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有凶手?名醫曝:黃斑皺摺是元凶,3大NG不要犯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24日01:0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有凶手?名醫曝:黃斑皺摺是元凶,3大NG不要犯

罹患白內障的患者開刀手術後,為什麼有的人還是覺得視力模糊呢?擔心有這樣的情况的白內障患者,可能會充滿疑惑詢問醫師:「既然白內障開完刀視力沒改善,為什麼非要動手術不可?」。眼科醫師表示,有這樣的情形隱藏的凶手可能是「黃斑皺摺」,而白內障手術後,一定要做好護眼動作。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瑩山表示,動了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然不佳,有可能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而開白內障手術會因糖尿病眼底病變,使白內障手術開完後,視力只有些微改善,不像一般人動完白內障手術後能改善達到絕佳視力。

至於一般人罹患白內障在開刀之前,也往往會詢問醫師:「我何時可以開白內障?」陳瑩山主任表示,目前白內障手術的時機,應取決於病患生活及工作上的視力要求,如果活動較常在室內,不需自行開車騎車,那麼可考慮不必太早開刀;但若視力模糊已經造成生活或工作上的極大不方便,那就需要進行手術。

陳瑩山主任也說,門診也遇過兩年前開過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術後一切正常 ,最近病患感覺視力越來越模糊,因此就診。經過醫師儀器檢查後,原來是「水晶體後囊袋長膜」,臨床稱為「續發白內障」,又稱「二次白內障」,並且經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CT)檢查發現,患者還有「黃斑皺摺」(黃班上膜)產生,原來是這都是導致病患的視力模糊的原因。

什麼是「黃斑部皺摺」?

什麼是「黃斑部皺摺」?黃斑部表層上有不正常增生的纖維膜(又稱為視網膜上膜或前膜),纖維膜本身收縮造成底下視網膜扭曲變形,進而影響了我們的中心視力,我們稱為黃斑部皺摺。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模糊?恐因眼底病變所致

開完白內障手術大部分病患會覺得視力大幅改善許多,但是卻有一些病患開完白內障視力改變的幅度不大,可能的原因很多,有些病患術後視力模糊是因眼底的病變,如黃斑皺摺、黃斑病變等,病患會問:「那我為何仍要開白內障?」陳瑩山醫師表示,主要原因當我們水晶體混濁時,即使還是散瞳了,會影響醫師檢查眼底病變的清晰度,當醫師看不進去眼底的病變,便無法給予有效治療,所以需要施行水晶體置換手術。

白內障可以不開刀嗎?

門診也有白內障病患會問:「那我可以不開刀嗎?」陳瑩山主任表示,我們要了解水晶體過於成熟,會造成眼睛其他的問題,例如眼壓高,這時再動手術,多半會有嚴重併發症產生,當水晶體過於成熟,會變得非常硬,開刀時傷口需要很大、在眼睛上劃一個較大的傷口,把整顆已經變質變硬的水晶體取出,傷口大、手術時間長,且手術不舒服,而且術後的癒合的時間也會較長。

至於為何會發生黃斑皺摺呢?黃斑皺摺發生族群原本多為老年人,但現在年輕的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主要原因包括:

【避免黃斑皺摺3NG不要犯】

1.用眼過度:

長時間看手機、盯電腦,卻用眼過度忘了休息,是風險因子之一。

2.眼睛未防曬:

經常在戶外活動,卻不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因為長期光線刺激,導致眼睛自己保護機制啟動,造成組織增生,因此產生黃斑皺摺。

3.缺乏葉黃素:

葉黃素是存在於黃斑部中最主要類胡蘿蔔素,根據研究指出,服用含葉黃素營養補充品,有助提高黃斑部色素的濃度,將可減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而白內障手術後,若不是有置換抗藍的人工水晶體,或是術後又不加強注意日常可見光當中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而增加黃斑部抗氧化的壓力,時間長久,還是有產生黃斑皺摺的可能,增生一層膜妨礙視力。

【醫師小叮嚀】:

陳瑩山醫師提醒,白內障手術後的病人,一定要注意眼睛對光線的防護,使用3C則要使用防藍光的護眼產品,建議平時也可以在飲食中多補充含Omega-3好油,以及多吃深綠色蔬菜、橘黃色蔬果、每天一顆蛋,這些都是富含葉黄素及玉米黃素的食物,可以增加眼睛的保護力。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兒童也有長新冠後遺症,眼睛紅又癢!醫:做錯這件事,病毒性結膜炎恐反覆傳染

華人健康網(台灣)

楊茵絜甲狀腺風暴逝!揪甲亢7症狀!醫:控制甲狀腺亢進,5大自救秘訣

華人健康網(台灣)

兒童發燒增抵抗力?要速吃退燒藥?醫破解常見3大迷思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肌少症不只因老化! 新研究:腸道荷爾蒙影響肌肉生成

NOW健康(TW)

颱風後菜價飆漲,還可能買到臭魚爛菜?專家傳授「買對不買貴」採購心法

康健雜誌

吳博君逝世|資深演員吳博君逝世,終年69歲。生前力抗漸凍人症7年,即睇6大患漸凍人症先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青花菜炒蒜頭助健康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逛街途中突遭車撞! 她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人格導向訓練效果更佳?英研究:你可能還沒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

VOCO News

做運動都補唔返 坐得多傷身 心血管病風險隨時來襲

am730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NOW健康(TW)

日頭炎炎補水不足 當心泌尿結石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久坐族下班後懶運動?教你一動作3分鐘輕鬆增肌

高燒 Gofever

即溶咖啡增加黃斑病變風險?醫:適度減量 無須恐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骨鬆防治給付!「三類」高風險族群 要提早啟動檢查與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胰臟癌」潛伏太兇! 醫示警:3種症狀別輕忽

中天新聞網

「扁平足」這樣做自我初步判斷 腳部不適可用3招舒緩

台灣健康醫療網

私處痕癢令人坐立不安?醫生揭3大夏季常見私處疾病

am730

神經科醫師的「護腦」策略 這4件事不要做!GPS導航用太多也上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美背殺手】緊身衣真是元兇?揭開背脊瘋狂爆瘡的5大「隱形兇手」!

TopBeauty

不只是吃飯! 醫:適度咀嚼可預防肥胖及蛀牙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國內 M 痘疫情持續,接種 2 劑疫苗保護力達 9 成

Heho 健康(台灣)

二價鐵、三價鐵差在哪?維他命C可加強吸收?一文睇清鐵劑選擇與服用須知!

am730

邰智源揭「難瘦」真相! 這2大不可控因素讓你好難瘦

NOW健康(TW)

身體變壯不一定是好事!她重訓胸部變大 檢查竟罹乳癌

中天新聞網

新冠降溫中,重症死亡數仍多,疾管署:三大族群須注意「這些重症徵兆」

Heho 健康(台灣)

頑固內臟脂肪最怕它?新研究:吃1物能促進代謝、有效打擊內臟脂肪

Heho 健康(台灣)

每天騎單車降失智風險35%!研究:大腦海馬體體積更大

中天新聞網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4大疑問一次說清

康健雜誌

普發現金1萬元有變數?最新進度、領取時間、防詐關鍵一次看

康健雜誌

新生兒腸病毒來勢洶洶 專家示警「3大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朵痛竟是蟑螂入侵!耳鼻喉科醫警告別亂挖,3招安全自救

康健雜誌

2024年食品中毒破9千人!諾羅病毒、仙人掌桿菌最多

中天新聞網

DSE 2025|放榜壓力過大會有呢啲症狀?即睇5個減壓方法!

am730

當長照需求出現,一文搞懂:怎麼選擇適合的外籍看護?費用如何計算?要遵守哪些規則?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打肉毒瘦「蘿蔔腿」?別白花錢還損健康老本!中年後拒絕肌少症,專家教你吃對動對、不跌倒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新版圖文「失智症10大警訊」淺顯易懂 生活中趨吉避凶

NOW健康(TW)

攝護腺癌轉移也有解!桃醫研究「放療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中天新聞網

從6公尺高處墜落!婦險癱瘓靠「微創千斤頂手術」救命

中天新聞網

生不出韓妞鉛筆腿可能是3種錯誤的站姿害你的!物理治療師的3種美腿訓練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常惡夢驚醒是抑鬱?恐增自殺風險 醫生教5招KO惡夢

am730

新冠病毒仍活躍!單週增32死 4旬男重症併發肺炎亡

中天新聞網

消委會風扇仔|$58效能媲美$339!6款高分風扇仔名單大公開,1款可最高風力吹逾3小時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