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橄欖油、亞麻仁油、紫蘇油,料理保存別弄錯!營養師揭4秘訣,以免好油變壞油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21日01:30 • 文/常春月刊
橄欖油、亞麻仁油、紫蘇油,料理保存別弄錯!營養師揭4秘訣,以免好油變壞油

料理食用亞麻仁油、紫蘇油、橄欖油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又該如何安全保存呢?以下是營養師一次解析,注意方法別弄錯!

1.使用不透光玻璃容器存放

營養價值高的油品,如亞麻仁油、紫蘇油、冷壓初榨的橄欖油、苦茶油等,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最好用不透光的玻璃容器存放,且要放在陰暗低溫處;避免放在瓦斯爐旁,因為高溫會增強脂肪酶活性,加速油脂起化學反應而酸敗變質。

2.開封後,3~6個月要用完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一般食用油保存期限為2年,但油品一旦開封,建議3~6個月就要用完,特別是有特殊風味的食用油,譬如芝麻油、冷壓初榨橄欖油、苦茶油等,以免裡頭的營養物質變質。

3.分裝成小瓶使用

避免接觸空氣及水分,油脂若經常接觸空氣及水分,容易加速氧化;水分也有利微生物繁殖,因此大包裝的油品,最好分裝成小瓶使用;每次使用後要蓋緊、避免水分殘留。

4.出現油耗味已變質

若聞到油耗味,代表油品已經氧化變質,建議丟棄或做成肥皂使用。

一瓶用到底的萬用油

陳詩婷建議,「廚房準備那麼多油真的很麻煩,有沒有可以一油到底,當成家庭的萬用油?」其實有的!陳詩婷說,儘管每種油的發煙點不同,適合烹調的方式也不同,但精緻過的酪梨油、玄米油、苦茶油及橄欖油這四種油,因為發煙點高,拿來低溫涼拌、蒸煮炒炸都適合。

特別是玄米油,其脂肪組合最適合人體;而苦茶油本身不燥,適合取代麻油燉補,但它有特殊的味道,對於能接受的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橄欖油其實也可以,但市面上的橄欖油等級差別大,若要油炸,建議拿精煉過的橄欖油,品質好的橄欖油拿來高溫煎炒,比較可惜。

陳詩婷提醒,以上推薦的油品雖能一油到底,但仔細看其脂肪酸組成,仍然有些失衡,譬如玄米油缺少ω-3,酪梨油、苦茶油及橄欖油較少ω-3及ω-6,因此建議每天可以再多吃一把堅果,每周吃兩次魚,或搭配瓶紫蘇油或亞麻仁油,這樣才會更健康。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不只消暑,喝綠茶有3大意外好處!醫揭:能防泌尿道感染、飲用最佳時機

華人健康網(台灣)

168斷食減重飢餓難耐易破功?營養師:搭配「減醣433餐盤」輕鬆完勝

華人健康網(台灣)

久坐不動代謝差,經常便祕害肥胖!減重名醫:5大要訣提升排便力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

堅信自己遭蟲子纏身?皮膚醫解析何謂「妄想寄生蟲病」 家屬陪伴是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NOW健康(TW)

指甲有黑線是癌症?寬度逾0.3公分、顏色不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常吃加工食品傷身 恐摧毀「細胞發電廠」粒線體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失眠又記憶力變差! 醫揪出背後真相竟是失智前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調查: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三成人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am730

婦肛門出血誤將直腸癌當成痔瘡 基因檢驗成功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疾病】幼兒腳掌又肥又厚 是否患上扁平足? 4個簡單方法自行評估 年齡是最大關鍵

MamiDaily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NOW健康(TW)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安眠藥年吞9億顆!這5種食物正在害你失眠:地瓜、甜食上榜,營養師教你不靠藥物也能睡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經期到特別易暴飲暴食?醫生教3招調整食慾

am730

罹失智症5年!妻曝林芳郁「病後恐慌」:不出席新書發表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am730

快測試!做不到「坐下起立」動作 死亡率暴增6倍

中天新聞網

清醒腦刺激手術助攻帕金森氏症 十年帕友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年健身|減低關節壓力 3個安全有效三頭肌訓練方法

am730

台味早餐害腦袋當機!專家曝地雷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中天新聞網

夏季爽吃生魚片、沙拉?營養師解析4大類生食風險 別把寄生蟲也吃下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指甲邊緣肉刺為雙手太乾、操勞的訊號 硬拔恐致甲溝炎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