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長跑・專訪|莊司暘與佛有緣隨遇而安「種下相應的因,條件成熟就會有相應的果出現」

體路 Sportsroad

發布於 02月03日03:44

【體路專訪】現年24歲的莊司暘,即將迎來本地賽事渣打馬拉松和3月的東京馬拉松,現時本地排名第5的司暘與《體路》細談他的備戰情況之外,他亦分享佛教如何令他學習面對運動員生涯的起伏,佛教講求的隨遇而安,令司暘不會過分執着得失成敗,反而努力裝備自己,並深信「種下好的因,條件成熟就會有好的果出現。」

莊司暘的長跑故事要由6年前説起,他回憶起中學生涯,自己較熱愛的運動是足球,他當時偶爾「客串」代表母校張振興伉儷書院征戰學界越野跑,惟只是被老師要求,本身對長跑和越野跑未有太大興趣。直至中學畢業後,由於有空閒時間而落街跑步,逐漸懂得享受長跑,「自己中學的時候不是特別喜歡長跑,都是以足球為主,亦有代表張振興參加學界越野跑。到考完DSE,當時比較多空閒時間,自己落街跑步,之後報不同的比賽,認識到很多師兄,就真正接觸長跑。」

系統訓練 潛力盡現

在2019年,透過其他長跑愛好者介紹而加入由長跑好手陳家豪和姚潔貞成立的樂家跑會,司暘自此與二人結緣,正式接觸有系統的訓練。司暘起初對於長跑一竅不通,誤以為「跑得越辛苦越好」,但經過有系統的訓練模式後得知跑得辛苦並非唯一的進步途徑,「初初真正投入長跑,覺得需要練得很辛苦才有進步、每次訓練要夠辛苦才有用,但慢慢經過家豪Sir和潔貞Miss的指導及啟發,知道長跑最重要的是長期累積,慢慢享受累積的過程。」

司暘經過日積月累的訓練,發現自己在長跑路上展現出能,故期望成為一位職業運動員,一直跑下去,「當自己很投入在長跑之後,慢慢找到成就感,之後將更多身心力投放更多在長跑當中,希望發掘自己更多潛力,看看自己可以走到多遠,開始萌生成為運動員的想法。」

司暘視陳家豪和姚潔貞為伯樂,感激二人的指導。
司暘視陳家豪和姚潔貞為伯樂,感激二人的指導。
司暘起初接觸長跑時不懂流放。
司暘起初接觸長跑時不懂流放。

我偏向內向,跑步大部分時間也是獨處,自己是很Enjoy的。

司暘在訪談中感謝長跑的出現,不但令他有機會成為職業運動員,更使MBTI為「I人」(內向)的他獲得獨處的時間,逐漸改變其以往急躁的心態,更令他明白慢活的好處,「我偏向內向,跑步大部分時間也是獨處,自己是很Enjoy的。又訓練到自己的耐性,以往比較急躁,不過慢慢發現越急越慢,越急越容易受傷,越急就會在馬拉松的尾段『爆偈』,種種的經歷令自己明白『慢』的重要性。」

雖然身邊人,包括教練、女朋友都不約而同認為司暘的急躁性格有所改善,惟他坦言自己有時在賽場上的急躁仍然會不知不覺浮現,「往往在一些特別大和重要的比賽急躁的性格又會重新出現,好像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早兩個月的華倫西亞馬拉松,自己也像無意識地顯得急躁。」

司暘提到的2024年12月華倫西亞馬拉松,為6年長跑生涯以來最失望的比賽,他透露賽前到中國雲南昆明備戰,並且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惟最終以2小時27分04秒完成,對於未能跑入2小時20分內而感到失望,「在昆明練得好好,自己有能力做到,那是期望落差。又見到身邊的隊友可能練得沒有那麼多,但別人做得好,各種比較下,有種挫敗感。」

司暘在中國雲南昆明備戰華倫西亞馬拉松。(圖:受訪者提供)
司暘在中國雲南昆明備戰華倫西亞馬拉松。(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12月的華倫西亞馬拉松,司暘指成績未如理想。(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12月的華倫西亞馬拉松,司暘指成績未如理想。(圖:受訪者提供)

去到2021年渣馬想爭名次,開始想認真。當你見到有進步,就會希望追求更多進步。

經過調整後,司暘在1月初出戰香港的港珠澳半馬,更成為賽事港一,亦會在本月9日出戰渣打馬拉松的全馬賽事。司暘指,上述兩個本地賽均為3月2日的東京馬拉松做好準備,寓賽於操。看似今屆渣馬對司暘而言單單是一場熱身賽,但原來這項歷史悠久的長跑賽事對他的職業生涯起了巨大的突破。

曾經四度參戰渣馬的司暘在2019年首度征戰渣馬10公里賽,由於疫情關係,渣馬停辦1年,他在2021年再度挑戰10公里賽。司暘指首度參賽時尚未加入跑會,亦未有太多準備,惟仍然造出36分19秒的成績,在2021年則以31分51秒完成,他坦言2019年的成績不但令他下定決心再戰渣馬,更希望發掘自己在長跑方面的潛能,「2019年沒有太多準備,玩的心態為主,比賽前的一個星期才練了一至兩課,慢慢跑,成績OK喎。後來到2021年想爭名次,開始想認真。當見到有進步,就會希望追求更多進步。」

2023年的渣馬全馬賽事,本地跑手在限時內完成(男3小時內、女3小時30分內),獎金由以往的1000元暴增至1萬元,司暘笑言當時報名出戰全馬亦是被獎金吸引,此外亦希望挑戰體院U23的培訓標準而參賽,惟最終未能達標,直至2023年在華倫西亞馬拉松才以2小時22分32秒達標。直至上屆,司暘在渣馬全馬中跑出2小時25分44秒,奪得本地跑手季軍,亦令更多人認識他的故事。

雖然今屆渣馬為寓賽於操,但司暘坦言自己亦有目標,希望突破2小時25分的成績,並笑指「不想本地賽事的成績太難看」,故他希望在不太過度用力的情況下,能夠獲獎。

司暘在2024年渣馬港男將中得第三。(圖;體路資料庫)
司暘在2024年渣馬港男將中得第三。(圖;體路資料庫)
司暘希望今屆渣馬突破2小時25分的成績。
司暘希望今屆渣馬突破2小時25分的成績。

與佛有緣 放下執着 隨遇而安

司暘的背囊和手機殼分別印有及收藏佛偈,信奉佛教的他亦是蛋奶素食者。佛教的緣起觀和因果觀亦令司暘對於運動員生涯有所啟發,「面對不論運動,還是生活上的不如意,佛法令我多了一個角度看事。過去了的事或成績就會盡量放下一點。種下相應的因,條件成熟就會有相應的果出現。如果暫時未見結果,不代表以往的造作沒有用,可能是形成那個果的因緣條件還未配合,那就隨緣,繼續種相應的因、繼續創造合適的條件。就如即使有播下種子(因),但也要陽光、養份、水份等等合適的條件(緣),種子才可以發芽生長。」

司暘又分享背囊上的《金剛經》的一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指雖然還未了解這句的深義,但這四句文字提醒他不需過分執着人生的各種境遇,包括一時的順境及逆境。「人生很多事情不是恆常及全由自主控制。當遇上挫折時,自己不會過分執着,因為知道這些境遇是會轉變的;同時當我遇上順境的時候,知道它不會恆常不變,那就不會太過得意忘形。當憶念到事物的無常性及相即相入,心態隨之也會放平一點,少一點執著,繼續踏實做事。」

司暘背囊上的《金剛經》內容:「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司暘背囊上的《金剛經》內容:「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手機殼內收藏的佛偈。
手機殼內收藏的佛偈。

圖、文:伍俊熹

《體路Sportsroad》
屬於香港人的體育新聞平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roa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portsroad.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