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王教授出身在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許多艱辛,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也難以拒絕。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成了大家口中的「媽寶」。在外作育英才無數的她,回家卻成了失敗的媽媽,究竟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呢?
王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者,學術成果豐碩,作育英才無數,卻在自己的家庭中面臨了巨大挑戰。她有一對年輕的兒女,兒子國中、女兒高中。作為一名資深教授,她在學術圈裡是眾人推崇的權威,但在家庭生活中,這位才華洋溢的母親卻深感束手無策。
王教授每天忙於工作和教學,但回到家中,卻發現面對的不是自己那些聽話、懂事的學生,而是一對情緒波動大、動不動就爆發的孩子。每當兒子或女兒情緒面臨崩潰時,她往往心軟、答應他們的各種要求,以平息那場即將爆發的「風暴」。
這讓王教授非常困惑:「自己能在學校教書育人,為什麼在家裡面對自己的孩子,就這麼沒辦法呢?」
從童年「受苦」,到成人後的「過度補償」
王教授的故事,要從她的童年說起。她成長在一個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了許多艱辛——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豐盛的食物,甚至上學的路途也是崎嶇不平。她在那段時間裡,體會到的是物質匱乏和情感的不足。這些經歷深深印刻在她心中,成為了她努力向上的動力,也塑造了她對自己未來孩子的期望。
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童年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不讓他們再受一絲一毫的苦。竭盡全力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最好的教育,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她也難以拒絕。
她總覺得,拒絕他們,就是讓他們經歷自己童年所受的苦。
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當他們在學校遇到挫折,或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總是向媽媽求助,而非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王教授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養出了「媽寶」?
「媽寶」與「寶媽」的連鎖反應
所謂「媽寶」,指的是那些過度依賴母親、缺乏自主能力的孩子。而「寶媽」,則是那些過度保護和干預孩子生活的母親,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互為因果。
王教授在孩子每一次情緒起伏中,都選擇安撫、退讓,避免衝突和壓力,最終使得孩子們逐漸形成一種潛意識的依賴——當他們遇到困難,媽媽一定會解決一切。
這種「過度保護」,是父母在無意間剝奪了孩子面對挫折和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研究表明,過度保護的父母,會導致孩子在面對現實問題時缺乏自信和解決能力,長大後更容易感到焦慮和無力。
而王教授正面臨這樣的困境:她想保護孩子,避免他們受傷,卻不知不覺中剝奪了他們學習如何面對生活挑戰的機會。
如何不養出媽寶,也避免自己成為寶媽?
要打破這個連鎖反應,王教授需要改變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以下是幾個實用的心理學建議,可以幫助她和其他父母避免養出媽寶,也避免自己成為寶媽。
1、建立健康的身、心界限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照顧者與孩子間的界限需要越來越清晰,「界線清楚」並不代表不管不顧,而是開始練習「陪伴情緒」與「獨自解決問題」可以是兩件事。
家長提供的是情緒的避風港,讓孩子感受到支持的同時,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而不是諸事都替孩子做了,然後孩子反而還不滿意。
這樣的情緒陪伴,也能練習彼此情緒的穩定度。爸媽的角色是教導孩子如何面對情緒,而不是在情緒來臨時提供無條件的滿足。
延伸閱讀:
兒下班後總窩在家,做什麼事都沒興趣 心理導師:你剪斷他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2、自我反思,避免過度補償
改變的路徑之一是探索自我。反思自己的童年經歷、原生家庭帶給王教授的影響,是改變親子互動的一條路。這個故事裡王教授的過度補償心理雖然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卻可能導致孩子缺乏自我成長的機會。
反思的第一步是問自己:「這個決定是為了滿足我的情感需求,還是為了孩子的真正利益?」
避免成為「寶媽」的關鍵,在於認識到孩子的成長是逐步放手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和保護。適時地給孩子空間,讓他們學會自主,這才是真正愛他們的方式。
3、尋求專業協助
這樣的親子互動模式是高壓的,是有毒性的,再加上童年經歷帶來的創傷,以及為了維繫專業形象做出的努力,很有可能在某個時刻就被壓垮了。求助才是勇敢的行為,願意為了孩子付出所有的你,也可以為了讓親子關係更好而做出另外的嘗試。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量照顧好家人。
王教授的故事並非個例,而是許多現代父母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是每個父母在養育過程中需要思考的課題。通過建立健康的界限、教導情緒管理,並進行自我反思以及尋求協助,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逐步成長為獨立、自信的個體,同時也讓自己在親子關係中找到真正的平衡。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