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評測】moto RAZR 40 Ultra 中水 外形 手感 外屏應用 摺屏表現 相機 效能開箱評測

Unwire.hk

發布於 2023年06月13日09:27

近期不少品牌都接連推出 Android 的摺機機款,而屬於 Lenovo 旗下的 moto 六月初就在中國發佈了最新的「細摺」摺機 RAZR 40 系列,當中最特別的肯定是機面完全作為副熒幕的 RAZR 40 Ultra。而此機的水貨旋即在近日抵港,究竟用起來感受如何?就讓 Edward 為大家分享一下吧。

手感不俗設計高貴美觀

先說外表吧,設計上,在未開機前,moto 今次推出的 RAZR 40 Ultra 與其他品牌的「細摺」機分別不大;但當開機後,從機面十分大的副熒幕就看出它與其他「細摺」的分野,因為機面基本上就完全是副熒顯示的範圍,唯一空出的位置就是一對主相機,視野上是十分震撼。至於機背方面,黑、藍色機身就採用了加入磨砂工藝的金屬物料,而紅色(Pantone 色)就採用仿皮物料,兩者在設計上都十分不錯,拿上手手感亦十分不俗,而且設計頗為高貴美觀,整體設計都算出色,不過它的 Pantone 紅特別色是否漂亮吸引就真的因人而異,筆者個人就比較喜歡藍色金屬機身設計。

▲這就是 moto 最新推出的 RAZR 40 Ultra「細摺」。

▲看上去 RAZR 40 Ultra 與市場上普通的「細摺」分別不大。

▲機身方面設有黑、藍(左)及紅(右)3 種機身,而機背用料方面,黑、藍兩款採用了加入磨砂工藝的金屬機背,而紅色機款就採用了仿皮機背。

▲比較特別的是紅色機款,據官方表示它採用了今年 Pantone 色中最流行的 Viva Magenta,與傳統紅色有點分別。

▲這種紅色經 Pantone 認證,在盒面亦印有相關標誌以作標示。

▲比較特別的是,附送的手機殼均與機身顏色配合。

▲至於筆者上手測試的,是藍色機款,大家可以見到機身半截為機面熒幕,而另外半截就是金屬機背,中間為鉸位,而藍色金屬機背加入了磨砂工藝設計。

▲至於機面方面,在未開機前其實看似沒有太大特別,只是見到一對主鏡頭。

▲但當開啟了手機電源,就會見到機面基本上完全是一塊熒幕。

▲機身摺起時大細與一般「細摺」差不多,磨砂金屬機背手感亦相當不俗。

▲當展開機身時,內屏採用修長的 22:9 長闊比設計,一般情況下單手握機操控沒有太大問題,唯一是比較難按到較接近熒幕頂部的位置而已。

▲單手握機時操控亦算舒服,打字亦沒有太大問題。

▲機身設計方面,音量鍵及開關鍵均設於機身右側。

▲開關鍵內亦設有指紋辨識器,方便登入手機。

▲而機底就設有 USB-C 插槽及內置喇叭。

▲至於介面方面,RAZR 40 Ultra 的設計與一般 moto 手機分別不大太,不過亦善用了修長熒幕的設計優勢。

▲另外,RAZR 40 Ultra 亦加入了不少讓用家個人化的設計,亦可開啟側邊列,方便啟動常用程式。

外屏夠大應用功能齊全

說完外表及手感,筆者再分享 RAZR 40 Ultra 的最大特別:超大外屏吧。它內建了 3.6 吋 POLED 外屏,採用 1:1 長闊比設計,解像度亦高達 1066 x 1056,某程度上它是現時擁有最大尺寸及最高解像度副屏的「細摺」。而它的外屏除了瀏覽面積夠大外實用性亦十分高,不但可像其他「細摺」一樣瀏覽重要資訊及推送訊息,甚至可以使用大部分 APPS,即使用來睇片亦無問題。當然,那種視覺享受肯定不及在大它一倍的主熒幕上欣賞那麼理想,不過如果想在街上,輕鬆拿著手機追劇的同時,又不想加快耗電速度,這種設計確實是十分理想。當然,在各方面設計上,RAZR 40 Ultra 的副熒幕也是十分出色,就連音樂播放介面也加入了類似留聲機的介面,這種設計不但令使用上十分方便,操控及視覺效果也是十分美觀典雅,亦可見到 moto 在介面設計上的用心,值得一讚。

▲moto RAZR 40 Ultra 最特別的地方,是機面那個大達 3.6 吋的 POLED 熒幕,而且由於更新率達到 144Hz,所以操作上十分暢順,而且機仔細細單手操控亦十分方便。

▲基本上顯示內容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機面面積,功能齊十分齊全,包括:顯示基本資訊的主介面、程式目錄、日程表、天氣、顯示出行信息的外出助手、顯示交通資訊的通勤建議、以及聯絡人。

▲另外,由熒幕頂部拉下來,就像主熒幕般,不但可以看到網絡情況,亦可以看到推送訊息,更可以透過快速目錄開關不同功能。

▲聯絡人卡片更可叫出撥號介面,用家可以直接在外熒幕打電話給別人,完全不用展開手機使用內屏,十分方便。

▲外熒幕操控上與內屏基本相同:由底部向上一掃回到主介面,以及手指在底部向上劃並停留 1 秒不放開啟程式切換介面,在此頁面用家亦可設定程式是否以全熒幕模式顯示。

▲在設定中設有「上蓋螢幕介面」設定,當中用家可以加減使用不同面板,亦可重新排列它們。另外,用家亦可以設定不同的第三方程式是否可以在外熒幕上使用。

▲筆者以 YouTube 作例子,如果未有設定可在外熒幕使用,而筆者自己的 YouTube 戶口又是 Premium 會籍,當合上手機時,在主熒幕播放中的 YouTube 影片就會改以背景模式,單純以聲音繼續播放,但不會看到畫面,在外熒幕上只會看到操控介面。

▲但當加入可在外熒幕上使用 YouTube 後,不但影片會繼續在外熒幕上播放,甚至可以用到所有 YouTube 程式的功能。

▲筆者測試過就連 Netflix 亦可支援在外熒幕上播放,無論用家是以帳篷模式還是 L 形「懸停」模式擺放手機,也可以將 RAZR 40 Ultra 穩陣放在檯面並追劇睇戲。

▲不過要留意的是,如果大家在主熒幕上睇片,想轉移到外熒幕上繼續欣賞,除了要開啟指定程式可在外熒幕上使用外,在合上機身時亦需要點按左下角的繼續按鍵,影片才會在外熒幕上繼續播放,否則就只會播放聲音或停止播放。

▲筆者試過無論是 YouTube 還是 Netflix 都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延續播放功能。

▲另外,筆者亦測試過,在外熒幕上,即使要使用地圖、相簿甚至 FaceBook 都沒有任何問題。

▲即使正在以 Spotify 播放音樂,合上手機後亦可以在外熒幕操控音樂播放,甚至看到歌詞。

▲不過如果大家覺得這個介面不夠吸引,亦可以在設定中選用「復古」介面。

▲此時,Spotify 介面就會變身為像留聲機般的版面,最特別的是播放音樂時,虛擬唱臂及唱針會留在唱片上,顯示正在播放音樂;而音樂停止時,唱臂及唱針會離開唱片,感覺就像看著一部真實的留聲機一樣。

▲不過外熒幕瀏覽內容也不是完美,像筆者欣賞相片時,右下角就會因為被一對主鏡頭遮蓋了一部分而未能看到相片全貌。

▲另外,外熒幕在閒置時,會設有不同動畫,令機面看起來有點個人化元素又十分生動。

▲用家亦可按個人喜好使用不同的時鐘樣式,也可以設定不同顏色及風格的主畫面背景。

▲此外,熒幕亦可設定閒置並以帳篷模式擺放時顯示個人訊息。

▲用家只要在設定中的帳篷模式設定內加入相關內容就可以了。

熒幕表現理想可視角度高

至於顯示方面,除了內建了超大的 3.6 吋外屏外,moto RAZR 40 Ultra 亦內建了 6.9 吋 FHD+ 解像度 POLED 內屏,而且更新率更達到 165Hz,亮度亦高達 1400 nits,所以無論是外屏還是內屏,瀏覽文字時均清晰銳利,欣賞照片或影片時色彩鮮艷得來亦算自然向,可視角度亦十分高,整體表現均十分不錯。此外,由於內外熒幕的更新率均十分高,所以瀏覽時效果均十分流暢,總括來說 RAZR 40 Ultra 的兩面熒幕表現均十分不錯,值得讚賞。

▲至於主熒幕方面,moto RAZR 40 Ultra 內建了 6.9 吋 FHD+ POLED 熒幕,而熒幕邊位採用膠邊保護,保護性十分強。

▲熒幕解像度為 2640 x 1080,而且支援最高 165Hz 更新率。

▲由於超高的更新率,所以主熒幕瀏覽效果十分流暢,即使快速翻頁亦可看到細字內容。

▲另外,用家亦可在設定中,設定外屏內屏的顯示大小及文字設定。

▲至於熒幕顯示質素方面,文字顯示清晰銳利,欣賞影片時色彩亦算自然,加上十分足夠的亮度,整體表現十分理想。

▲由於採用的是 POLED 材質熒幕,所以可視角度亦十分高,從側面看也未見熒幕顯示質素有所下降。

▲另外,它亦支援滑動分割功能,只要在使用主熒幕時,在鉸鏈位置來回滑動一下,就可以將熒幕上下一分為二,方便同時使用兩個程式。不過如果要使用這項功能,就不能使用手勢操控介面,而要用回傳統的「三王鍵」介面。

▲ 音效方面,RAZR 40 Ultra 支援 Dolby Atmos 音效,筆者試過用來聽歌睇片,效果以輕薄手機來說算是不錯(不要有太高要求就是了)。另外,由於它是 moto 品牌的手機,所以亦內建了 CrystalTalk AI 功能,可讓用家進行 VoIP 通話時用到背景噪音降噪功能。

鉸位實淨內外屏延續功能齊全

至於鉸位方面,moto 今次在 RAZR 40 Ultra 上應用的鉸鏈與過往的摺機差不多,採用了第 4 代星軌轉軸鉸鏈設計,不但更輕薄而且更耐用,官方表示可支援摺疊 40 萬次,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是十分耐用。此外,內外屏延續應用亦做得十分好,基本上在外屏或內屏上瀏覽的內容或使用的大部分 APPS,也可以透過開合機身延續至另一面熒幕上繼續瀏覽使用,唯一是遊戲方面因為兩面熒幕的長闊比不同,所以有可能需要重新啟動令介面可以正常顯示而已。此外,它亦支援不同的懸停功能,在應用上與其他「細摺」分別不大,亦支援合上機身掛斷電話等功能,整體使用體驗十分方便。

▲RAZR 40 Ultra 採用了第 4 代星軌轉軸鉸鏈設計,官方表示可支援 40 萬次摺疊。

▲鉸鏈十分實淨,開合效果亦十分緊密。

▲單手揭開機身是有少許困難的。

▲它亦支援摺起手機掛斷電話功能,與其他「細摺」差不多。

▲鉸鏈的操作模式與過往的 moto 手機相比分別不大,也是摺疊位置採用微微向內凹陷的設計。

▲至於摺痕方面,不算十分明顯,只有在較暗色背景下,反光情況才會隱約看到。

▲而在淺色底色或顏色較鮮艷情況下,是不容易看得到摺痕。

▲而當正面瀏覽熒幕時,摺痕就更加難以看見。

▲由於採用的是傳統具有齒輪的摺機鉸鏈,所以自然是支援懸停模式。

▲用家可以像傳統 DV 機般拍片,而拍出來的影片與一般直板機沒有任何分別。

▲另外,相機介面亦支援懸停功能,當半摺機身時,上方會顯示預覽畫面,下方就用作操控相機。

▲相簿亦同樣支援懸停模式,半摺時上方顯示相片,下方會變為一片黑色,向左或右滑動就可以瀏覽下一張或上一張相片。

▲不過懸停模式做得不夠全面,像相片編輯就不支援,比較可惜。

▲另外,部分預載程式,例如:錄音機,亦支援懸停模式,半摺時上半顯示進度及音量,下半就作操控。

▲即使從 Google 下載回來的部分程式,例如:YouTube,在 RAZR 40 Ultra 上亦支援懸停模式。

相機表現中規中矩功能剛剛夠

至於相機方面,一般「細摺」也不是重點功能,moto RAZR 40 Ultra 亦不例外,畢竟要顧慮機身不可太厚,所以採用鏡頭模組也不能太厚身,自然配置亦較普通。它只內建了雙主鏡設計,分別是 1,200 萬像素主攝鏡及 1,300 萬像素超廣角微距鏡,亦配備了 3,200 萬像素自拍鏡,成像質素方面並非不理想,不過未見太大突出之處,與一般「細摺」表現差不多,而且相機功能亦十分基本,用來拍照作日常生活分享之用是足夠的,但也是剛好足夠這樣做,至於其他特別功能它基本上都沒有太多,比較特別的只是使用「雙屏趣拍」時,用家可以將外屏變身為預覽介面,令大家可以將手機放在檯面並使用主鏡頭自拍;又或者將外屏變身為顯示不同 emoji 圖案的設計,以吸引小朋友望鏡頭,這項設計是頗有心思的。

▲至於相機方面,moto RAZR 40 Ultra 內建了雙主鏡設計,分別是 1,200 萬像素主攝鏡及 1,300 萬像素超廣角微距鏡。

▲在內熒幕頂部中央位置,亦設有開孔式前鏡,支援拍攝最高 3,200 萬像素自拍相片。

▲相機介面與過往的 moto 手機分別不大。

▲雖然未有內建遠攝鏡,但仍可使用主攝鏡,以 8x 數碼變焦拍攝遠物。

▲而點按花花按鍵就可以使用超廣角微距鏡拍攝超近物。

▲亦設有專業模式,除了可以進行更多拍攝參數調校外,亦可以拍攝 RAW + JPEG 相片。

▲它內建的特別相機功能不多,比較特別的是上圖這個專色功能,可讓用家拍攝特別風格的相片或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夜景模式是自動開啟的,只要設定為自動模式,當環境光度不足時,就會自動使用較長曝光模式拍攝相片。

▲至於影片拍攝方面,它設有一般防手震及地平線固定模式,前者是一般的防手震功能,令大家在拍攝時保持影片穩定;而後者就可以在拍攝時保持影片與地平線呈水平狀態,避免影片拍出來出現傾斜狀態。

▲不過要留意的是,一般防手震模式才可支援 4K 拍攝格式,而地平線鎖定模式最高就只支援至 1080p。

▲另外,RAZR 40 Ultra 亦支援即時預覽功能,可在用家拍攝相片或影片時,在外熒幕顯示即時預覽效果。

▲而且除了可以顯示即時預覽效果外,用家亦可設定顯示不同的 emoji 圖像,以吸引小朋友拍照或拍片時望鏡頭。

▲至於拍攝成像方面,筆者先在日間分別以超廣角鏡及主攝鏡拍攝,效果都算不錯,不過超廣角鏡拍出來似乎會偏暗一點,但未至於不能接受。

▲筆者再在傍晚時份以超廣角鏡及主攝鏡拍攝,畫面清晰度仍然很高,顏色顯示亦相當不錯。

▲當去到夜間,分別以超廣角鏡及主攝鏡,在關閉自動夜景模式情況下進行街拍,效果仍然不錯,不過由於曝光時間較短,所以畫面看出來亦比較暗。

▲而當筆者開啟了自動夜景模式後,相片就會以較長一點曝光模式拍攝,相片亦比較光亮及清晰,比較接近肉眼在現場看到的效果,不過暗位仍然看不到太多細位,雜訊亦較明顯。

▲至於在再暗一點的地方拍攝夜景,在未有開啟自動夜景模式情況下,超廣角鏡及主攝鏡拍出來的效果也只是頗為一般,尤其是超廣角鏡,清晰度不足之餘,雜訊亦十分明顯。

▲當開啟了自動夜景模式後,相片亮度提升了十分多,主攝鏡拍攝出來的相片,清晰度亦提升了不少,但超廣角鏡拍攝的相片效果仍不算理想。

▲至於 8x 數碼變焦方面,日間夜間拍攝的效果還算不錯,不過清晰度肯定有所不足。

▲至於微距拍攝方面,效果亦算不錯。

效能屬「過氣」旗艦級但仍可作主力機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moto RAZR 40 Ultra 雖然只推出了一個月不到,但它採用的並非今年最新的旗艦級硬件,而是去年的款式,包括:內建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Adreno 730 圖像處理晶片、8GB / 12GB RAM、256GB / 512GB 內置儲存空間及 3,800mAh 容量電池。當然,雖然這個旗艦硬件配置有少許「過時」,但無論從效能測試軟件所得的結果,還是實際使用上的體驗,RAZR 40 Ultra 的表現均是十分流暢,亦仍屬旗艦手機體驗,加上它雖然是中國水貨,但仍支援香港 5G 網絡,筆者放入香港的 5G SIM 卡,仍可以十分快速的網絡上網。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它只支援實體單 SIM 設計,旅行時就需要換 SIM,使用上比較麻煩。至於電量方面,它內建的 3,800mAh 容量電池雖然似乎比較細,但基本上都足夠用上一日,如果用家可以多多善用外屏的齊全功能使用手機,使用時間甚至可以更長一點。加上它亦支援無線充電功能,為手機回電亦十分方便。不過它並不支援極速快充功能,即使使用跟機充電火牛,輸出電壓亦只有 30W,而無線充電電壓亦只支援 5W / 8W,所以大家就不要期望可以快速為手機回電了。

▲硬件配置方面,moto RAZR 40 Ultra 是有點「過時」,不過仍屬旗艦級水平,包括內建了: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Adreno 730 圖像處理晶片、12GB RAM、512GB 內置儲存空間及建基於 Android 13 的 moto myui 6.0 作業系統。

▲效能方面,它設有 3 種模式,分別是最省電但效能最低的省電模式、一般狀態的平衡模式、以及效能運作最高但亦較耗電的高效能模式。

▲至於效能方面,筆者先以 Geekbench 5 及 Geekbench 6 測試處理器效能,結果單核運算分別獲得 1,247 分及 1,728 分,而多核運算就分別獲得 3,763 分及 4,267 分,表現算是理想。

▲至於打機表現方面,筆者就使用了 3DMark 的 Wild Life 及 Wild Life Extreme 作測試,分別獲得 4,635 分及 1,463 分,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如果對畫質不是太高要求的話,基本上都可以應付大部分手枣。此外,筆者亦使用 Wild Life 及 Wild Life Extreme 進行壓力測試,最後見到最高及最低分差距頗大,可見長時間打機的話,表現會不太穩定。

▲筆者在手機以高負載運作一段時間後,以 AIDA64 及 CPU-Z 瀏覽機內硬件溫度,見到大約是 31 至 40 度左右,可見發熱情況不算嚴重。

▲筆者再以 A1 SD Bench 測試內置儲存空間的讀寫表現,結果獲得 1613.27MB/s 讀取速度及 544.45MB/s 寫入速度,可見表現在讀取上還算理想,但寫入速度就明顯較慢。

▲最後筆者分別以 PCMark for Android 的工作 3.0、Geekbench 5 - OpenCL 及 Geekbench 6 - OpenCL 測試 moto RAZR 40 Ultra 的整體系統效能表現,結果分別獲得 16,224 分、6,589 分及 6,216 分,可見雖然它採用有點「過時」的硬件,但級數仍屬旗艦級,作為主力機使用其實問題不算很大。

▲另一個筆者覺得可作主力機使用的原因,是 moto RAZR 40 Ultra 可支援香港的 5G 網絡。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它只支援單張實體 SIM 卡。

▲不過它的網速仍算很快,筆者放入 csl 的 5G SIM 卡,並在灣仔會展附近以 Speedtest 測試網速,結果錄得 253Mbps 下載速度及 85.8Mbps 上載速度,算是理想。

▲至於電量方面,moto RAZR 40 Ultra 內建了 3,800mAh 容量電池,雖然不多,但要用上一日以上,在一般使用情況下還算足夠。

▲另外,moto RAZR 40 Ultra 亦支援快充功能,不過它的快充相比其他手機是比較慢一點。

▲另外,雖然 moto RAZR 40 Ultra 是中國水貨,但在內建的應用程式商店已可安裝 Play 商店,之後在應用程式資訊中設定「啟用」,就可以像一般港行手機般,以 Play Store 下載所有程式,包括不同的 Google 服務使用了。

▲不過筆者發現有些程式,例如:Chrome,仍然是未能安裝使用。

總結:功能夠多抵玩「細摺」

總括而言,今次 moto 推出這部 RAZR 40 Ultra,未開機前看起來與一般「細摺」分別不大,但一開機後就被它佈滿機面的副熒幕吸引著,而重點並非熒幕夠大而已,而是外屏大得可以使用不同 APPS、玩 Facebook 甚至煲劇都無問題,而且內外熒幕可延續使用,令大家不用每次也要展開內屏才可使用手機,不但更加省電亦更加方便。加上它功能齊全之餘,定價亦十分抵玩,確實是現時市場上最好用的「細摺」。至於機身顏色方面,紅(Pantone)色確實夠特別,手感亦因仿皮機背而更佳,但筆者更加偏好藍色機身,不過顏色偏好始終十分主觀,所以筆者就不作太多評論了。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