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子宮頸癌 定期做子宮頸篩查預防病發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12月18日09:30 • 發布於 2023年12月18日09:30

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2020年,子宮頸癌就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排行榜中高居第七位。科學證據已證實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近年政府鼓勵沒有症狀的女性參與子宮頸篩查計劃。究竟哪個年齡層的女性適合參與計劃?何處提供相關服務?除接受子宮頸篩查外,還有那些方法有助預防發病?以下跟大家一一講解。

子宮頸癌:女性癌症常見殺手

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中常見的癌症,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在2019年,子宮頸癌在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排第八位,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3.0%。2020年,子宮頸癌上位一位至第七位。
不少病患有年輕化趨勢,子宮頸癌亦不例外。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指出,由1983年至2019年,子宮頸癌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而由1981年至2020年,子宮頸癌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亦呈下降趨勢。

何謂子宮頸篩查?

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柏氏抹片)是一種簡單而快捷的篩查測試,過程只需幾分鐘。醫生或護士會將一個窺器放進女性的陰道內,然後用小刮棒或刷子於子宮頸的表面位置抽取一些細胞樣本,再送到化驗室檢驗。科學證據已證實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
如何理解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大約90%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是「陰性」(正常),表示子宮頸沒有發現不正常的細胞,但仍須定期接受篩查。一旦結果是「陽性」或「不正常」,表示子宮頸細胞出現一些變化,但亦不一定代表你已患上癌症。要注意的是子宮頸細胞檢驗是一種篩查測試,大部分不正常的細胞是由於感染HPV病毒所致,少數女性可能有癌前細胞病變而需要接受治療以阻止癌症形成。至於下一步該怎樣做?應好好配合醫生的建議,以便盡早得到適切的治療。
子宮頸癌可潛伏10年定期子宮頸篩查減低發病

我應該參加子宮頸篩查嗎?

子宮頸癌篩查是為一般沒有症狀的女性而設的篩查計劃,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便應參與。

·一般來說,25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女性,不論婚姻狀況如何,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21至2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女性,若有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例如有多個性伴侶、吸煙、免疫力減弱等),應諮詢醫生意見,評估是否需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65歲或以上的女性,如在過去10年內連續三次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可停止接受篩查。
·65歲或以上而曾有性經驗,並且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癌篩查的女性,即使已停經、多年沒有性行為或已做了結紮手術,也應接受篩查。
·女性即使已接種HPV疫苗,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因為HPV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HPV感染,亦不能清除已感染的病毒。
·從無性行為或已接受全子宮切除手術的女性毋須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何處提供子宮頸篩查服務?

在本港,家庭醫生、婦科醫生、非政府機構、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均提供子宮頸篩查的服務。
想搜尋已登記「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的服務提供者,可瀏覽衛生署子宮頸普查計劃網頁(https://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tc/serviceproviders.html)。
衞生署轄下大部分母嬰健康院預約子宮頸篩查服務,以下為部分名單。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的最新發展,部分母嬰健康院可能暫停提供相關服務,建議事前了解個別健康院的運作情況,可致電 子宮頸普查服務24小時預約及資訊熱線 3166 6631

香港區

柏立基夫人母嬰健康院(地址:北角七姊妹道140號柏立基夫人健康院二樓)
鴨脷洲母嬰健康院(地址:鴨脷洲大街161號鴨脷洲診所2字樓)
西灣河母嬰健康院(地址:西灣河太康街28號西灣河健康中心2字樓)
西營盤母嬰健康院(地址:西營盤皇后大道西134號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4字樓)
鄧志昂母嬰健康院(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284號鄧志昂專科診所4字樓)

九龍區

九龍城母嬰健康院(地址:紅磡庇利街42號九龍城政府合署九龍城健康中心四樓)
觀塘母嬰健康院(地址:觀塘協和街60號觀塘社區健康中心大樓地下低層)
藍田母嬰健康院(地址:藍田啟田道99號藍田分科診所1字樓)
柏立基母嬰健康院(地址:新蒲崗太子道東600號柏立基健康院一樓)
西九龍母嬰健康院(地址:深水埗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西九龍健康中心2字樓)

新界區

粉嶺母嬰健康院(地址:粉嶺璧峰路2號粉嶺健康中心3字樓及5字樓)
瀝源母嬰健康院(地址:沙田瀝源街9號瀝源健康院2字樓)
馬鞍山母嬰健康院(地址:馬鞍山西沙路609號馬鞍山健康中心1字樓)
將軍澳寶寧路母嬰健康院(地址:將軍澳寶寧路28號將軍澳寶寧路健康中心1字樓)
王少清母嬰健康院(地址:大埔寶湖里1號王少清診所一樓)
元朗容鳳書母嬰健康院(地址:元朗西菁街26號容鳳書健康中心1字樓)
北葵涌母嬰健康院(地址:葵涌大白田街125號北葵涌診療所一樓)
天水圍母嬰健康院(地址:天水圍天瑞路3號天水圍健康中心1字樓)
青衣母嬰健康院(地址:青衣長康邨長康商場第一期3字樓)
荃灣母嬰健康院(地址:荃灣仁濟街7-11號仁濟醫院C座大樓9樓)
屯門湖康母嬰健康院(地址:屯門湖康街2號屯門湖康診所2字樓)
仁愛母嬰健康院(地址:屯門屯利街6號仁愛分科診療所1字樓)

離島區

東涌母嬰健康院(地址:大嶼山東涌富東街6號東涌健康中心地下)
長洲母嬰健康院(地址:長洲醫院路長洲醫院地下)
梅窩母嬰健康院(地址:大嶼山梅窩銀鑛灣路2號梅窩診所1字樓)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

1.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科學證據已證實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所以定期接受相關篩查,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早期的子宮頸細胞癌前病變。

2.接種HPV疫苗

為未曾有性行為的女性,及時接種HPV疫苗。HPV疫苗的功效對從未感染HPV的女性最為顯著,因此疫苗接種以未開始性行為的適齡女童為對象。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是一組包括150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40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而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在香港,約九成的子宮頸癌是由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能覆蓋以上七種HPV基因型。

3.採取安全性行為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所致,當中性行為亦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有多個性伴侶、感染性病等,有機會增加感染HPV及其他性病的機會,甚至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所以採取安全性行為有其重要性,例如使用安全套、避免有多個性伴侶等。

4.避免吸煙

眾所周知,吸煙可引致多種致命癌症,如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血癌等。跟子宮頸癌亦息息相關,因為吸煙會破壞子宮頸細胞的基因,同時加速人類乳頭瘤(HPV)病毒的生長,增加女性感染HPV病毒的風險,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自然亦更高。

資料來源:衛生署「子宮頸普查計劃」、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無煙女性宣傳計劃網站」

圖片來源:Pexels、Unsplash、Freepik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港人壓力大又唔敢求醫 專家推結合2保健品日常舒壓

新城八大家

聖誕節魅力煥發 6大針對護膚攻略|美肌教主

新城八大家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

堅信自己遭蟲子纏身?皮膚醫解析何謂「妄想寄生蟲病」 家屬陪伴是治療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NOW健康(TW)

指甲有黑線是癌症?寬度逾0.3公分、顏色不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常吃加工食品傷身 恐摧毀「細胞發電廠」粒線體

中天新聞網

70歲婦失眠又記憶力變差! 醫揪出背後真相竟是失智前兆

台灣健康醫療網

調查: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三成人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