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新冠疫情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 疾管署籲「這些人」儘速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5月23日04: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疾管署表示,目前新冠抗病毒藥物儲備充足,食藥署亦已協調四大超商、連鎖藥局、社區藥局等通路,針對新冠家用快篩持續鋪貨補貨,民眾如有新冠快篩需求,請就近詢問選購。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疾病管制署20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第20週(5/11-5/17)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9,097人次,較前一週上升,惟低於2024年第20週23,778人次;5/12-5/19新增93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4例死亡病例;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330例,其中47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9成以上未接種JN.1疫苗。

預防重症、降低死亡風險 疫苗仍是對抗新冠最有效武器

國內疫情預估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最高單週新冠就診估計5.5-6.5萬人次。疾管署指出,截至今(114)年5月18日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11.6萬人次,全國接種率為8.79%,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3%、0.48%。上週(5/12-5/18)接種近1.7萬人,為近三個月以來單週最高,亦較前一週(5/5-5/11)增加57%。

目前國內疫情升溫,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疾管署呼籲,尚未接種者應儘速接種新冠JN.1疫苗,另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180天)的65歲以上長者等3類高風險對象,應再接種第2劑,於疫情高峰前提升自我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

防疫不中斷 抗病毒藥物、疫苗、快篩已備妥

國內尚有316.9萬新冠JN.1疫苗供年齡滿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因疫苗預約踴躍,疾管署本週將增加疫苗配送以因應民眾需求。

此外,疾管署表示,目前新冠抗病毒藥物儲備充足,食藥署亦已協調四大超商、連鎖藥局、社區藥局等通路,針對新冠家用快篩持續鋪貨補貨,民眾如有新冠快篩需求,請就近詢問選購。

查看原始文章

新冠疫情升溫!「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兒童高燒、長者快篩陽性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疫情六度來勢洶洶!口服抗病毒藥物用哪種?誰可以用? 醫一次解答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腦中風別錯過黃金期! 「中醫針灸+中藥調理」助加速復原

台灣健康醫療網

178公斤男擺脫病態性肥胖!機械臂助攻減重、慢性病大幅改善

am730

消委會泥膠|家長注意!3款泥膠/黏土含致敏防腐劑,1款超標11倍,或令兒童皮膚過敏!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不靠吃藥也能穩定血壓!中研院士林昭庚的養生逆轉法

Heho 健康(台灣)

15%香港人有灰甲問題!運動人士是感染高危族?藥劑師公開灰甲自救攻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夏天飲水不足易中暑 更令「1疾病」有機會復發

am730

消委會眼影|逾8成眼影含致敏重金屬,皮膚或受刺激發炎!僅2成產品獲5星滿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台灣再辦國際護理大會! 護理師爆衛福部臉書:血汗壓榨

中天新聞網

學齡前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 職能治療師用「遊戲」助學會表達與合作

台灣健康醫療網

足膜非人人能用 酸性成分不適合皮膚敏感、糖尿病患者

NOW健康(TW)

血液透析通路影響洗腎效果、生活品質!醫師分析常見通路及「新選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週星座運勢|2025年6月16日(一)~6月22日(日)

VOCO News

揮別診所刻板印象!生髮專科結合「寵物友善」 打造療癒就診體驗

台灣健康醫療網

【瓜】夏天想健康降溫?推薦消暑必吃4種瓜!

高燒 Gofever

30歲冷氣師傅罹「嚴重氣喘」頻送急診 生物製劑治療半年讓他成功復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生睡的枕頭、床單「發黃變髒」 醫揭原因:不是沒洗澡

中天新聞網

面對網路霸凌怎麼辦? 記住「5步驟」幫助你自保與紓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56歲男泡泡尿揭腎病危機! 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am730

痛風不只是吃太好!日本研究:胰島素、尿酸代謝才是元凶

中天新聞網

氣喘高風險兒愈來愈多 北市聯醫啟動「3大措施」協助早期發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室內外溫差10度恐害腦中風!婦女、慢性病患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廚房煮飯毒過二手煙 只開抽油煙機不夠?醫生教3招降致癌風險

am730

鼻毛竄出別輕易拔除!臉上「危險三角區」恐引發嚴重感染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NOW健康(TW)

日本青汁保健效果好?營養師:營養價值高但空腹喝恐傷胃

中天新聞網

高齡奶奶因肝指數異常揪出腫瘤 「1低風險療法」成功控制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洗頭頭髮掉滿地?專家解析「女性常見掉髮類型與對策」一次看懂

am730

不是中暑!他們烈日下「頭暈、無力」竟是腦中風…夏季高溫引發心梗、中風危機,1時段少戶外活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藥少不等於效果差!多元的治療選擇讓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生活不再被病耽誤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放任不管?醫示警:20%跳過肝硬化直接成肝癌

中天新聞網

雞蛋烹調不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醫:高溫煎炸超NG

中天新聞網

膽固醇無上限?高危人士遵守4飲食原則免傷肝

am730

打了瘦瘦針還會復胖? 研究證實:「這1事沒改」體重照樣回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NOW健康(TW)

安眠藥讓你「失去意識」而非在睡覺!睡前「戴橘色眼鏡」隔藍光,睡眠權威:褪黑激素增2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