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18區】本土民間信仰 香港廟宇之最

Metro Pop

發布於 2020年04月05日00:00

「求神拜佛」,都是希望出入平安,事事順利。香港有眾多廟宇,有些更是好幾百年前就出現。所謂「 無廟不成村」,從前不同宗族聚居的村落,都信奉著不同的神明,如果裊裊升起的香煙代表著人們的祈願,從數百年前就屹立香港的廟宇,更加是本地居民的歷史、文化與生活的見證。以下就找來香港不同的廟宇之最,讓大家重新認識這些在幾百年前就已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民間信仰。

最歷史悠久廟宇

1. 佛堂門天后古廟
香港開埠初期是一個漁港,因此天后、洪聖等被喻為海神的神明,就深受當時的漁民敬奉。在香港單是天后廟已有逾300間,而當中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西貢的佛門堂天后古廟,因此又有「大廟」之稱。

這座建於南宋理宗時期的古廟三面環山,正門前有一大片空地,其正殿供奉天后,左偏殿供奉了天后龍床,據知很多善信都會「摸龍床」,以求子嗣、健康及財帛。而廟內仍保留了不少文物,好像清朝嘉慶四年(1804年)所鑄的鐵香爐,以及道光二十年(1840年)鑄造的銅鐘等,極具歷史價值。

歷史建築級別:一級歷史建築物
落成年份:1266年

 

2. 九龍城侯王古廟 

九龍城侯王廟在201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而根據廟內的古鐘推斷,侯王廟約於雍正八年(1730年)建成。

侯王廟建於石砌的高台之上,除了正殿、偏殿,還有一個小花園。昔日清軍曾進駐九龍寨城,所以當時不少官兵都會前往侯王廟參拜,而這裡更是香港少數仍保留了大量與九龍寨城有關歷史文物的廟宇,例如由首任九龍巡檢司許文深於1847年所捐的香爐。

 

刻於1888年的「鶴」字石刻。

歷史建築級別:法定古蹟
落成年份:約在1730年或以前

 

3. 沙田車公廟
車公廟是香港最多人參拜的廟宇之一,雖然最早建立的車公廟其實位於西貢蠔涌,而沙田車公廟的落成年份已不可考究,但根據廟內的碑記所載,車公廟曾於光緒十六年,即1890年重修,因此推斷沙田車公廟亦已有超過130年歷史。

至於車公廟的由來則有兩個說法,其中較多人提及的,是相傳當年沙田瀝源發生瘟疫,死者無數,有村民翻查典籍,發現凡宋朝車大元帥所到之處,疫症都立即止住。於是村民希望向西貢蠔涌車公廟借出車大元帥神像出巡,不過對方最後只肯借出車公孫兒神像,村民把神像抬到瀝源於各村巡遊,疫症隨即止住,村民便於沙田建車公廟,答謝車公庇佑。

高27米的車公像。

歷史建築級別:二級歷史建築物
落成年份:約在1890年前

 

最值得欣賞廟宇

1. 沙田萬佛寺 全港唯一騎馬關帝
位於沙田排頭村後山上的萬佛寺,廟內除了有12,800座佛像,這裡還供奉了一座關帝像,而這座關帝像更是全港唯一騎著馬的關帝。

據說不少受訓騎師都會特別前來拜這座身騎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帝,祈求可像關帝一樣在賽馬場上戰無不勝,保佑其策騎事業一帆風順。後來更流傳到馬壇,一些馬迷也會來參拜,指可以催旺財氣呢!

 

2. 大坑蓮花宮 建築風格獨一無二
主要供奉觀音菩薩的大坑蓮花宮,除了是法定古蹟外,其建築風格獨特,在全港廟宇中可謂獨一無二。第一次去蓮花宮,或許要花點時間才找到入口!蓮花宮的外型與一般廟宇不同,從遠處看到蓮花宮正面的牌匾,下面有一個以西式風格設計的小陽台,很多人都以為入口就在下面,但其實入口是在廟的左右兩側。

蓮花宮的前殿建築為一個八角形的寶塔,並由數條高10至12呎長的石柱支撐,這設計是當時為了預防洪水氾濫,後來經過填海,路面升高,現在已幾乎看不到石柱。主殿後部的長方形建築內,有一大塊蓮花石,相傳當年觀音曾於上顯靈,因此廟殿依蓮花石建,分成上下兩層。

150多年前的蓮花宮。

 

3. 三角天后平安堂 全港唯一水上天后廟
位於銅鑼灣避風塘的「三角天后平安堂」,是香港唯一的廟船,擁有 65 年歷史。「三角天后宮」原位於澳門與香港之間的三角洲上,日軍侵華時期,一名漁民將天后像移到船上,之後與一眾漁民合力籌錢建立廟船,並成立「三角天后平安堂」。自1955 年起,廟船便開始停泊在香港仔西避風塘內,廟船只可容納9名善信同時拜神,市民想上廟參拜或參觀,必須乘出租小船到達。

不過這艘滿有特色的廟船,最快在今年年底將要離開海上,遷至近岸,意味著廟船可能被荒廢,水上獨特的天后誕儀式亦將會消失。

 

 

 

最特別祭祀及慶典

1. 莘莘學子參拜  文昌開筆禮
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是香港唯一一間以哪吒為主神的廟宇。這裡的「主角」雖然是哪吒與北帝,不過廟內供奉的另一神祗文昌君,就每年都會出來「搶鏡」一下。

文昌帝君是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祇,不少莘莘學子都會參拜文昌帝君,祈求學業進步,而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每年都會舉辦「文昌開筆禮」,邀請高僧免費為參加開筆禮的學子祈福,更會送贈開光文具,保佑他們在新學年學業進步。

深水埗文昌開筆禮
時間:每年9月
地點: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

 

2. 筲箕灣譚公寶誕 百呎金龍出巡
「譚公」信仰是開埠初期由惠州人帶到筲箕灣,並於當地興建譚公廟。而每年四月初八除了是佛誕,還是譚公寶誕,而筲箕灣譚公廟舉行的慶典就最為盛大,已有逾百年歷史,並成為筲箕灣區內每年一度的盛事。

活動包括巡遊、舞龍舞獅及武術表演等,巡遊隊伍多達數十個,更會有小朋友扮演譚公表演。其中重頭戲就是「百呎大金龍出巡」,途人爭相觸摸金龍求得好運亦成為了譚公寶誕慶典的傳統。

筲箕灣譚公寶誕
時間:每年農歷四月初八
地點:筲箕灣電車總站出發,沿東大街一帶前行

 

3. 非物質文化遺產 鴨脷洲洪聖誕
早期以捕魚為生的鴨脷洲居民,多視洪聖為守護神,早在百多年前,居民就搭戲棚演神功戲,為洪聖祝壽。直至今天,活動更發展成「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並在2014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洪聖寶誕的節目包括接神儀式、放水燈祈福、傳統龍舟拜廟、巡遊及神功戲等,當中最矚目的就是洪聖誕巡遊。每年巡遊均有多支花炮隊伍參與,並有舞龍舞獅助陣,為一眾居民祈求神靈保佑。

鴨脷洲洪聖誕
時間: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
地點:鴨脷洲洪聖廟廣場、大街

 

 

TEXT:JOYCE
PHOTO:網上圖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