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21日08: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吞嚥治療目的是讓患者可以安全有效率地由口進食,並能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其中飲食質地的改變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吞嚥障礙是一個常發生在高齡長輩與罹患呼吸疾病、神經疾病或頭頸部病變之患者的問題,吞嚥治療目的是讓患者可以安全有效率地由口進食,並能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其中飲食質地的改變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過去各國各自發展飲食質地標準和檢測方法,但不同標準使溝通時出現隔閡。因此國際專家在2013年成立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創辦組織(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zation Initiative,IDDSI),希望為吞嚥障礙患者建立全球統一的「食物質地及液體濃稠度定義」,並於2017年出版適用於吞嚥障礙患者的飲食框架(IDDSI Framework),林口長庚復健科許育嘉醫師將進一步說明。

吞嚥障礙飲食分8級 清楚辨識相對應的病人類型

許育嘉醫師指出,此框架有8個等級(0~7級),分級如下,但僅是原則介紹,對於需要吞嚥安全監督的患者,仍需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0級(稀薄):流動測試少於1毫升液體殘留於針筒。
•1級(極微稠):流動測試有1~4毫升液體殘留於針筒,適合口腔協調略差的患者。
•2級(低度稠):流動測試有4~8毫升液體殘留於針筒,適合舌頭控制不佳或無法安全飲用0~1級飲品的患者。
•3級(中度稠/流質):飲品中不得有顆粒,流動測試有大於8毫升殘留。3級食物不需咀嚼,但需要舌頭推進的力量,適合無法安全進食2級或吞嚥疼痛的患者。
•4級(高度稠/糊狀):飲品或食物可以在叉子上堆積成型。4級食物不需咀嚼或咬合,適合缺牙或咀嚼吞嚥有疼痛感的患者,若食物過於黏稠,會有殘留於口腔的風險。
•5級(細碎及濕軟):進行餐叉滴落測試時,不容易從叉縫滑落,適合咀嚼能力或耐力差、咀嚼疼痛或疲累,或是缺少牙齒不適合配戴假牙的患者。
•6級(軟質與一口量):食物可以用叉子側面或湯匙輕易切斷。6級食物不需咬合,但需要有一定咀嚼能力。
•7級(容易咀嚼):食物質地柔軟容易咀嚼,沒有大小限制。可以混合不同的質地(如湯麵),但不包括堅硬耐嚼的食物(如種子、骨頭)。7級食物需要具備咬合咀嚼和一定的口腔肌肉耐力,適合對堅硬耐嚼食物吞嚥有困難疼痛的患者。

吞嚥障礙飲食標準一致化 接軌國際統一的語言

許育嘉醫師強調,透過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的分級,不僅可以促進醫療人員間的溝通,也可以讓照顧者、醫院或是長照機構在備餐上有所根據,對於吞嚥相關的檢查或是研究,更能有一個「統一的語言」,是一個值得學習與推廣的飲食標準的分級方式軌!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六期

查看原始文章

乳癌病友易肩頸緊繃、頭頸癌病友吞嚥障礙 靠鍛鍊改善日常生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吞嚥障礙使口齒不清 語言治療助口腔癌復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臉部瑜伽」真的能瘦臉、抗老?皮膚醫來解答 想每天做應避開1脆弱部位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是背痛那麼簡單!醫揭「主動脈剝離」年輕化警號與搶救關鍵

am730

近六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調查:家長避談、網路成主要來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生兒腸病毒傳染2大途徑 準父母與照顧者做好4大防疫

NOW健康(TW)

他「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如雷!恐引發心臟病、糖尿病

中天新聞網

脛骨骨折微創手術創口縮至6公分!醫:高壓氧助癒合

中天新聞網

眼睛癢了一週!部落長者眼球驚見「2公分活體鼻蛭」

中天新聞網

【安全飲食】一家三口食隔夜西瓜食出腸胃炎入院! 幼童腎衰竭需緊急換血洗腎保命

MamiDaily

大腸癌篩擴大至45歲起,上路半年逾百萬人受益!實證有效:「這無痛檢查」2年一次,降低死亡率3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吃錯食物會讓膝蓋提前報廢!骨科醫:泡麵、手搖飲全中鏢

中天新聞網

夏天降火氣食物清熱退火! 韓星愛喝「西瓜烏龍」爆紅

NOW健康(TW)

一碗拉麵=兩碗白飯 喝湯血壓即爆升 營養師教4招健康吃

am730

夏日消暑必備!中醫推綠豆湯配玫瑰花、菊花秒變排毒湯

中天新聞網

吃出好心情!營養師推薦5種舒壓食物 助拆除壓力炸彈

台灣健康醫療網

40歲男業務天天喝果汁…肝臟如「鵝肝」引發肝癌

中天新聞網

腳底小顆粒剪掉又長?小心是病毒疣 踩公共地板也可能中

中天新聞網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半月軟骨嚴重耗損走路都成折磨 「這項手術」讓膝蓋重獲新生

am730

「好希望爸媽早走…」閃現負面念頭別內疚,是你太善良…用「不內耗」的智慧,追求無悔的照護吧!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 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NOW健康(TW)

炎炎夏日氣溫持續高升 中醫師教你「消暑撇步」預防熱傷害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翁不菸不酒、無肝炎史卻罹肝癌 原因竟是愛吃花生糖

中天新聞網

孕期出血勿輕忽! 中醫提醒血熱、血虛調理方式大不同

NOW健康(TW)

咪以為後生就無事 白內障5個症狀 提醒你要及早求醫

am730

40歲男胃痛3年竟是幽門桿菌感染 罹癌風險飆10倍

中天新聞網

睡太多危害健康! 每晚睡超過「這個時間」可能傷害大腦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分鐘心跳60-100下才正常!心律不整恐增中風風險

中天新聞網

每日牛肉湯當早餐!翁腸道長2.5公分腫瘤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水果啫喱】10款零失敗當造水果啫喱DIY食譜 夏天必吃消暑甜品!

MamiDaily

【寵物】罕見情況!倉鼠咬手指後受感染 9歲女發高燒心跳過快險死

MamiDaily

口乾舌燥多喝水就好? 醫示警:恐與「5病症」有關

中天新聞網

【防蚊】BB為何對蚊蟲叮咬反應大? 除了防蚊網 這5方法也能杜絕蚊蟲騷擾!

MamiDaily

【怪癖】5歲女童肚痛照胃鏡驚現一團亂髮 被揭患特殊病症 頭頂被拔至禿髮

MamiDaily

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不再用玩笑話帶過 父母可以這樣說

台灣健康醫療網

30歲以下女性躁鬱症患者自殺率高達76.8倍!醫揭防治重點

am730

「這種先天心臟病」常到中年才發作! 醫警告:未治療恐致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睡不好恐失智?72歲婦失眠1年「認知功能」就退化…深度睡眠啟動「腦內清道夫」,6招清除大腦毒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