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舒緩情緒也需要鎮痛劑!當情緒激動時,不妨寫封情書給自己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8月02日08:30 • 文/采實文化
舒緩情緒也需要鎮痛劑!當情緒激動時,不妨寫封情書給自己

細細覺察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並試著和情緒對話,往往就能讓情緒平復下來。哈佛大學吉爾.泰勒(Jill Taylor)博士曾說過,負面想法或負面情緒的自然壽命只有短短90秒,只要靜下心來好好觀察,就跟哄小孩一樣,情緒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沒錯,當不舒服的情緒出現時,像拿著放大鏡一樣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試著好好安撫情緒,通常憤怒、憂鬱、恐懼這些情緒就會像雪一樣融化消失不見。不過,有時無論再怎麼觀察和安撫,依舊無法平復情緒。往往是因為遇到棘手問題,像是和朋友鬧得不愉快、被上司責備、和家人吵架等。在這樣的狀況下,不舒服的情緒會持續很久,負面情緒的蔓延意味著正常生活受到巨大威脅。

此時,怎麼做會比較好?可以嘗試練習寫信。

當情緒激動時,不妨寫封信吧!寫信具有神奇的療癒效果,同樣的內容比起用言語表達,用文字表達會更貼切,因為可以用確切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情緒高漲時,透過文字書寫,能更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心裡不舒服?是不是誤會了什麼?需要擔心的是什麼?不需要擔心的是什麼?隨著腦袋的思緒越來越清晰,不舒服的情緒自然也會跟著消失。寫信時會強化理性腦的功能,減緩情緒腦觸發激烈情緒的反應,讓理性腦得以發揮作用。

每當情緒激動時,我也會拿起手機打開記事本開始寫信。我把這件事稱為「寫給負面情緒的情書」,我會和負面情緒分享我的感受,表達我對它們的感謝,或寫出我想對它們說的話。有時只寫一兩行,多則三到四行,偶爾也會寫一封長信。例如,和朋友鬧得不愉快時,可以這樣寫:「朋友開口跟我借錢,我應該怎麼做才好?」、「我看不慣○○的行為,要繼續跟他往來嗎?」

「你今天又來找我啦,這麼想我嗎?吼~拜託不要這麼常來找我啦!你每次來找我,我都很難過、很痛苦耶!我跟你說喔!○○的行為越來越討人厭了,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才好?」

接著,情緒也會像這樣回信給你。

「我也不想來找你好嗎?還不是你沒事老呼喚我,我出現時痛苦的會是你,稍微把心胸放大一點啦!你不是因為○○今天做了什麼才會這麼不開心,而是長久以來對他累積的不滿,要討厭就討厭吧!不過只可以討厭一下下喔!」

情書不只收到的人開心,寫信的人也會很開心。

同樣地,當我們寫信給負面情緒時,不舒服的情緒也會跟著消失。在寫信的過程中,憤怒、厭惡、難過這些情緒會轉移到其他地方,最後只會覺得心裡過意不去。因為討厭而感到過意不去,因為生氣而感到過意不去。當理性腦開始試著安慰情緒腦時,情緒腦會出現體諒、感恩、希望等正向情緒。當心情愉悅時,身體會產生新的能量,原本疲憊的身心,也會突然變得輕鬆許多。

但不能只寫信給負面情緒。當身心疲憊時,更需要寫信給正向情緒。這樣一來,希望、勇氣和信任等正向情緒也會出現,藉此獲得力量。寫信給特定某一種情緒時,效果會更好。

「給勇氣:

我今天特別需要你的幫忙,

不好意思老是呼喚你,

我為了寫作,從清晨就一直待在咖啡廳,

但就只是呆坐著,什麼也寫不出來,我該怎麼辦才好?

是要乾脆收拾東西回家算了?還是繼續再堅持一下?

希望勇氣你能給我力量,讓我釐清想法,好好靜下心來寫作。」

舒緩情緒也需要鎮痛劑

當開始練習寫信給情緒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我們會很希望不舒服的情緒趕快出現,因為很想好好觀察這些情緒的流動,但越是這樣,不舒服的情緒越不容易出現。這是為什麼?相信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完恐怖片後,腦海中一直浮現電影中驚悚的畫面,躺在床上越是想忘掉,畫面越是清晰;下定決心要減肥時,就連平常不大愛吃的食物,也會變得特別想吃。當我們越是刻意壓抑某個想法,反而會產生反效果。

同樣地,越是壓抑負面情緒,情緒會變得更強烈;但當我們試著接納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反而不容易出現。「啊!我現在正在生氣,必須要好好覺察才行。」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後,憤怒莫名就消失了。反之,如果一直抱著:「煩死了,我到底要憂鬱到什麼時候?」反而會變得更憂鬱。按照社會科學家的說法,越禁止某些行為時,人的內心會越抗拒。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把情緒貼上負面標籤,越是壓抑負面情緒,越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應該要試著安撫情緒、用放大鏡觀察情緒、寫信給情緒,就連不舒服的情緒,也當成家人一樣接納它們。想要讓父母和孩子的情緒溫度降溫,關鍵在於必須從情緒的視角出發,順應情緒的流動。

不過,就像食物再好吃,如果不去嘗試,就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如果沒有親自去體驗,說再多也沒有意義。在哲學家尼采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書中,寫著這樣一段話:

「一切作品之中,我只愛以自己的心血寫成者。用你的心血去寫吧,如此你將發現那心血便是精神。要想瞭解別人的心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厭惡那些不用心閱讀的人。」

誠如尼采所說,當你實際操練本書中提到的情緒調適法,相信必能獲得言語無法形容的寶貴經驗。不斷地反覆練習,效果也會提升。

探索情緒、安撫情緒、書寫…這些都是舒緩情緒的鎮痛劑,就像身體不舒服或受傷時,會服用鎮痛劑。那麼,鎮痛劑是如何減緩痛症的呢?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是透過神經感受到疼痛,而神經主要是由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所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末梢神經系統是指由腦或脊髓發散到全身,分布呈現樹枝狀的神經細胞。當末梢神經系統受到外部刺激時,會負責將訊息傳送至中樞神經系統,或將中樞神經系統下達的指令,傳送至肌肉等各個器官。兩種神經系統間傳遞訊息的方式,是透過電子訊號輸送。例如,當指甲受傷時,末梢神經會將指甲受傷的訊息,轉換成電子訊號,電子訊號再透過脊髓傳送到大腦。接著,大腦會立即作出判斷下達指令,藉由發燒或產生痛感對身體發出警訊。鎮痛劑的作用,就是阻斷指甲的末梢神經傳送訊息至大腦。

但大腦發出訊號的速度不同,當訊號通過腦神經時,它對某些刺激的反應迅速,某些刺激的反應較慢,這樣的波動稱為「腦波」。腦波的波長基本上會落在0至30Hz頻率之間。Hz數值越低,表示大腦發送訊號的速度越慢;Hz數值越高,表示大腦發送訊號的速度越快。準備迎戰的士兵們腦波狀態又是如何?想必肯定超過30Hz以上。當極度興奮或激動時,Hz的數值會上升,和生氣時大腦呈現的狀態一樣,處於恐懼、憤怒、焦慮等情緒時也是如此。

當情緒不舒服時,藉由探索情緒、安撫情緒、書寫等方式,可以改變腦波的振動頻率。理性腦的前額葉會試著安撫情緒腦,當情緒腦安定下來後,興奮和激動的程度會跟著降低,腦波的速度也會慢下來。就像我們會為了消除疼痛感,服用鎮痛劑一樣;情緒激動時,也需要情緒鎮痛劑來緩和情緒。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父母的情緒,孩子都知道》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子宮肌瘤怕養大?搞懂4大飲食禁忌!中醫:3大體質對症調養,減緩不適

華人健康網(台灣)

10大高含水蔬菜,夏天速解身體渴!營養師:低熱量懶人料理,吃對食物不增胖

華人健康網(台灣)

中暑一定要刮痧?4大穴位緩解暑氣!中醫:陽暑、陰暑大不同,處理妙招一次看

華人健康網(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面對網路霸凌怎麼辦? 記住「5步驟」幫助你自保與紓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56歲男泡泡尿揭腎病危機! 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走路不穩、記憶變差可能不是老化 醫提醒警覺中老年人「常壓性水腦症」

am730

痛風不只是吃太好!日本研究:胰島素、尿酸代謝才是元凶

中天新聞網

氣喘高風險兒愈來愈多 北市聯醫啟動「3大措施」協助早期發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室內外溫差10度恐害腦中風!婦女、慢性病患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廚房煮飯毒過二手煙 只開抽油煙機不夠?醫生教3招降致癌風險

am730

鼻毛竄出別輕易拔除!臉上「危險三角區」恐引發嚴重感染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患開車必看!當心低血糖症狀 血糖監測了再上路

NOW健康(TW)

日本青汁保健效果好?營養師:營養價值高但空腹喝恐傷胃

中天新聞網

高齡奶奶因肝指數異常揪出腫瘤 「1低風險療法」成功控制病情

台灣健康醫療網

洗頭頭髮掉滿地?專家解析「女性常見掉髮類型與對策」一次看懂

am730

不是中暑!他們烈日下「頭暈、無力」竟是腦中風…夏季高溫引發心梗、中風危機,1時段少戶外活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藥少不等於效果差!多元的治療選擇讓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生活不再被病耽誤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脂肪肝放任不管?醫示警:20%跳過肝硬化直接成肝癌

中天新聞網

雞蛋烹調不當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醫:高溫煎炸超NG

中天新聞網

膽固醇無上限?高危人士遵守4飲食原則免傷肝

am730

打了瘦瘦針還會復胖? 研究證實:「這1事沒改」體重照樣回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重其實並不難? 研究:睡得飽、早餐吃蛋是2大關鍵

NOW健康(TW)

安眠藥讓你「失去意識」而非在睡覺!睡前「戴橘色眼鏡」隔藍光,睡眠權威:褪黑激素增25%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讓對方越來越離不開你! 專家從心理學教你感情穩定的關鍵心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喝酒恐會加速維生素B1流失! 營養師警告:當心肌肉無力又麻痺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齒黑黑是蛀牙了?醫:可能是抑制蛀牙的好菌

am730

別再用滾水燙生肉了!譚敦慈曝正解:放入冷水慢慢加熱

中天新聞網

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也能健康出生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疲勞痠痛因慢性發炎 恐增癌症風險?營養師教吃5類食物化解

am730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NOW健康(TW)

翁肩頸肌肉繃緊導致血壓睡眠雙失控 中醫「小扁針」緩解頑固痠痛

am730

【健康Live直播】你認識高血壓嗎?夏季也要預防心血管併發症,守護健康的重要一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健康】飲豬膶水就夠?缺營養致貧血 從飲食補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3招訓練臀中肌 減低臀部外側痠痛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