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滑板新手須知|8個滑板新手注意事項+8個滑板品牌推薦

men's uno HK

更新於 2024年05月14日10:00 • 發布於 2024年05月14日09:50 • men's uno HK

2020東京奧運,令街頭滑板再次受到廣泛關注。想加入踩滑板的行列,卻又無從入手?編輯為大家介紹8項滑板新手注意事項,以及推薦8個不容錯過的滑板品牌,讓大家能安全又型格地,享受踩滑板的樂趣。

1.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穿著合適的板鞋

PHOTO/ IG @vans

合適的滑板鞋能起減震作用,減低受傷機會,因此十分重要。市面上有不少橡膠底板鞋,不但不容易磨蝕,且落地時減震功能亦較佳,新手選購板鞋時可留意。就算未有板鞋,亦不要穿拖鞋或露趾鞋踩板,這類鞋不但無法保護雙腳,更可能會增加受傷機會。

Photo by Mikolaj Felinski on Unsplash

此外,建議大家踩板時穿著較厚的襪子,以保護腳踝免被滑板打傷,或小腿擦傷的機會。

2.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學習正確跌倒姿勢

PHOTO/ IG @francisjfoster

相信每個練習滑板的人都曾經跌倒過,除了克服受傷的恐懼外,跌倒時該如何在千鈞一髮之際盡量控制落地姿勢同樣重要。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Nate Winslow (@idratherbesk8n)

跌倒時,緊記要首先保護頭部,面部盡量朝天,下巴貼近胸口。若面部朝下,可以盡量抬頭手臂環抱頭部作保護。側邊著地時,避免用單手支撐,反而應放鬆身體滾動一下以卸力。背部著地時,則應避免尾椎部分先著地。

3.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學會煞車

Photo by Mikolaj Felinski on Unsplash

學滑板跟學單車一樣,學會前進之前,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停下!否則一味往前衝是非常危險的事!

PHOTO / IG@letitfly.aki

新手初學時,可以在低速下先學會煞車。把前腳轉正,然後再用後腳的鞋底摩擦地面令滑板減速直至滑板停下來為止。要注意千萬不要急和直接踩死地板,應慢慢摩擦使其減速,才不容易受傷。

4.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習慣在滑板上的感覺

PHOTO / IG@go.neverland

踩在滑板上的感覺飄移不定,難免會令人緊張害怕,一旦害怕你的肌肉就會鎖死,反而會更累更難掌握。

PHOTO / IG@skatebrookie

所以在正式開始前進滑行前,不妨先練習穩定地踩在板上,習慣滑板上搖晃不定的感覺,久而久之便習慣那種感覺,便不再感到害怕。建議可以稍微站在上面一段時間,掌握了中心後才開始練習滑行。

5.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使用頭盔、護膝等保護裝備

PHOTO/ Decathlon HK

雖說跌倒對滑板新手而言是必經過程,因此學習正確跌倒姿勢固然重要。而頭盔、護膝、護肘等亦同樣能保護大家,即使不幸跌倒,亦可減低頭部或手腳嚴重受傷的機會。部分可能人覺得戴頭盔、護膝、護肘很不方便,但於新手而言,這些裝備卻十分重要。因此絕對不要因貪方便或怕丟臉而不使用保護裝備。

6.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在合適場地練習

PHOTO/ IG @letitfly.aki

滑板新手建議新手先找平滑的地面練習,且盡量先避免於街頭、單車徑及馬路練習。現時香港設有適合練習的滑板場,例如近年翻新的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香港單車館公園極限運動場。這些場地專為滑板、滾軸溜冰等運動而設,不論練習基本功、高階動作,這類場地均十分適合。

7.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學習禮儀

PHOTO / IG@skatebrookie

當你去到一些人較多的滑板場時應該有什麼禮儀要知道?雖然滑板不像其他比賽一樣有許多 規矩,但就像跆拳道選手之間的敬禮一樣,滑手之間也有一些不成名的規則。

PHOTO / IG@letitfly.aki

大多數滑手之間都會擊掌、碰拳、滑手、打招呼等,他們並不會握手,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會略顯尷尬。另外,在滑板場遇到人多時要自覺排隊,千萬不能插隊!

8. 滑板新手注意事項:選擇合適的滑板

Photo by Lucas Kohoko on Unsplash

滑板大致分為長板(longboard)、交通板(cruiser board)、魚仔板(penny Board)等,各位可按興趣及需要選擇滑板類型。市面上普遍提供完整配置的滑板,玩家亦可自行組裝。建議新手可先選擇闊8吋、長約32吋的完整滑板。現時滑板品牌選擇種類眾多,以下為大家推薦5個滑板品牌,讓大家立刻選擇心儀的滑板!

1. 滑板品牌推薦:Polar Skate Co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olar Skate Co.(@polarskateco)分享的貼文

Polar Skate Co.是一個在21世紀嶄露頭角的滑板品牌,其風格貼近美式滑板文化,並以北歐式極簡主義為特色。由瑞典滑手Pontus Alv於2011年創立,這個品牌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另類街頭態度而脫穎而出。他們主要通過簡單且幽默的圖形化和字體設計來傳遞品牌的態度。在當今滑板文化被過度商業化的情況下,Polar Skate Co.的設計和品牌傳達出的另類街頭態度成為了一股清流。

2. 滑板品牌推薦:HUF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HUF(@hufworldwide)分享的貼文

HUF成立於2002年,由美國滑手Keith Hufnagel創立,是一個以滑板和街頭文化為核心的品牌。創辦人將自己的成長經歷融入到品牌的理念當中,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高品質的產品而聞名。他們的產品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在滑板用具界都有很高的聲譽,大家可以放心嘗試!

3. 滑板品牌推薦:Creature Skateboards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reature Skateboards(@creaturefiends)分享的貼文

Creature Skateboards成立於1994年,是一個以滑板和街頭文化為基礎的品牌,Creature的所有滑板均由 7 層楓木製成,比其他品牌的滑板更寬,是少數有生產8.5英吋以上寬度滑板的品牌。在設計上以怪物、骷髏和恐怖主題為常見元素,營造出一種叛逆且充滿個性的風格。他們的滑板產品通常採用鮮明的顏色和刺激的圖案,各位年輕滑手和街頭愛好者不妨嘗試一下!

4. 滑板品牌推薦:Palac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ALACE (@palaceskateboards)

具「英國版Supreme」的Palace,將街頭滑板文化及時裝結合,其服飾深受各地明星及潮人喜愛。除了服飾外,品牌的「老本行」滑板同樣值得關注。品牌不時與其他知名品牌推出聯乘系列,例如去年品牌就曾與Moschino推出一連串聯乘產品,將街頭滑板文化帶入奢華世界。

5. 滑板品牌推薦:Girl Skateboards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Girl Skateboards

(@girlskateboards)

成立於1993年的Girl Skateboards,以其經典女廁標誌為人熟悉。經典款不論板面、砂紙,甚至滑板輪均印有標誌性女廁圖案。品牌滑板板身弧度適中,且不少板手均指出Girl的滑板耐用,適合經常會令滑板受到碰撞的新手。

除了經典LOGO款外,Girl歷年來亦曾與不少品牌如Sanrio跨界合作,推出多款板面。注重實用性,同時又想追求款式的讀者,不妨考慮Girl。

6. 滑板品牌推薦:ELEMEN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Element (@elementbrand)

美國經典滑板品牌Element自1992年創立後,因價格親民而大受歡迎。雖然大部分款式定價僅千元內,但品質卻仍有一定保證。品牌的版面偏輕盈,卻仍頗為耐用,因而成為不少滑板新手的選擇。早前Element便與人氣動畫鬼滅之刃推出聯乘系列,除了滑板外,還有一系列T恤。各位選購滑板時,亦不妨順便看看品牌的時裝單品。

7. 滑板品牌推薦:Zero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Zero Skateboards (@zeroskateboards)

由街頭滑板時裝起家的Zero,成立25年來,一直致力透過不同渠道推廣滑板文化,以及推出高品質。品牌滑板板面以冷壓技術製成,材質耐用,為用家帶來順暢的踩板體驗,是不少新手及專業玩家的選擇。品牌設有多種尺寸的滑板,價格相宜。若在找尋耐用而設計型格的新手們,不妨考慮Zero的滑板。

8. 滑板品牌推薦:Plan B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lan B (@planbofficial)

作為世界級滑板品牌之一,Plan B同樣是不少專業滑板玩家的選擇。品牌採用高品質材料,以高規格製成。品牌提供多個尺寸及不同型號的滑板,不論你只想過過癮練習基本功,抑或學習更多花式,相信都能在Plan B找到合適的滑板。若有一定預算,又想繼續提升滑板技術的話,Plan B會是你的好選擇。

延伸閱讀:香港滑板代表陸俊彥:只要堅持做喜歡的事,必能迎來成功

Follow
mensuno.hk on Instagram, Facebook & Youtube

查看原始文章

2024母親節|酒店及餐廳中、西、意、法等風味母親節大餐推薦

men's uno HK

何時才是告白好時機?了解NG表白禁忌及順利表白擺脫曖昧方法

men's uno HK

梁仲恆:「生活是經營與管理人生,讓自己有足夠能力應付命運帶來的高低起伏。」

men's uno HK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LINE你睇】你是不是忘了父親節? 日本Uniqlo再推神級廣告

LINE TODAY
影音

壽司郎6月新品🎊$48勁食原隻鮑魚!

Get Set Eat

新店關注組|實試灣仔大江南北麵店MOODLE BY THE GRAND 手工6米長壽麵+陝西𰻞𰻞麵

am730

【期間限定】6.16堂島卷日

Supermami

adidas ADIZERO EVO SL新裝登場 聯乘Cupping Room主題餐點/Coffee Run活動

am730
影音

爆汁煙燻燒鵝 脆皮肉嫩蜜汁燒鱔|深鴻私房菜|旺角

田中小太郎

【升中呈分試】小五首次呈分試淺卷高分反成困惑?家長剖析淺卷深卷利弊與應對

MamiDaily

Netflix《黑白大廚》熱潮持續延燒!「撕漫男」趙光孝 X Honjokko行政總廚Kyle 推出四手晚宴

Esquire HK

Qeelin Wulu 夏日混搭魅力登場,珠寶層疊演繹時尚新定義…

KONGGOK | 港角

丁一宇患腦動脈瘤|27歲患腦動脈瘤 醫生曾說: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死

生活易ESDlife

【親子界線】孩子說話沒大沒小 常不敲門就闖房間? 立下7種界線 讓孩子學會分寸和尊重

MamiDaily

CANVAS x miffy限定版玫瑰保濕露水 同步推保溫瓶/小夜燈/木盤波子棋

am730

有「世界最美美術館」之譽的下瀬美術館, 藝術與建築的完美融合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中國首座以編織為主題的美術館「織美術館Z Museum」: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長沙後湖藝術園的必訪文化地標:麥垛空間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7大高端床褥品牌推薦:Sealy、Simmons、EMMAS等專業床褥品牌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藝術與歷史的交匯:藤本壯介重塑「白井屋」的百年風華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巧妙收納法,打造土瓜灣890呎北歐風機能住宅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環繞大自然的3,000呎「四園」宅邸, 將純真與自然留在日常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6件Phillips富藝斯香港2025春拍「現代及當代藝術」精選作品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第33屆APIDA「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作品徵集正式展開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盤點7位香港最具知性美女設計師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愛馬仕澳門四季名店全新登場,演繹中西薈萃風情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親子食譜|砵仔糕/椰撻/碗仔翅 自製3大懷舊簡易小食

am730

《美好家居》45週年設計展覽,探索生活藝術真締

Home Journal 美好家居

春夏香水2025|JIL SANDER首個高級香氛系列、Jo Malone London 仲夏海嶼之香、MFK童年回憶

am730
影音

紫蘇番茄豚肉沙律🍃🍅🐖🥗

b_for_bento

網上熱話|$1200萬六合彩中6個號碼 事主自揭1原因無緣領獎金 網民:中兩個字都冇咁傷心

am730

狗追貓咪 牠烙眾家弟兄出來支援輸贏

Styletc TW

親子好去處|全港首間遙控鏟泥車主題cafe 最平$60任玩 包自助咖啡+不定時派小食

am730

「五味雜陳」中醫館概念期間限定酒吧 聯乘懷舊咖啡室大和堂大玩五行雞尾酒

am730

蔬果保存方法|生菜/菜心宜原封放雪櫃 紅蘿蔔/番薯存放通風地方

am730

鞋子濕了怎麼快速弄乾?皮鞋、白鞋等6種污漬急救 洗米水/啤酒都有用

am730

替大貓兒剪指甲 網友驚:那是孟加拉虎!

Styletc TW

面試時該如實透露其他面試機會嗎?只需3招即可輕鬆拆解

新閱會 Read For More

學會「放棄」,是50歲以後的人生功課!我要改變,我要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說服力的故事——再讀〈曾參殺人〉的浮想聯翩

虛詞.無形

【LINE你睇】寵物斑馬離家出走一周 被直升機吊運送回家

LINE TODAY

親子食譜|精選3個超簡單食譜 水果鬆餅/地瓜球/韓式拳頭飯

am730

演藝學院成員於第十九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大放異彩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