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訪《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編者葉倬瑋、李卓賢——香江東去浪淘盡:談昔日香港的「三毫子」現象

虛詞.無形

發布於 2023年01月26日03:32 • 鄧皓天

由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修編的《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最近出版,並於一月十四日在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舉行說書會,由黃淑嫻教授、葉倬瑋博士及黃冠翔博士為公眾講解「三毫子小說」的發展、趣聞及文化現象,帶我們回到那個「三毫子小說」盛行的六十年代初的香港。
筆者在講座後與兩位編者葉倬瑋及李卓賢進行訪問,發現「三毫子小說」不止是當年通俗小說的代名詞,更衍生了相關的文學現象,甚至成為了五、六十年代大眾茶餘飯後的消遣活動的文化符號。就像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三毫子小說」是當時市民最容易接觸的流行讀物,在全盛時期更超越武俠小說,人人手持一本「三毫子小說」,便坐在街頭讀起來。

引玉之磚,在沙河中淘金
訪問中,兩位編者就大談到編輯此書時的不同考量。當他們意識到「三毫子小說」這個名稱對於現今大眾而言就像遠古文字那樣陌生時,便決定以「讓大眾更了解『三毫子小說』」為目標來編排內容。書分為三大部分:(一)「三毫子小說」的總述。包括當時社會面貌、出版社和電影公司、冷戰氛圍等較全面的論述,好讓讀者對「三毫子小說」有個full picture;(二)「三毫子小說」現象,作家及作品的獨立研究。這部分主要為不同研究者對「三毫子小說」時期的獨立研究,讓讀者在對此小說叢有了基本概念後再「細讀」某些作家和作品,從而更深入思考這類型小說的意義;(三)憶舊與訪問。這部分編者很用心整合了一些前輩對「三毫子小說」時期的緬懷,其中收集了不少作家之間(如倪匡)的逸事,以及對昔日香港的回憶。
葉與李提到此書不是第一本,也不會是最後一本關於「三毫子小說」研究的書。他們在編寫時就不斷嘗試讓書中的內容免於太過「文學性」,好讓更多讀者能夠了解「三毫子」現象。同時,兩人也希望能透過此書引起公眾及各範疇研究者的興趣。「『三毫子小說』不一定是一個文學現象,同時也可以是後人審視當時文化及社會面貌的一個角度」,葉說道,「因此這本書更像引玉之磚,希望大家讀畢能夠舉一反三。」
另外值得一提的趣聞是教大的研究中心亦希望能多角度推廣「三毫子小說」,因此在遊戲平台Steam上推出了《三毫子大冒險》的小遊戲,可供大眾「玩味」這些「三毫子小說」。而中心亦望與其他機構有更多合作機會,在將來讓「三毫子小說」以不同形式重現在大眾眼前。

從「三毫子小說」現象,看文學大家的另一面
葉指出「三毫子小說」可當作當年的「文壇眾生相」來理解。這些廉價的流行讀物盛產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內容主要以情愛、偵探、抗戰等題材為主,配以吸人眼球的精美封面、插圖,以一毫子到四毫子不等的價格售出(故後稱「四毫子小說」)。「當時看電影最少大概是四到五毫子左右,而如《星島日報》等大報一份則兩毫子左右,因此三毫子一本小說可謂十分實惠。」李補充道。
「三毫子小說」在無線電視尚未流行前,是大眾不多的娛樂選項之一。受國共內戰影響,當時大量知識分子及商人流落至香港,為「三毫子小說」的崛起提供了契機。廣為人知的「三毫子小說」大家,環球出版社老闆羅斌則為上海人,而許多「三毫子小說」的作家如南宮搏或王敬羲本身亦為南漂落難文人,兩者一拍即合,為小說叢打好了牢固的地基。全盛時期的「三毫子小說」銷量為八萬到十萬本不等,更遠銷至台灣、南洋等地。加上撰寫一本「三毫子小說」的稿費大約是200至300港元不等(相等於一個基層公務員的月薪),因此吸引了不少著名作家加入。許多後來聞名的大作家如倪匡、劉以鬯、董千里等也曾化身不同筆名寫過不少「三毫子小說」。後來隨著電影電視的普及化,「三毫子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膾炙人口的如《難兄難弟》、《玉女私情》、《儂本多情》在映出後也帶動了原著小說的知名度,兩者從而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生關係。
由於讀者群是普羅大眾,出版社在最初便為「三毫子小說」設定了一系列的條條框框,從字數到用詞遣字,或內容到插圖作畫,均是以「如何取得更多銷量」為準則,因此這些小說的內容總讓後世的研究者有種「落於俗套」的錯覺。不過,若我們更仔細閱讀這些廉價小說,便會發現那些所謂「庸俗」的作家文筆本身其實不比嚴肅文學的作家差,如劉以鬯的《藍色星期五》、董千里的《學府情潮》或杜寧的《一夜之間》也融入了實驗性的前衛寫作和歷史文化的典故。「並不是說所有的「三毫子小說」都值得研究,但我們總抱著『三毫子小說=庸俗讀物=千篇一律」這樣的想法的話,是不是會錯過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呢?」提及此處,葉不免黯然失神。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三毫子小說」有不少作家均是鶴立雞群的能人。隨著近年懷舊風潮再現,大眾或許可以透過「三毫子小說」去更全面地了解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社會面貌;而研究者們也可從「三毫子小說」現象中瞥見那些文學大家們的另一面,讓我們對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不再停留於《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和張曼玉手中的雲吞麵,而是更生動獨立的人文風景全貌。

(《落葉飛花——香港三毫子小說研究》現已於各大書局有售,有興趣另外了解更多的讀者亦可檢閱「三毫子小說」研究計畫的網站:https://rccllc.eduhk.hk/zh-hant/30centsnovel/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