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脂肪過多不擔心!自體脂肪填充穩定性佳 重拾自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08月22日01: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豐秀整形外科診所鐘一傑醫師指出,自體脂肪顧名思義是取於自身脂肪,且移植後存活下來的脂肪細胞穩定性較佳,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填補於想要改善的身體部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身體多餘的脂肪怎麼甩也甩不掉,有想過其實這些脂肪可以填充到身上需要的部位嗎?現今社會人人都追求美,任何人都有變美的權力。除了日常運動,保養皮膚,飲食管理之外,也可以透過醫美整形外科管道,利用自體脂肪移植手術方式,來改善臉部線條不順、上胸不飽滿及產後萎縮等情況。

何謂自體脂肪填充?

自體脂肪填充是將自己身上的脂肪抽取後,經過特殊處理及離心純化,再利用注射方式,將脂肪回填到需要改善的部位。豐秀整形外科診所鐘一傑醫師指出,通常抽取脂肪會選擇脂肪比較豐富和質量佳的位置,常見適合取脂肪的部位有:腹部、大腿或馬鞍等脂肪較容易堆積的區域,但仍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自體脂肪移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我適合做自體脂肪填充嗎?

豐秀整形外科診所鐘一傑醫師分享,根據臨床經驗,時常來諮詢的族群分為三大類:

1.希望增加罩杯及產後乳房萎縮者。
2.期待有彈嫩飽滿面相或臉型不對稱者。
3.想要改善身體雕塑者。

都可經由醫師使用超音波儀器輔助下,確認脂肪量足夠後,就可以進行填充。但若希望罩杯增加比較多的人,會建議分1-2次填補,避免單次注射過量的脂肪影響脂肪的存活率;體重過輕或脂肪量不足者,可以增加體重後或是與醫師討論其他方式改善。

此外,有以下情況的人不建議做自體脂肪填充:

1. 嚴重的心臟、肝臟或腎臟疾病。
2. 糖尿病控制不穩定或目前正在接受化療者。
3. 有特殊疾病,有凝血功能異常者。
4. 皮膚正處於感染或發炎的情況。

自體脂肪填充VS微整注射

醫學界將人體的脂肪稱之為黃金,自體脂肪的特色是取於自身脂肪,量多易取、觸感柔軟自然。鐘一傑醫師指出,因爲移植後存活下來的脂肪細胞穩定性佳,不會產生過敏及排斥現象。而微整在面對大範圍的注射時,可能會面臨異物感較明顯、量多費用也較高,微整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必須定期回診施打,相對下脂肪填充維持效果的時間就較長。但若是在鼻子、下巴的調整上,微整會比脂肪填充更容易塑型。所以依不同部位的改善,還是要交由專業醫師評估及溝通。

變美後不可忽略的注意事項

1. 鐘一傑醫師強調,除了術前注意事項須遵守外,術後傷口更要保持清潔。
2. 初期應避免劇烈運動,勿按壓及減重。
3. 術後一個月內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如:泡熱水澡、烤箱、三溫暖)。
4. 術後維持正常飲食以及作息,勿熬夜、抽菸(包含二手菸)。
5. 可多食用高蛋白食品如:魚、肉、蛋、奶等,提升脂肪存活率。
6. 定期回診追蹤。

愛美沒有對錯,若想要接受自體脂肪填充手術,提醒愛美人士們,應該謹慎選擇合格且具完善設備的診所及專業醫師諮詢評估,這樣不僅能降低風險,更能確保自身權益。

查看原始文章

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多元 不只退化性關節炎,「這類人」也適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自體脂肪幹細胞」再生治療 輕熟女車禍免於截肢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113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穩居首位、新冠肺炎跌出前十名

台灣健康醫療網

駕駛中低血糖怎麼辦?藥劑師教「這樣做」守護行車安全

am730

解開身體密碼新模式!精準醫療 V.S. 基因檢測

Heho 健康(台灣)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NOW健康(TW)

瞓夠8小時仍然睡眠不足 長期缺少深層睡眠 隨時會增加XXX風險

am730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防「皮蛇」神經痛、還能降失智風險20%…全台9縣市資格條件一次看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不只省錢還顧健康!高麗菜護胃、抗癌 醫:我家全年必備

中天新聞網

小時候沒過敏,長大後卻突長蕁麻疹、狂打噴嚏?醫揭4大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常吃「鮪魚、鯊魚」小心!醫示警:重金屬恐增失智風險

中天新聞網

健保AI健康助理將上線!手機一開,百萬糖友立刻掌握7大併發症風險

康健雜誌

不吃早餐能減重、吃早餐能穩定血糖? 解謎早餐到底要不要吃

康健雜誌

經常抽筋原因│肌肉要活動 鈣質長期攝取不足都關事

am730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NOW健康(TW)

45歲男白天恍神又嗜睡 就醫揪出病根竟是胰島素阻抗

台灣健康醫療網

陽明交大領軍南亞論壇!攜手新南向國家 打造護理研究新視野

台灣健康醫療網

30歲男鼻塞就醫竟罹鼻咽癌!醫嚇:整個鼻腔幾乎被塞滿

中天新聞網

停B肝抗病毒藥不等於B肝痊癒!勤追蹤遠離B肝威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眼袋顯老、臥蠶招桃花! 醫:眼袋生成位置在臥蠶下方

NOW健康(TW)

看懂你的傷口 醫師親授敷料挑選指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減脂聖品! 台灣減重醫師大推「這2種」甜品

VOCO News

別再以為拔管是「放棄治療」!醫建議改「這樣說」 同理家屬和醫療人員

台灣健康醫療網

40歲後難減肥?不吃早餐最高危 營養師教4招改善代謝 月瘦2kg

am730

50歲男突昏厥、無意識 到院前心跳停止靠「這2招」救回

台灣健康醫療網

你今天和誰吃飯?聯合國幸福報告揭密:共餐有助抗孤獨、焦慮、防失智

Heho 健康(台灣)

靜脈曲張穿壓力襪過敏無效?「這1微創手術」尋回生活質素

am730

神經多樣性孩童面臨3大困境 專家提「生活導師」概念

NOW健康(TW)

不是只有男生才要補鋅,10大「鋅」食物排行榜!不是生蠔、第一名竟然是「這食物」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半薪免稅」救火,能堵住逃亡潮?醫師繳稅不為人知的2個祕密

康健雜誌

最新十大死因公布!癌症連43年居首、自殺重返十大、糖尿病死亡驟降

康健雜誌

「在對的時間」吃高糖巧克力也不會胖,還有助燃脂?

康健雜誌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 「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室心律不整手術 3D立體定位電燒與傳統優劣比一比

NOW健康(TW)

78歲精神奕奕的秘密!中醫院士林昭庚教你養精氣神的動靜功法

Heho 健康(台灣)

只需六次!翁靠「SBRT治療」穩定控制晚期攝護腺癌

中天新聞網

80歲癌末翁只求「3事」!瀟灑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中天新聞網

香港濕熱又係世一?又濕又熱可能會脫水 生熱痱甚至哮喘

am730

夏天養生|多飲水排毒 多做運動流汗重現食慾

am730

今年最年輕個案!20多歲男染新冠「疑中樞神經感染」亡

中天新聞網

肩膊+腹肌訓練|器械坐姿捲腹/肩推舉 兩招教學健身冇迷惘

am730

天氣熱好想飲凍嘢? 小心常喝加冰飲品易致虛火旺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