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拆解恐懼|為何有人會享受被嚇?被嚇原來對身體有好處!專家:「短期恐懼感」有助增強免疫力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8月19日10:19 • 發布於 2024年08月19日07:51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拆解恐懼|驚悚電影《小丑回魂》(It)中,每個小孩都有所恐懼,包括血漿、痲瘋病人及扭曲女人畫像等等,而反派「小丑」潘尼懷斯(Pennywise)便會化身成其心魔來使人產生恐懼。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與戲中角色一樣有特定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接觸後甚至會出現身體不適;不過有專家指,雖然長期處於恐懼狀態不利身心健康,但短期的恐懼感卻有益處,例如有助增強免疫系統。撰文: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圖片來源:shutterstock、《IT》、《Alien:Romulus》|資料來源:medicalnewstoda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 Biology of Stress

拆解恐懼|為何有人會享受被嚇?被嚇原來對身體有好處!專家:「短期恐懼感」有助增強免疫力

拆解恐懼|恐懼的生理機制

當遇到突如其來的驚嚇時,人腦的自主神經系統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並出現呼吸心跳加速、肌肉繃緊、瞳孔擴大及口乾等情況;而當恐懼消退後,則通常會感到愉悅。

拆解恐懼
拆解恐懼

在人腦中,恐懼機制主要是靠一個位於大腦中央深處,名為「杏仁核」(Amygdala)的結構所控制。當遇到突如其來的驚嚇時,杏仁核會刺激下丘腦(hypothalamus),繼而激活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釋放至血液中。ACTH導致皮質醇(Cortisol,俗稱「壓力荷爾蒙」)的分泌,提高血壓及血糖水平;同時,身體亦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epinephrine),使專注力瞬間提高,肌肉處於緊繃狀態,使身體準備好採取「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拆解恐懼

拆解恐懼|為何有人會享受被嚇

人會享受被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腎上腺素激增後會使人感到放鬆。英國心理學家錢伯斯(Lee Chambers)表示,雖然恐怖及血腥的事物不會對人構成真正的威脅,但仍會觸發大腦的交感神經系統,刺激神經元之間傳遞化學物質,使人產生恐懼,「正是這種刺激過後所帶來的幸福感,使人繼續追求被嚇。」錢伯斯又指,如果很多人同時被嚇,彼此分享這種共同的體驗時,身體會產生名為「催產素」(oxytocin)的激素;催產素又被稱為「愛情荷爾蒙」,通常會在擁抱、分娩和性行為時釋放。「當大家一起觀看恐怖影片,身體內的化學反應達頂峰時,並產生很興奮的感覺。」根據美國心理學會論文資料庫「APA PsycArticles」於2019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大部分參與鬼屋探險的人,完成體驗後均明顯感到情緒高漲。研究作者之一兼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社會學家克爾博士(Dr. Margee Kerr)說:「高度緊張和可怕的活動,例如在鬧鬼的景點中探險,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令大腦『關機』,並反過來產生良好感覺。」克爾博士又將受壓後的放鬆感,與靜修冥想的效果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均可清除頭腦中的多餘想法,降低焦慮感。

拆解恐懼

拆解恐懼|被嚇對身體的好處

雖然長期處於恐懼狀態會產生如高血壓等不利影響,但短期的恐懼卻會帶來有益心理健康,以讓人練習控制身體對恐懼的反應。加州聖莫尼卡(Santa Monica)普羅維登斯聖約翰兒童及家庭發展中心(Providence Saint John’s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 Center)註冊心理治療師曼德斯博士(Dr. Mayra Mendez)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面對短期恐懼)可以顯示一個人有生存能力⋯⋯並做出適當的自我保護反應。」

拆解恐懼

另外,學術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 Biology of Stress》亦於2009年就刊登了一項研究,指出恐懼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研究人員安排兩組受試者,一組觀看恐怖電影,另一組則沒有,並測量其白血球(leukocyte)數量,結果發現前者比後者具有更高白血球數量。

查看原始文章

原來寶寶會面臨「抗體脆弱期*」,缺乏抗體保護,所以偶然會病? 兒科醫生教導需要擊退病菌以減少生病。健康關鍵在於補充抗體,包括天然活性免疫球蛋白IgG!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97%醫護學會人員都食佢?營養師教你嚴選益生菌 為免疫力Power up!附醫生推薦資訊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寶寶免疫力大作戰!營養師教百億「菌」海戰術 3大關鍵為免疫力助攻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退休生活】港人平均壽命88.1歲 您準備好迎接退休後第二人生未?

高燒 Gofever

4 大代謝差警訊,恐釀心血管疾病!營養師教你怎麼聰明吃

Heho 健康(台灣)

洋葱是超級護腎食物 醫生親解:「這樣吃」才對

am730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靠玻尿酸撐得住嗎?醫師:只是止痛,解方是運動

Heho 健康(台灣)

AI智慧醫療前進離島 北市聯醫推動北竿鄉全人整合照護

NOW健康(TW)

國衛院、部桃研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 監督醫護落實洗手防院內感染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層睡眠利於養顏美容排毒! 中醫師傳授3招幫助好眠

NOW健康(TW)

長庚研發冷凍槍治療消除良性口腔血管病變 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TW)

擺脫惱人鼻過敏、鼻塞、打呼免開刀 門診手術快速解決

NOW健康(TW)

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惹爭議!該如何拒絕不合理的人體研究?

康健雜誌

女性出現「日常疲勞感」拉警報!心臟衰竭死亡率高男性一成

Heho 健康(台灣)

異位皮膚炎頻繁復發好困擾 醫:長效針劑助穩控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第4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引進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 為中高度近視患者帶來福音

NOW健康(TW)

逾 2.5 萬兒童疑發展遲緩!篩檢服務上路滿週年,家長 3 步驟掌握孩子成長進度

Heho 健康(台灣)

酷熱天氣要預防中暑 夏天戶外活動要做五件事

am730

失智症不再無解? 新藥登台助早期患者延緩病程、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9歲男童高燒不退長出「草莓舌」 醫確診是猩紅熱作怪

NOW健康(TW)

砧板刮痕滿布菌 1款材質恐菌量千倍級增長 醫生教5招清洗保養砧板

am730

53歲男心臟「雙重爆擊」 微創手術免開胸3天就出院

中天新聞網

炎炎夏日吃西瓜不只消暑!最新研究曝:還能保護心臟健康

中天新聞網

34周她第一次產檢 剛證實懷孕…小孩下月要出生了

中天新聞網

口腔血管瘤新療法! 「冷凍槍治療」健保給付又安全

中天新聞網

「行政院長是誰?」馬西屏曝失憶 醫師教分辨老化與失智

Heho 健康(台灣)

檸檬皮別浪費 入菜兩妙招風味再升級

中天新聞網

27%產婦死於產後出血! 醫師提醒「4大高風險族群」勿輕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師大女足連兩周1天抽3次血!蘇一峰:絕對是傷害

中天新聞網

長輩睡不好認知功能易出問題!台灣長庚醫院研究揭睡眠質素與腦淋巴關係

am730

追夢70年,75歲的他終於上雲霄!「飛機王」賴光哲的飛行人生:不只向上,更向前

康健雜誌

肌少症不只因老化! 新研究:腸道荷爾蒙影響肌肉生成

NOW健康(TW)

颱風後菜價飆漲,還可能買到臭魚爛菜?專家傳授「買對不買貴」採購心法

康健雜誌

吳博君逝世|資深演員吳博君逝世,終年69歲。生前力抗漸凍人症7年,即睇6大患漸凍人症先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青花菜炒蒜頭助健康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逛街途中突遭車撞! 她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台灣健康醫療網

人格導向訓練效果更佳?英研究:你可能還沒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

VOCO News

做運動都補唔返 坐得多傷身 心血管病風險隨時來襲

am730

研究:75歲以上高齡駕駛 致「脆弱用路人」死亡率最高

NOW健康(TW)

日頭炎炎補水不足 當心泌尿結石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久坐族下班後懶運動?教你一動作3分鐘輕鬆增肌

高燒 Gofever

即溶咖啡增加黃斑病變風險?醫:適度減量 無須恐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保擴大骨鬆防治給付!「三類」高風險族群 要提早啟動檢查與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