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除塵蟎方法丨7日不換床單=與百萬塵蟎同眠!必學5大方法消除床品細菌!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3月18日09:54 • 發布於 2024年03月16日09:07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除塵蟎方法丨每天我們都會有許多時間躺在床上,但若我們沒有定期清潔床單,隨時等於與細菌同眠!若然一個月才換一次,更會導致肺炎、闌尾炎等相關的疾病。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來源:Time 4 Sleep│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除塵蟎方法丨7日不換床單=與百萬塵蟎同眠!必學5大方法消除床品細菌!

根據床品零售商Time 4 Sleep的研究,只有28%的英國人每週更換一次床單,約有40%的人選擇每兩週換一次床單,只有24%的人才會一個月換一次床單!為了研究不同時間換床單的影響, Time 4 Sleep與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合作進行實驗,檢驗床單的含菌量,並在顯微鏡下研究四星期床單上的細菌改變!

四星期內床單的細菌改變

實驗找來參加者連續28個晚上睡在同一張床上,從不清洗或更換床單、枕套或被套。當每週結束時,便會從三個地方收集樣本:枕頭、床的中間和底部,進行細菌測試,並在顯微鏡下拍照。結果發現床是迅速地成為微生物的滋生地!

使用一星期後,細菌迅速生長

2星期後細菌倍增

從上述的結果可發現,細菌由第二個星期開始便會開始迅速增長。到第三週以及第四週的時候,細菌數量更是以倍增的速度生長,情況驚人!研究發現28日後,床單更出現不同細菌,包括大量放線菌屬(actinomyces)細菌,常見於床尾的腳部區域。而靠近枕套的區域,則發現梭菌屬(clostridiales)、擬桿菌屬(bacteroidales)、梭桿菌目(fusobacteriales)和奈瑟氏菌目(neisseriales)等細菌。

不同微小動物肉眼未必能看到

與黑猩猩床鋪相比更污糟

生物學家證實這些細菌,都是來自皮膚,口腔和糞便,並與各種疾病相關。由於皮膚每天都會與床單和枕頭接觸約8小時。在這個過程中,便會吸收了很多在生活中的細菌。當中擬桿菌屬細菌可引致肺炎,淋病和闌尾炎。梭桿菌目細菌可引致雷米爾氏症(Lemierre syndrome),而奈瑟氏菌目細菌則可引致淋病。同時在樣本中亦發現不同微小動物例如蟎蟲等。若床單長時間不洗,便有機會逗留並增加你出現各種並發症的風險,如過敏和過敏反應等。亦有研究稱,若不換床單一個月,與黑猩猩床鋪相比,人類的床單存活更多的細菌!

專家建議每星期換一次

睡眠專家建議最好每個星期換一次床單。同時若想消除塵蟎,則可以參考消委會推薦5大方法:

5大方法清處塵蟎

1. 注意保持房間清潔及乾爽

一般睡房中的物品,例如枕頭、枕頭布、枕頭袋、床單、床墊、被褥以至地氈等,都是塵寄居的理想地方,因為這些物品除了保暖和保濕外,還殘留使用者每天脫落的皮屑,供塵食用。如果房間不夠通風且潮濕,床鋪被褥等物品滋生的霉菌,也可成為塵的食物。

2. 以熱水清洗床上用品

每隔1至2星期以高於55度的熱水清洗枕頭套、被套及床單等物品。同時需待曬乾後才使用,這樣便可以殺滅塵蟎及清除其排泄物。

3. 不要在床上放置毛公仔

毛公仔容易成為塵蟎的寄居地,所以最好不要在床上放置毛公仔,或使用厚重的窗簾布和長毛的地氈。若不用時,應以膠袋包好,以免積塵。

4. 以濕布抹家具

應以濕布取替乾布來抹家具例如床頭,能減少塵埃及塵等散布到空氣中飄浮。

5. 使用吸塵機來取塵

使用適合的吸塵機例如備有高效能空氣過濾網(HEPA) 的款式,可助吸走床褥上的塵埃。

查看原始文章

消委會奶嘴丨4成安撫奶嘴夾暗藏危機,存窒息風險、1款未通過安全測試,附使用安小貼士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消委會眼霜丨僅4款眼霜有效減淡眼紋,全部保濕效果理想、6款含致敏成分,附護眼防皺小貼士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消委會爽膚水|消委會推薦13款滿分爽膚水、不含致敏香料!最平$73港產貨評分媲美$470瑞士品牌!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調查:擔憂視力健康 卻只有三成人定期檢查!醫籲加強預防、及早治療

am730

婦肛門出血誤將直腸癌當成痔瘡 基因檢驗成功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衛福部擴大5大癌症免費篩檢服務 符合資格對象1次看懂

NOW健康(TW)

統一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幫助病人照護與醫療零隔閡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安眠藥年吞9億顆!這5種食物正在害你失眠:地瓜、甜食上榜,營養師教你不靠藥物也能睡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經期到特別易暴飲暴食?醫生教3招調整食慾

am730

罹失智症5年!妻曝林芳郁「病後恐慌」:不出席新書發表

中天新聞網

百歲人瑞急性主動脈剝離 靠「這招」挺過高風險手術、成功保命

am730

快測試!做不到「坐下起立」動作 死亡率暴增6倍

中天新聞網

清醒腦刺激手術助攻帕金森氏症 十年帕友重拾生活品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年健身|減低關節壓力 3個安全有效三頭肌訓練方法

am730

台味早餐害腦袋當機!專家曝地雷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中天新聞網

夏季爽吃生魚片、沙拉?營養師解析4大類生食風險 別把寄生蟲也吃下肚!

台灣健康醫療網

指甲邊緣肉刺為雙手太乾、操勞的訊號 硬拔恐致甲溝炎 

NOW健康(TW)

【飲食衞生】2歲女摸雞蛋後 沒洗手立即吃東西 感染沙門氏菌險釀嚴重腹膜炎

MamiDaily

上班族久坐小心了!5癌症恐找上門 醫曝改善方法

中天新聞網

拒絕曬黑! 皮膚科醫師點出防曬乳4大挑選關鍵

VOCO News

男童上課坐不住又無法專心 一檢查竟是「這病」!醫:不是ADHD

台灣健康醫療網

為什麼夢裡總在罵人、吵架、逃跑?心理師:是你壓抑太久的情緒

Heho 健康(台灣)

乳癌放療新利器! 「這1影像導引系統」助攻精準照射降副作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9歲癲癇、4歲頭痛竟是顱內動靜脈畸形!AR導航助精準拆彈救命

am730

蚊蟲叮咬塗抹蒜泥消炎? 醫: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NOW健康(TW)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健保6月放寬一線用藥給付 無基因突變也不漏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NOW健康(TW)

美研究公布「最髒蔬果名單」 菠菜居冠、藍莓與馬鈴薯新入列

VOCO News

清粥小菜暗藏健康危機!醫師:升糖快、高鈉恐致體重上升

中天新聞網

衛生棉條使用不當恐引發毒性休克 4至6小時要更換1次

NOW健康(TW)

新生兒「腸病毒」流行中! 感染併發重症6年同期最高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方法依年齡而異!醫示青少年、成人「個別減重」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25歲女「雙手麻木」竟是頸椎狹窄上身…嚴重恐致癱瘓

中天新聞網

醫療科技|抗癌再現新突破!港大研雙重免疫療法治肝癌,末期病人存活率大提升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NOW健康(TW)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Line、網銀戶頭、Netflix帳戶…人生落幕時「數位足跡」怎處理?1動作給家人最後體貼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致命挑戰|19歲少女仿效抖音挑戰,吸高壓除塵空氣罐後心臟驟停喪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一睇書就眼瞓 玩手機愈玩愈精神?醫生拆解6大原因

am730

減肚腩運動|深蹲跳/登山者等在家都做到幫你減肥

am730

新生兒腸病毒今年已4死!疾管署籲:染病媽媽停餵母乳

中天新聞網

室內也會中暑!高溫高濕度恐致器官衰竭 死亡率逾10%

中天新聞網

器捐不只是理念 「健保卡註記」讓大愛得以實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暑方法|凍飲或沖凍水涼未必有效 夏天要食青瓜/苦瓜/冬瓜!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