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抗憂鬱劑又吃降血壓藥送急診 掌握5原則降低用藥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10月10日04: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7旬婦吃抗憂鬱劑又吃降血壓藥,身體虛弱、精神倦怠送急診,4種常見多重用藥危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因為慢性病纏身,一天三餐下來,算一算,都得吃上10幾顆,甚至20多顆各種不同科別的藥物,但也有很多長輩因為用藥而產生不適的狀況,多重用藥可說是老年人用藥最主要且常見的問題。

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劉修勳指出,他有一位70歲患者有高血壓、憂鬱症等多重共病,需要服用近5種藥物控制,不料服藥1個月之後,因為自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來到醫院就診。藥物檢視後發現他因多重用藥而出現低血鈉症狀,考量鈉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快速下降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隨即將其轉往急診,由腎臟科團隊接手治療,所幸就醫即時,接受妥適處置後平安出院。

多重用藥的3原因

多重用藥並沒有明確定義,通常以用藥種類多寡評估,或者是否有多餘且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一般而言,同時有5種以上用藥就能稱為多重用藥。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將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的情形,劉修勳指出,老年化時代,長者容易合併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以及失眠等症狀,身體機能衰退也可能有服用止痛藥之必要。

因此,導致長者多重用藥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個因素,一是病人本身患有多疾病因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二是病人習慣至坊間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三是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醫師開立其他藥物再做治療,這些情況可能導致使用過多藥物。

4種常見多重用藥情形

劉修勳提到,若沒有遵從醫囑用藥,則可能出現意識模糊、腎功能受損、腸胃道潰瘍出血以及因外力造成腦傷或骨折,長輩們不可不慎。對此,劉主任也列舉下列四種常見的多重用藥情形:

1.憂鬱症藥物與高血壓藥物:憂鬱症藥物部分含三環抗憂鬱劑,高血壓則有利尿劑成分,這會刺激抗利尿賀爾蒙(ADH)釋放,導致腎臟對水分再吸收增加,使體內水分滯留,從而降低體內鈉含量,造成低血鈉症。急性低血鈉症即可能造成中樞系統損害,造成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死亡的現象。

2.憂鬱症藥物與失眠藥物:兩種藥物作用在中樞系統,提升血清素水平達到鎮靜效果,但若是過多血清素累積,會產生暈眩、嗜睡症狀,更甚出現血清素症候群。

3.含嗎啡止痛藥與抗凝血藥物:兩種藥物都能防止血栓,若同時服用就會有加乘效應,引發患者內出血,若是外傷則有增加出血的風險。

4.多種糖尿病藥物:糖尿病患者藉由藥物中的胰島素調控血糖濃度,若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過高,患者可能有低血糖症狀,從而導致全身無力、反應遲鈍、運動不協調及昏迷情況。

把握5原則,才能安全用藥

劉修勳指出,長者服藥風險雖然比普通成年人來得高,但只要把握幾點原則,如尋找固定醫療院所及醫師、主動告知醫師用藥情形、仔細檢視用藥單張、養成服藥順從性以及不自行購買坊間成藥,即能為自己或家人把關用藥安全。

而現在很多醫療院所,包括台北慈濟醫院都設有高齡整合門診,由專業醫師進行藥物整合、生活衛教,因此,若長輩或其家屬有用藥疑慮或出現不適症狀,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停藥。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查看原始文章

孩子生病如何用藥? 食藥署揭關鍵:「五要五不」防不良反應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按醫囑服藥恐致病情惡化?關鍵3技巧提升用藥配合度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翁不菸不酒、無肝炎史卻罹肝癌 原因竟是愛吃花生糖

中天新聞網

孕期出血勿輕忽! 中醫提醒血熱、血虛調理方式大不同

NOW健康(TW)

咪以為後生就無事 白內障5個症狀 提醒你要及早求醫

am730

40歲男胃痛3年竟是幽門桿菌感染 罹癌風險飆10倍

中天新聞網

睡太多危害健康! 每晚睡超過「這個時間」可能傷害大腦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分鐘心跳60-100下才正常!心律不整恐增中風風險

中天新聞網

每日牛肉湯當早餐!翁腸道長2.5公分腫瘤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口乾舌燥多喝水就好? 醫示警:恐與「5病症」有關

中天新聞網

【防蚊】BB為何對蚊蟲叮咬反應大? 除了防蚊網 這5方法也能杜絕蚊蟲騷擾!

MamiDaily

【怪癖】5歲女童肚痛照胃鏡驚現一團亂髮 被揭患特殊病症 頭頂被拔至禿髮

MamiDaily

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不再用玩笑話帶過 父母可以這樣說

台灣健康醫療網

30歲以下女性躁鬱症患者自殺率高達76.8倍!醫揭防治重點

am730

「這種先天心臟病」常到中年才發作! 醫警告:未治療恐致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睡不好恐失智?72歲婦失眠1年「認知功能」就退化…深度睡眠啟動「腦內清道夫」,6招清除大腦毒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1招減肥最易減到停經 恐影響生育!醫生教1招恢復月經

am730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她臥床多年「滿頭壓瘡」深可見骨!家屬1原因「急救到底」…醫嘆: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女性朋友動起來!醫推4跑法在家就做到 告別運動漏尿困擾

am730

告別難言的便秘之苦:從飲食著手 3步驟養成每日暢通的健康體質!

TopBeauty

小孩放暑假反而長不高?美研究4點分析 家長「這樣做」抓住成長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延緩老化 6個家居運動助你重拾年輕體魄(下)

am730

二價鐵、三價鐵差在哪?維生素C可加強吸收?一文看懂鐵劑選擇與服用須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北醫附醫完成北市首例 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抗失智

NOW健康(TW)

【兒童增高】擔心孩子身高比同齡矮? 兒童增高黃金期必吃10種食物!

Mami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