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鑑古知今|俄烏局勢緊張 油價闖百元? 歷史顯示俄國三次對外開戰 油價即見頂

BossMind

更新於 2022年02月19日04:00 • 發布於 2022年02月19日04:00

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緊張,致使油價長期於高位徘徊,惟石油屬生活必需品,因此油價上漲會對市民造成很大影響。金融商品交易平台AvaTrade首席市場分析師Naeem Aslam早前更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一旦爆發衝突,油價很可能推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同時,油價的漲幅也取決於美國及其同盟,將會對俄羅斯實施何種制裁。

此外,翻查歷史資料顯示,自1970年以來,俄羅斯(包括前蘇聯)一共發動了5次較大規模的戰爭,除了1994年及1999年兩次與車臣的境內戰爭,其餘三次向周邊國家發動戰爭,均使油價在每一輪大牛市中見頂。今日就讓BossMind為大家介紹一下,近代俄羅斯對外戰爭對石油價格的影響。

1979年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4日至26日,前蘇聯軍隊有8萬人於阿富汗邊境集結,並於12月27日發動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在這場戰爭前,伊朗同年起爆發伊斯蘭革命,令油價曾經出現一輪暴漲,從1978年初的12.66美元漲至1979年11月的40.75美元,漲幅高達222%;然而,油價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當月見頂,隨後一年內更回調了69%。

2008年向格魯吉亞開火

2008年8月8日除了是北京奧運開幕的日子,亦是俄羅斯與格魯吉亞正面開火的一天。在這場戰爭前,在中國及印度等多國需求增加下,刺激油價持續上漲,並於2008年7月創下147.5美元的歷史新高。雖然戰爭僅持續了10天,但油價亦正是從戰爭的當月開始,見證了金融危機下的最慘烈跌勢。在2008年12月23日,WTI油價更跌至每桶30.28美元,為2007年至2008年期間的最低位。

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

2014年3月18日,俄羅斯軍隊滲入克里米亞境內,結合訊息網絡戰,不費兵卒已令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由於不涉及戰爭,所以國際油價受到的影響有限,而布油價格自2013年6月以來一直在100美元之上高位震盪,但克里米亞事件後,油價變成強弩之末,不久便在OPEC的價格戰下開始暴跌,其他原因包括美國產油量的增加,以及開發中國家需求下降,更於2015年1月跌見每桶50美元。

近期俄烏局勢方面,俄軍於2月15日宣佈部份軍隊已自烏克蘭邊境返回基地,一度令緊張局勢稍微降溫。不過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最新演說中表示,俄羅斯仍可能入侵烏克蘭,正在確認俄羅斯確實撤軍的證據。拜登又表示,美國和北約(NATO)正在為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如果俄羅斯真的入侵,將付出慘重的經濟代價。

市場似乎亦對俄羅斯退兵一說抱有懷疑態度,惟伊朗核談判取得進展,並有望重返全球供應鏈,令油價日前稍有回落,但仍未下降至1月份的80美元水平。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