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等我建立好關係】 為什麼我們只對親密的人發脾氣?

Just A Moment 等一等

更新於 2021年06月08日13:30 • 發布於 2021年06月09日04:00 • Just A Moment 等一等

在不熟悉的場合中,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真面目埋藏起來,盡量以最佳狀態示人。唯有在家人或親密夥伴面前,我們才會把整天的委屈發洩出來。 

亦可能因為在多數情況下對方都能理解自己的處境,我們或會不自覺地以為把負面情緒向他們宣洩也沒所謂,反正他們不會離開自己。可是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些無心的舉動同樣會令對方受傷,亦會令關係在不知不覺間迎來危機。

到底是出於甚麼理由,令我們傾向對熟悉的人發洩情緒?

【脫下社交面具也要適可而止?】

人格面具 (Persona)
人格面具 (Persona)

 

心理學家榮格把人因應不同場合展示的外在形象稱之為 #人格面具 (Persona)。例如:當我們在外出時會戴上符合大眾期待、彬彬有禮的面具;回到家時卸下人格面具,便容易把在外累積的不滿在信任的人面前爆發。

尤其當人處於高壓狀態時,卸下面具時的差異會變得更大,亦更有機會對自己的健康和身邊人造成傷害。 

此外,對於在我們心目中地位超然的人,我們也會不自覺將其形象理想化 (Idealization),對他們的要求提高。例如:我們倚仗著對方對自己友善,不用擔心會被事後追究,便容易變本加厲地向對方作出攻擊性行為。

現象背後的心理防禦機制
現象背後的心理防禦機制

 

同時,我們亦可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缺點或焦慮投射 (Projection) 在對方身上,然後從他們的失誤看見自己的陰影,所以把對自己的羞恥感以怒氣的形式轉移 (Displace) 到對方身上以減輕心理負擔。這些心理防禦機制也是我們心情不悅時,容易對熟人失去耐性的原因。

如關係中只有單方在默默承受痛楚,內心不滿一直缺乏調解,便會招致關係失衡的後果,甚至演變成心理操縱的手段。被宣洩的一方也可能再壓抑不住變得更強烈的怨氣,最終漸漸離我們遠去。

【學會以寬恕和回報取代傷害】

冤冤相報何時了?
冤冤相報何時了?

 

解除面具本身並無問題,有時候無傷大雅的摩擦也可以促進情趣和了解,亦有助自己釋放壓力及得到安慰。但我們還是要適當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免得傷害了真正關心自己的人,把痛苦也帶給自己所愛的人。

那麼在脫下面具時,我們該如何好好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該如何好好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該如何好好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

 

1. 平息怒火的呼吸法

如感覺自己的怒火快要按耐不住,便可以試試深呼吸數秒,直到感覺自己的憤怒排除體外或回到可控範圍為止,同時思考一下自己有否必要在對方面前大動肝火,讓自己藉著建設性行為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想了解更多可參考 #不能表露的憤怒 ~

2. 建立與對方共鳴的同理心

從對方的角度考慮是溝通的必要步驟,我們可先觀察對方的表情和反應以理解其心情,選擇適合雙方的溝通模式。我們不應將對方的諒解視作理所當然,而且要對他們願意聆聽表示感激。同樣,在面對來自對方的脾氣時,互相體諒這種心態也相當管用。

3. 釋除防備的自我告白

相比起以爭執維繫關係,善意互惠 (reciprocity) 的相處方式無疑才能令關係走得更長遠。在表達己見或聆聽對方時亦要保持真誠的微笑,在引起摩擦時互相退讓,才令關係保持平等狀態。必要時互訴心底話,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懷也有幫助喔~

小編的話~
小編的話~

愛和理解並非肆意傷害的藉口。正視彼此的不安和脆弱一面,用善意維護雙方之間的平等關係吧! 

標記一個能讓你輕鬆做自己的重要夥伴,感謝他/她一直以來的關懷和照顧吧~

============================

▍JUST A MOMENT ▍⁣⁣

FacebookInstagram追蹤我們吧!

❤️喜歡內容請按讚、分享和收藏吧!⁣⁣

============================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Marshall, P. & Barbour, K. (2015). Making Intellectual Room for Persona Studies: a New Consciousness and a Shifted Perspective. Persona Studies. (1) 1-12. doi: 10.21153/ps2015vol1no1art464.

Molm, L. D. & Schaefer, D. R., & Collett, J. L. (2007). The Value of Reciprocit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0(2), 199–217.https://doi.org/10.1177/019027250707000208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
    2022年03月30日12: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