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痔瘡導致排便疼痛、出血該怎麼辦? 醫師建議4族群可考慮手術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5月23日01:3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林宗憲報導
如果民眾有痔瘡問題,而且在排便過程中有流血、脫垂、搔癢、異物感、腫脹、疼痛等情形時,白雪翠醫師認為這時其實就可以考慮進行一些治療處置來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林宗憲報導】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久坐、排便習慣不良,甚至懷孕、年齡增長等都有可能導致痔瘡形成,但有些人覺得痔瘡位置尷尬又害怕要手術,因此不敢說出口。不過事實上並非所有痔瘡問題都要開刀,即使需要手術也可以透過微創的方式進行,雅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白雪翠解析適合開刀的痔瘡患者條件,並說明目前痔瘡的手術方法,幫助有痔瘡困擾的民眾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

痔瘡有「這些」情況建議治療 4族群可考慮進行手術

如果民眾有痔瘡問題,而且在排便過程中有流血、脫垂、搔癢、異物感、腫脹、疼痛等情形時,白雪翠醫師認為這時其實就可以考慮進行一些治療處置來改善。

痔瘡治療包含手術、非手術的方式,民眾可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白雪翠醫師表示,如果是從外觀上就能明顯看到的痔瘡(如:混合痔、外痔、脫垂型痔瘡等)就比較需要透過手術處理,除此之外以下4族群也建議可以考慮藉由開刀來改善:

  • 產後孕婦:
    在懷孕過程中女性常會因為身體變化、寶寶擠壓到痔瘡組織等而對於明顯痔瘡感到不適,所以在生育完之後建議可以考慮進行手術。
  • 更年期婦女:
    有些女性可能在年輕時就有痔瘡問題,但是因為恐懼而沒有做任何處理,進入更年期後由於荷爾蒙變化,痔瘡的不適感會因此加重,所以建議停經後的女性在年紀更長以前可以考慮開刀處理痔瘡問題。
  • 年紀約6、70歲的年長者:
    長者在這一輩子過程當中多多少少都會有感受到一兩次的痔瘡問題,如果能在身體還可以負荷的情況下接受手術處理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 準備轉換工作的年輕族群:
    現在年輕族群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也很容易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像是久坐、蹲馬桶時滑手機等這都是造成痔瘡的危險因子,如果有痔瘡困擾其實可以趁換工作的時候考慮進行手術。

痔瘡也有微創手術可以選擇 助縮短術後恢復期

如果需要開刀處理,現在除了傳統痔瘡切除手術之外,還有微創手術可供民眾選擇,白雪翠醫師表示,微創手術主要以雷射消融、超音波刀為大宗,與傳統手術相比,它對於組織的破壞跟傷害都比較少,疼痛感也較低,因此相對來說恢復會比較快一些。

不過,白雪翠醫師提到,患者需做什麼樣的手術處理應該與專業醫師討論後再決定,因為每個人適合的手術方式其實因人而異,以微創手術為例,年輕人比較常因為內痔腫脹感到不舒服,在內痔的部分通常透過雷射消融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於孕婦、停經後的婦女、年長者,他們大多是外觀上較明顯的痔瘡問題,其實比較適合進行超音波刀手術。

痔瘡問題應經由醫師診斷 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現在痔瘡治療方法相當多元,如果民眾發現有血便、排便疼痛等情形,建議應就醫尋求醫師診斷,確認是否為痔瘡問題,再決定下一步該如何改善。

白雪翠醫師提醒,雖然現在網路資源很多,只要上網查一下症狀就可以知道自己可能是什麼疾病,但還是應尋求專業醫師檢查、評估,因為在診間很常會遇到一些狀況,像有位患者排便出血的情形已經持續很久了,但他以為是痔瘡拖了5、6年都沒有處理,結果一檢查發現他是肛門腫瘤在流血,由於痔瘡跟其他疾病的症狀可能會有所重疊,所以尋求醫師評估還是最重要的。

查看原始文章

消除臉上痘痘、痘疤  醫告訴你「治療關鍵」!快避開這些壞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重塑自信魅力!探討男性泌尿科整形趨勢及需求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讓對方越來越離不開你! 專家從心理學教你感情穩定的關鍵心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喝酒恐會加速維生素B1流失! 營養師警告:當心肌肉無力又麻痺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齒黑黑是蛀牙了?醫:可能是抑制蛀牙的好菌

am730

別再用滾水燙生肉了!譚敦慈曝正解:放入冷水慢慢加熱

中天新聞網

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也能健康出生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疲勞痠痛因慢性發炎 恐增癌症風險?營養師教吃5類食物化解

am730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NOW健康(TW)

翁肩頸肌肉繃緊導致血壓睡眠雙失控 中醫「小扁針」緩解頑固痠痛

am730

【健康Live直播】你認識高血壓嗎?夏季也要預防心血管併發症,守護健康的重要一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健康】飲豬膶水就夠?缺營養致貧血 從飲食補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3招訓練臀中肌 減低臀部外側痠痛

am730

178公斤男擺脫病態性肥胖! 機器手臂助攻減重、慢性病大幅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減重不復胖! 中醫「標本兼治」教5穴位改善體態

NOW健康(TW)

兒少深陷短影音怎麼辦?家長溝通有「3撇步」 不用兇也能讓孩子放下手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球每年約130萬人吸二手煙致命 醫生教非吸煙者3招保健康

am730

睡眠呼吸中止何時要戴呼吸器?戴不住怎麼辦?一次看懂治療選擇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 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名人離世|日本97歲「自拍婆婆」西本喜美子辭世,搞笑作品長存粉絲心中,永不褪色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復健融合科技」助中風病人翻轉困境 走路、吃飯不再是難事

am730

名人逝世|前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逝世,終年75歲。數月前透露曾患肺癌,經治療及戒煙後康復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癌症治療怎麼吃維持體力?營養師提「熱量、蛋白質」攝取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沖涼水溫|超過42度血壓上升 想穩定要做好3件事

am730

新一代帶狀皰疹疫苗防後神經痛 研究:還降低失智風險

NOW健康(TW)

不擴大抗病毒用藥對象!50歲以上新冠重症近九成具慢性病

中天新聞網

靜脈曲張穿壓力襪過敏沒效? 「這1微創手術」助她找回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預防腸癌有解方!研究:每日運動35分鐘可降40%風險

中天新聞網

手掌穴位|魚際穴/曲池穴等4個位置 常按摩預防手痛

am730

飲食清淡體脂率卻達42%!醫揭「水果」吃太多反而胖

中天新聞網

免疫力強較健康? 異常紅腫、疼痛恐免疫系統太強所致

NOW健康(TW)

背闊肌訓練|單臂啞鈴划船冇feel?5點修正更中健身目標肌肉

am730

印航空難唯一倖存者「坐這」! 3原則選中機上「相對安全座位」

VOCO News

婦一動就頭暈…健檢揪「腦動脈瘤」 醫:破裂恐危及生命

中天新聞網

一出生就重症!腸病毒伊科病毒威脅寶寶健康 「這些症狀」不可忽視

台灣健康醫療網

玩也是學習 兒童遊戲團體課助遲緩兒提升合作溝通能力

NOW健康(TW)

你會感到孤獨嗎?國衛院研究:高齡孤獨感語言理解變慢恐是失智開端!?

Heho 健康(台灣)

臺大醫換肝救活2印尼新生兒!十年後返臺分享重生喜悅

中天新聞網

40歲男夜尿7次、來不及就漏 醫揭「膀胱過度活躍症3大症狀+治療對策」

am730

運動達標30分鐘才有效降低血脂 專家推這5種有氧運動

NOW健康(TW)

黑朱古力好處唔止抗氧化 仲會減心臟病風險促進大腦健康

am730

震不停!醫師、消防員「避難包」這樣裝:7大關鍵一次看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