!精準醫療 V.S. 基因檢測

Heho 健康(台灣)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NOW健康(TW)

瞓夠8小時仍然睡眠不足 長期缺少深層睡眠 隨時會增加XXX風險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