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兒童常有瘀青、少女嚴重貧血 竟是少見「類血友病」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4月03日23:3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兒童常有瘀青、少女嚴重貧血 竟是少見「類血友病」

就讀國中的棠棠(化名),看起來臉色蒼白、嘴唇毫無血色,遇到生理期因血量過多,全身無力,不僅不能上體育課,連上學都成問題,眼見功課越來越差,更出現頭暈、貧血等症狀,家長曾帶她至婦產科門診但都無法改善,便進一步轉診至血液科,才確診為被稱為類血友病的溫韋伯氏疾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人尹為棠棠補充鐵質與特殊凝血因子,遇生理期時則使用止血藥物,才漸漸改善嚴重貧血的情況。

類血友病確診率偏低 這些出血症狀別輕忽

類血友病盛行率約為千分之一,台灣推估患者數目達兩萬三千人,但目前僅約三百人確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庭吉表示,類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狀較血友病輕微,通常會在四種情況下才被發現,一是10歲以下,因為有腸胃出血症狀而被發現;二是12至16歲青少女因生理期血量過多、經期過長至婦產科求診;三是15至25歲時,因蛀牙或智齒等問題求診牙科,拔牙後發現血流不止;第四則是小兒科、耳鼻喉科常見的流鼻血症狀。

葉庭吉主任提醒,若身體出現反覆出血症狀,就須懷疑是否有血液異常相關疾病,建議至大醫院的血液專科做進一步的篩檢診斷。

女國中生確診才察家人多罹病 因未確診而先摘子宮

侯人尹醫師表示,類血友病與血友病的致病機轉完全不同,為體內缺乏vWF凝血因子,或vWF凝血因子活性不佳,但止血異常症狀雷同故稱為類血友病,其男女罹病比例相當,但女性如棠棠一樣,因常有經血過量的明顯症狀,故較多確診。

類血友病為遺傳性疾病,在棠棠確診後,侯人尹醫師進一步發現,棠棠家中的長輩也是類血友病患者,長輩年輕時飽受經血過量的困擾,一直以為是婦科問題,直到摘除子宮仍未被確診為類血友病患。

類血友病患者,因身體出現輕微瘀青、器官長期少量出血,對生活並未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未能明確診斷,侯人尹醫師提醒,這類病人最擔心的反而是一旦遇重大外傷意外,大量出血時無法使用正確止血武器,而危及生命。

醫籲勿輕忽幼童不明瘀青 積極求診才安心

侯人尹醫師也分享,門診中曾收治過一名2歲多男童,身上常出現不明瘀青,後因嘔吐而送至急診,經檢查才發現肝、膽等內臟長期出血,經一系列血液檢查,發現vWF凝血因子指數過低,連家長也被篩出指數不正常,均確診為類血友病。

葉庭吉主任提醒,因類血友病臨床表現不明顯,如身體輕微出現瘀青,家長恐因情況不嚴重,或認為跌跌撞撞的孩子難免受點小傷而忽略了疾病。此外,貧血也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只要懷疑有凝血功能異常情況,請盡快至血液專科就醫。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防失眠、失智,梳頭有驚人好處!中醫:針灸4穴位、按摩頭皮助眠、增記憶

華人健康網(台灣)

吃水果減重,為何瘦不下來? 營養師:吃水果3要訣,4張圖教你吃不胖

華人健康網(台灣)

葉黃素保護黃斑部,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最有效?名醫:護眼必吃8大食物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NOW健康(TW)

嘴角紅腫、流血別再怪火氣大!口角炎根源是「這些習慣」

VOCO News

接住性健康落差!全台首發「性健康及愛滋防治白皮書」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灣醫界權威林芳郁失智 醫揭失智10大警訊!「這些症狀」快找神經內科

VOCO News

【遠離腦中風生活指南】吸菸列「腦中風」重大危險因子!醫籲無論菸齡長短 立即戒除仍有助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些工作膀胱癌機率較高? 美髮、紡織、皮革業者小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斷食減肥會分解肌肉?醫生揭6大斷食好處

am730

台大、北榮、亞東三院前院長林芳郁失智 從走失到譫妄 妻林靜芸寫書談照顧經歷

Heho 健康(台灣)

70歲婦人頭暈就醫竟發現腦動脈瘤 醫提醒「做1事」防憾事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用嚴謹態度做保健食品!王美純博士解析 IRB 人體臨床實驗的重要性

Heho 健康(台灣)

手指、嘴唇偏黑又易累?輕熟女驚罹「肺動脈高壓」

am730

重鹹飲食罹胃癌風險高97%!研究:多吃水果可降11%

中天新聞網

久站、久坐族群常有靜脈曲張! 網友分享舒緩改善經驗

NOW健康(TW)

9歲癲癇、4歲頭痛竟是顱內動靜脈畸形!  AR導航助精準拆彈救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Do Re Mi/愛美族注意!不運動、怕曬黑 小心30歲就骨鬆

中天新聞網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超高齡社會透析新選擇 居家腹膜透析提升長輩生活品質

NOW健康(TW)

綠拿鐵控注意!醫示警:易攝入過多草酸 恐致急性腎衰竭

中天新聞網

「夏至」如何守護健康?中醫師推薦保健 3 原則及作法,緩解身體不適

Heho 健康(台灣)

【媽媽睡眠】研究:產後6年媽媽睡眠時數仍少於產前? 媽媽長期睡眠質素低 恐引4大身心問題

MamiDaily

小心吃水果餐愈減愈肥? 營養師揭這2種水果熱量超高

NOW健康(TW)

用湯匙挖西瓜吃害敗血症亡!保存不當恐染李斯特菌

中天新聞網

扭傷條腰要平躺?分分鐘愈躺愈痛 醫生教3招護腰防扭傷

am730

夏至養生!高溫食慾不振、心煩氣躁 中醫助祛暑安心神

NOW健康(TW)

小麥的健康筆記/失眠免吃藥!拍打「百會穴」助秒入睡

中天新聞網

長照新制7月底實施!80歲以上免評估可申請外籍看護

中天新聞網

婦連續無痛性血尿 醫一看驚:膀胱藏「7x6公分」腫瘤

中天新聞網

113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穩居首位、新冠肺炎跌出前十名

台灣健康醫療網

駕駛中低血糖怎麼辦?藥劑師教「這樣做」守護行車安全

am730

解開身體密碼新模式!精準醫療 V.S. 基因檢測

Heho 健康(台灣)

久坐久站當心! 婦人罹深層靜脈血栓緊急抽栓救回左腿

NOW健康(TW)

瞓夠8小時仍然睡眠不足 長期缺少深層睡眠 隨時會增加XXX風險

am730

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防「皮蛇」神經痛、還能降失智風險20%…全台9縣市資格條件一次看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不只省錢還顧健康!高麗菜護胃、抗癌 醫:我家全年必備

中天新聞網

小時候沒過敏,長大後卻突長蕁麻疹、狂打噴嚏?醫揭4大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常吃「鮪魚、鯊魚」小心!醫示警:重金屬恐增失智風險

中天新聞網

健保AI健康助理將上線!手機一開,百萬糖友立刻掌握7大併發症風險

康健雜誌

不吃早餐能減重、吃早餐能穩定血糖? 解謎早餐到底要不要吃

康健雜誌

經常抽筋原因│肌肉要活動 鈣質長期攝取不足都關事

am730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