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新安葬方式】取代火葬的環保選擇:零下196的冰葬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更新於 2021年11月01日00:00 • 發布於 2021年11月01日03:31

 

在樓價持續高企的香港,要安居樂業談何容易,死後要有安身之所,骨灰龕場亦一位難求。外國同樣面對墓地供應緊張問題,瑞典有生物學家研發「冰葬」(Promession)技術,利用零下196℃低溫冷凍遺體,再震碎成粉末,令骨灰自然分解,讓身體與自然合為一體,融入泥土,再生為綠葉,不會污染環境,有望成為未來取代火葬的最佳選擇。

「冰葬」由生物學家Susanne Wiigh-Mäsak研發,她創辦了殯儀公司Promession(www.promessa.se), 要進行環保殯葬,首先將遺體置於零下18℃保存,然後再用零下196℃的液體氮噴灑遺體,以超低溫急速冷凍遺體,令其變得乾燥、脆弱,第三步,持續震動令遺體於數分鐘內分解成粉末,第四步,在真空環境把遺體粉末的水份抽乾。

冰葬過程

最後,殯儀館職員會用金屬過濾器把骨灰和金屬分類出來,經過冷凍的骨灰成為有機粉末,可置於可分解的棺木內埋葬,埋於深約30厘米的泥土,放置約1年,骨灰就會完全融入泥土,回歸自然。至於假牙、心臟起搏器、義肢等無法分解的金屬則可歸還親友。

創辦人Susanne Wiigh-Mäsak表示,希望人類過身後毋須使用到有害的防腐劑,並以不破壞環境的方式進行殮葬,用一種有尊嚴並環保的方式,把生命回歸大自然,讓人們在離開人世後仍然可做一件「美麗的事」。「冰葬」的最終目的是:「將寶貴的『碳』回饋地球,減少氣候的變化。」「Promession」早前宣布,西班牙是全球首個使用冰葬的國家。

香港是否可行?

環保冰葬可以省卻排火化爐的時間,但這個技術在香港是否可行呢?現時大部份的喪禮須先租用殯儀館,先人過身後,要預備文件及敲定一切喪禮細節,一般最快都要最少15天或更長時期才可以舉殯。若採用冰葬儀式,首先要在先人過世後12日內,把遺體保存於低溫環境下,換言之,先人離世後必須盡快完成所有儀式,再安排冷凍保存遺體,令籌備喪禮的時間被迫縮短。

其次是棺木問題。冰葬必須準備兩副棺材,一副是傳統的棺木(負責運載遺體),一副是用澱粉製的可分解棺木(讓晶結化的骨灰進行分解)。兩副棺材當然是令喪禮成本上升,運載完遺體的棺木,之後如何處理又成為另一環保議題,它不可以隨便放在垃圾站,影響環境衛生,亦無人願意循環使用,送往堆填區或燒毀亦會令成本上漲。此外,可分降的棺材必須埋於地底1年,才能完全回歸自然,換言之,即需要預留土地作冰葬之用,變相加大對土地的需求。

 

活好的So Fit So Good

為你的健康找答案

讚好Facebook專頁(@sofitsogood)

追蹤Instagram專頁(@sofitsogood.ig)

訂閱YouTube頻道(@sofitsogood)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