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航空難唯一倖存者「坐這」! 3原則選中機上「相對安全座位」
印度航空(Air India)AI171班機於當地時間週四(6月12日)發生嚴重空難,造成241人罹難,震驚全球。在機上全數乘客近乎罹難的情況下,一名坐在艙門旁、座位號為「11A」的40歲英國籍印度裔男性乘客拉梅什(Viswash Kumar Ramesh)奇蹟生還,引發外界關注「飛機座位是否影響生還率」的話題。
這名倖存者坐在飛機左側機翼前方、經濟艙第一排靠窗座位,正好鄰近緊急出口。專家指出,這個座位具備3有利逃生的條件:靠近緊急出口、位於結構較穩固的翼箱區域,以及前方空間充足、便於迅速疏散。
擁有數十年波音(Boeing)客機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埃茲(Nick Eades)表示,飛機並沒有「絕對安全」的座位,但靠近緊急出口的座位無疑是相對安全位置。他強調,萬一飛機發生爆炸、起火或迫降事故,離出口最近的人能夠第一時間逃脫、協助他人撤離,「這幾乎是常識,但常被忽略」。
不僅如此,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航空學院副教授吳正隆(Cheng-Lung Wu,音譯)指出,另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是機翼附近的座位,特別是「翼根處」(wing box),因為這裡的結構經過加強設計,具備更好的抗衝擊能力。此外,這些座位通常也鄰近緊急出口,有利迅速逃離。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過去彙整的數據也支持這些說法。統計指出,飛機後段的中間座位死亡率約為32%,低於前段與中段位置。英國《流行科學》(Popular Scientific)早前報告也指,距離緊急出口5排內的座位生還率明顯較高。
專家一致認為,飛行安全首要仍是仰賴飛機維護與機組員應變能力,但乘客若希望在罕見的事故中提高生還機率,建議選擇「靠近逃生門、鄰近機翼、後段中間座位」這3種位置。同時,專家也提醒民眾搭機務必留意安全須知卡、全程繫緊安全帶、熟悉機艙逃生路線與緊急防護姿勢(brace position),才能在意外發生時爭取更多逃生時間。
|延伸閱讀|印度航空空難唯一倖存者一句話震撼世界:「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