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世界5大曾被翻拍的懸案(上)

Metro Pop

發布於 2021年03月02日00:00

你相信每一件事都能找到真相嗎?雖然科學鑑證愈見進步,但世上仍有許多讓警察和法醫也束手無策的懸案,至今都無法找出真兇。當中的案情撲朔迷離,亦因此為電影界帶來不少真實的題材,一件件的懸案被翻拍成多齣電影和劇集。近期 Netflix 便把曾經轟動全球的藍可兒死亡事件拍成原創紀錄片《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Crime Scene: The Vanishing at the Cecil Hotel),希望能透過重組案情,讓觀眾更貼近事實的真相。以下帶大家一起重溫世界5大曾被翻拍的經典懸案,你準備好未?

 1. 全裸溺斃於酒店水塔——藍可兒死亡事件
2013年,21歲的加拿大華裔女生藍可兒獨自前往美國洛杉磯旅行,並入住當地的賽西爾酒店(Cecil Hotel)。她在住宿期間失蹤,當地警方苦尋不果之下,便公布了一段藍可兒在酒店電梯內的閉路電視片段,望能獲得更多線索。片段中的藍可兒行徑詭異,除了在電梯內按下所有樓層的按鈕,更不時探頭往外看,時而手舞足蹈,時而躲在電梯一角,似在跟別人玩捉迷藏般,令人不寒而慄。在片段公開數日後,藍可兒終被酒店職員發現伏屍於天台的水塔之中,當時她全身赤裸,屍體已開始腐爛。而她的衣服和隨身物品亦於水塔內尋獲,事件引來極大迴響。

當地警方公布藍可兒在酒店電梯內的閉路電視片段,當時她身穿紅衣,神情詭異。

酒店電梯閉路電視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UnMtsNmrc

疑點逐個捉:
1. 對於藍可兒的死,眾說紛紜,雖然當地警方認為藍可兒因患有躁鬱症而產生幻覺,才導致意外死亡,但事件中還是疑點重重。首先,如何解釋藍可兒於電梯內的行徑?有說她按下所有樓層按鈕是跟靈異電梯遊戲*有關,那她又在躲避誰?
2. 另外,如果藍可兒是自行前往天台的話,為何她並沒有觸動到天台防盜門的警報器?還是被別人帶到天台?而藍可兒的遺體在水塔中被發現時,何解是全裸?

賽西爾酒店的天台水塔。
3. 再者,一般的溺死者,其臉都是朝下,但藍可兒遺體的臉則是朝上,這又怎樣解釋?這間酒店自開業以來亦有不少命案發生,令人懷疑究竟是冤魂作祟,還是跟酒店職員有關。而且,有人曾到酒店靈探,發現雖然酒店不再出租藍可兒所住的房間,但仍然有清潔工人打掃房間及掛上「請勿打擾」房牌。種種跡象令人難以相信藍可兒的死純屬意外。
雖然案件已事隔8年,但至今仍存在很多謎團,因此在 Netflix 一連4集的原創紀錄片中,便會訪問案中的法醫、警察、酒店職員等,希望觀眾能獲得更多真實的資訊。

在紀錄片中,一對英國夫婦還透露於藍可兒事件發生時,她們剛好入住賽西爾酒店,期間發現自來水的氣味和顏色有異的恐怖經歷。

*靈異電梯遊戲:
在韓國的都市傳說中,一直流傳著一個靈異電梯遊戲,傳說玩家可以藉著遊戲,由電梯通往另一個一模一樣的異世界。
1. 遊戲只能1個人進行,而電梯樓層需要有10層樓以上,而且一定要有4樓。
2. 進入電梯後,按下4樓按鈕,到達4樓後不要出去,再按下2樓按鈕。
3. 到達2樓後,不要離開,再按下6樓按鈕,到達6樓仍舊不要離去,再按回2樓按鈕。
4. 到達2樓後,留在電梯內,再按10樓按鈕,到10樓再按下5樓按鈕。
5. 在5樓電梯門打開後,可能會遇上1名女子,但千萬不要跟她說話。
6. 此時再按下1樓按鈕,如果電梯向上升到10樓,即是遊戲成功,如果再返回1樓,即是失敗,可以直接離去,但切記不要跟在5樓遇上的女子接觸及說話。
7. 成功到達10樓,可以離開電梯,而這個空間基本上跟現實世界一樣,但這個世界只會得你一人。
8. 要返回現實世界,必須從同一部電梯離開,重複以上的步驟,直至能返回1樓為止。

2. 嘴巴被割出小丑笑容——黑色大理花懸案
另一宗同樣於美國洛杉磯發生的黑色大理花懸案,亦因駭人聽聞而榜上有名。案件發生在1947年,當時年僅22歲的 Elizabeth Short,在失蹤6日後被發現伏屍在洛杉磯雷麥特公園。當時遺體全裸,腰部被斬成兩截,器官全被取出,胸部及大腿部分肌肉遭切掉,嘴巴兩邊被割至耳邊,恍如小丑的笑容。其大腿上的玫瑰花刺青被割下來,而且血已流乾,死狀極為恐怖。加上相信 Short 在生前曾被虐待,包括被迫吃大便,疑犯被認為是個十分冷血的人。至於「黑色大理花」(The Black Dahila)的稱號,普遍認為是由於她被發現時,披散的黑色頭髮就如盛開的大理花般而命名。Elizabeth Short 年輕貌美,在生前渴望成為女明星,但因私下與多名男士的關係錯綜複雜,即使當地警方動員了過百人,花了3年時間調查,曾把多名男士列為嫌疑犯,但最終仍毫無結果。

在藍可兒事件發生後,不少人以為 Elizabeth Short 最後出現於賽西爾酒店,但其實這只是誤傳,她最後出現的是 Biltmore Hotel。

疑點逐個捉:
1. 在肢解案發生後,曾有自稱為兇手、署名為“Mark Hansen”的人,把裝著死者出生證明、生前照片、卡片等物品寄到當地報社,以證明自己就是兇手。其後,當地警方又收到多封自稱是兇手的信件,不過卻被認為是惡作劇。那究竟兇手是誰?會否是寄信的其中一人?
2. 多年後,曾為 Short 看診的醫生 George Hodel 就被列為主要嫌疑犯。疑犯的兒子在長大後成為了探員,並指控自己的生父是殺害 Short 的兇手。因為他在家父的遺物中發現了 Short 的照片,加上相信曾於醫學院專攻手術的父親,可以把屍體切割得如此整齊。但由於事隔太久,最終仍未能破案。

這宗案件在多年來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小說,甚至是電玩遊戲,包括於2006年由法國與美國合拍的《艷屍案中案》,該片曾被提名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TEXT:ONYX
PHOTO:NETFLIX、網絡圖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