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妊娠糖尿病診斷2大篩檢方法!一階段、二階段篩檢知多少?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4月11日02:45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黃冠穎醫師正在為產婦進行產前超音波檢查。(圖片提供/新竹臺大分院)

妊娠糖尿病是懷孕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根據統計約有6~25%的孕婦受其影響。妊娠糖尿病可能增加孕婦罹患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以及未來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一般認知的妊娠糖尿病的篩檢俗稱「喝糖水」,妊娠糖尿病傳統診斷有2大篩檢方法,分為一階段、二階段篩檢,但是現在已經有比較新穎的篩檢方法,則是採取一階段的方式。

初次懷孕的楊小姐對於當媽媽這件事情極為開心,最期待的就是產檢時聽到醫師跟她解說寶寶目前的發育狀況與相關產檢數據正常與否,但是在這次產檢時,醫師表示要做妊娠糖尿病篩檢,也就是俗稱「喝糖水」,對於身受害喜之苦的她,一想到甜膩的糖水就感到懼怕,不禁問醫師一定要做妊娠糖尿病篩檢嗎?醫師表示篩檢有無妊娠糖尿病有其必要性。

妊娠糖尿病容易造成產後胎兒發生低血糖、黃疸,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比例高

新竹臺大分院婦產部黃冠穎醫師表示,造成生產時因為胎兒過大發生肩難產或產傷的機會比較多,時常必須改以剖腹生產,妊娠糖尿病也容易造成產後胎兒發生低血糖、黃疸,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比例也比較高。目前國際上已有共識,建議所有孕婦於懷孕第24~28週之間進行妊娠糖尿病的篩檢,也就是俗稱的「喝糖水」。

傳統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方法,是採取二階段的方式

黃冠穎醫師說明,傳統的篩檢方法採取二階段的方式,第一階段孕婦不用空腹直接喝下50公克的糖水,若一個小時後的抽血結果血糖≧200mg/dL則直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若130mg/dL≦一小時後血糖<140mg/dL,則需要進行第二階段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做進一步確認。第二階段孕婦要先空腹8小時以上後先抽一次血,再喝下100公克的糖水,分別於一、二、三小時後再各抽一次血,檢查結果當中只要有兩項以上超標(空腹血糖≧95mg/dL,一小時後血糖≧180mg/dL,二小時後血糖≧155mg/dL,三小時後血糖≧140mg/dL)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比較新穎的妊娠糖尿病篩檢方法,是採取一階段的方式

另外一種相對比較新穎的篩檢方法則是採取一階段的方式,孕婦先空腹8小時以上後抽一次血,再喝下75公克的糖水,分別於一、二小時後再各抽一次血,檢查結果當中只要有一項以上超標(空腹血糖≧92mg/dL,一小時後血糖≧180mg/dL,二小時後血糖≧153mg/dL)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一階段相較於二階段篩檢方式其妊娠糖尿病診斷的標準比較寬鬆。根據最新刊登在醫學權威新英格蘭雜誌的美國大型隨機分派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一階段篩檢診斷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比率約為二階段的兩倍(16.5% v.s 8.5%)。一階段篩檢目的希望找出更多「及格邊緣」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的孕婦積極做衛教飲食控制和治療,以減少孕婦孕期中和胎兒出生時的併發症,但相對地也增加衛生福利的金錢支出和孕婦心理情緒的負擔。

二階段篩檢過程雖然相對繁瑣複雜,不過二階段篩檢的第一階段孕婦不用空腹抽血,意即若孕婦忘記空腹回診產檢亦可以照常執行,而且根據國外研究僅約不到20%的孕婦需要再接受第二階段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然而,不論一階段或二階段篩檢,根據前述美國的大型臨床研究,兩族群間孕婦發生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最後接受剖腹生產以及胎兒出生時體重過重、發生肩難產和產傷的比例均沒有統計上的差異。

目前國際上並沒有共識哪一種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方法比較好,兩種篩檢方式各自有學會背書,例如美國糖尿病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一階段篩檢方式,但是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則支持二階段篩檢方式。而國內作法目前較偏好一階段篩檢,篩出較多的妊娠糖尿病孕婦並且積極做衛教飲食控制和治療,減少孕期後續出現的產中併發症。

總之,不論各位孕婦目前接受的是一階段還是二階段妊娠糖尿病篩檢,如果確診為妊娠糖尿病話,一定要調整飲食控制血糖,若醫師評估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治療,請務必確實遵照醫囑執行。才能守護寶寶和孕婦的安全。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經痛、熱潮紅,都是荷爾蒙在搗蛋!名中醫:調解女性荷爾蒙10要訣,多按摩4大穴位

華人健康網(台灣)

韓星愛喝黃瓜檸檬水,能消水腫減重?醫:小心蛋白質缺乏等5大副作用上身

華人健康網(台灣)

脂漏性皮膚炎爆發揪元凶!愛吃火鍋燒烤惹禍!中醫:清熱利濕止癢、3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NOW健康(TW)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安眠藥年吞9億顆!這5種食物正在害你失眠:地瓜、甜食上榜,營養師教你不靠藥物也能睡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經期到特別易暴飲暴食?醫生教3招調整食慾

am730

罹失智症5年!妻曝林芳郁「病後恐慌」:不出席新書發表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am730

快測試!做不到「坐下起立」動作 死亡率暴增6倍

中天新聞網

清醒腦刺激手術助攻帕金森氏症 十年帕友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年健身|減低關節壓力 3個安全有效三頭肌訓練方法

am730

台味早餐害腦袋當機!專家曝地雷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中天新聞網

夏季爽吃生魚片、沙拉?營養師解析4大類生食風險 別把寄生蟲也吃下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指甲邊緣肉刺為雙手太乾、操勞的訊號 硬拔恐致甲溝炎 

NOW健康(TW)

【飲食衞生】2歲女摸雞蛋後 沒洗手立即吃東西 感染沙門氏菌險釀嚴重腹膜炎

MamiDaily

上班族久坐小心了!5癌症恐找上門 醫曝改善方法

中天新聞網

拒絕曬黑! 皮膚科醫師點出防曬乳4大挑選關鍵

VOCO News

男童上課坐不住又無法專心 一檢查竟是「這病」!醫:不是ADHD

台灣健康醫療網

為什麼夢裡總在罵人、吵架、逃跑?心理師:是你壓抑太久的情緒

Heho 健康(台灣)

乳癌放療新利器! 「這1影像導引系統」助攻精準照射降副作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9歲癲癇、4歲頭痛竟是顱內動靜脈畸形!AR導航助精準拆彈救命

am730

蚊蟲叮咬塗抹蒜泥消炎? 醫: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NOW健康(TW)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健保6月放寬一線用藥給付 無基因突變也不漏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NOW健康(TW)

美研究公布「最髒蔬果名單」 菠菜居冠、藍莓與馬鈴薯新入列

VOCO News

清粥小菜暗藏健康危機!醫師:升糖快、高鈉恐致體重上升

中天新聞網

衛生棉條使用不當恐引發毒性休克 4至6小時要更換1次

NOW健康(TW)

新生兒「腸病毒」流行中! 感染併發重症6年同期最高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方法依年齡而異!醫示青少年、成人「個別減重」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25歲女「雙手麻木」竟是頸椎狹窄上身…嚴重恐致癱瘓

中天新聞網

醫療科技|抗癌再現新突破!港大研雙重免疫療法治肝癌,末期病人存活率大提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NOW健康(TW)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網銀戶頭、Netflix帳戶…人生落幕時「數位足跡」怎處理?1動作給家人最後體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致命挑戰|19歲少女仿效抖音挑戰,吸高壓除塵空氣罐後心臟驟停喪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一睇書就眼瞓 玩手機愈玩愈精神?醫生拆解6大原因

am730

減肚腩運動|深蹲跳/登山者等在家都做到幫你減肥

am730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已4死!疾管署籲:染病媽媽停餵母乳

中天新聞網

室內也會中暑!高溫高濕度恐致器官衰竭 死亡率逾10%

中天新聞網

器捐不只是理念 「健保卡註記」讓大愛得以實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方法|凍飲或沖凍水涼未必有效 夏天要食青瓜/苦瓜/冬瓜!

am730

新冠中老年住院攀升!醫籲:高風險族群速打第二劑疫苗

中天新聞網

蚊子咬一包該怎麼辦?她塗蒜泥險潰爛 皮膚科醫師教正確處理法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