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現實版《陸王》!? | 專訪 Topo Athletic 傳奇創辦人 Tony Post

Fitz

更新於 2023年11月19日18:0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19日16:25 • fitz.hk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有睇過《陸王》嗎? 這套日劇 (或者是原著小說),講的是百年足袋生產商「小鉤屋」,在時代巨輪下掙扎求存的故事: 到底要墨守成規,守住步向黃昏的足袋本業,還是要投放資源開發新赤足跑鞋,嘗試殺出新血路?

Tony Post
Tony Post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最近小編有幸獲得香港代理 Above the Clouds 邀請,親身訪問 Topo 創辦人 Tony Post。Tony 有幾傳奇? 佢喺鞋業打滾40年,做過 Vibram USA 嘅 President 兼 CEO,五指鞋 (Five Fingers) 由佢發揚光大;2012年忽然學人裸辭,翌年宣布成立自家品牌 Topo Athletic,誓要「自己跑鞋自己做」。

當時 Tony 已經55歲。

與跑鞋結緣

圖: Topo Athletic
圖: Topo Athletic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講 Topo 前,要先講講 Tony Post 嘅前半生: 喺美國科羅拉多州長大嘅佢,大學一年級先至接觸跑步,受訓後第二年就連奪兩個校際獎項,信心大增。畢業後想跑得更快更遠,試過一星期操足13課,一周里數超過100英里係等閒事,但係伴隨嘅就係傷患同痛楚,所以 Tony 同時間開始研究跑鞋,除咗想「跑得更快」,仲想「操得更多」。

1984年,Tony 加入皮鞋品牌 Rockport ,由客服做起,一年後轉到產品開發部。熟悉 Rockport 嘅朋友或者知道,佢哋本身鞋款平平無奇,但著起就非常舒服。1990年已成為副總裁嘅 Tony,著住 Rockport 皮鞋完成紐約馬拉松 (下圖),兩年後更著住皮鞋用2小時49分跑完芝加哥馬拉松,就算到而家仍被用作生招牌。

圖: Rockport
圖: Rockport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透過 Rockport,Tony 認識了 Vibram 意大利總公司,2001年更獲對方邀請過檔成立 Vibram USA。

小編問: 「當時 Vibram USA 應該有好多資源?」
Tony:「開始時只得我同另外一人。」

就算係咁,都無阻 Tony 之後喺北美以至全球大賣特賣 Five Fingers。據 CNBC 報道,喺2006年至2010年間,Five Fingers 銷售額每年以三倍嘅速度遞增。除咗受惠於《Born To Run 天生就會跑》掀起嘅赤足熱潮,Tony Post 亦居功至偉,外媒一般都以 ”Man behind Five Fingers” 嚟形容佢。

圖: Vibram
圖: Vibram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現實版《陸王》

《陸王》入面,「小鉤屋」第四代社長宮澤紘一,喺百貨公司偶然見到五指鞋,啟發佢改良足袋變成「赤足跑鞋」。所謂「赤足跑鞋」其中一個特點,就係零落差設計 (Zero-Drop),鞋踭同前掌厚度無分別,模仿平時赤足狀態。Tony 形容: 「Five Fingers 對我嚟講意義重大,因為佢令我第一次明白到,使用腳掌上所有肌肉嘅重要性。有足夠空間俾腳趾活動,唔單止舒適,更可以利用腳趾去平衡、轉向同控制速度等,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過,五指鞋極度簡約嘅設計,換嚟就係保護性不足,而呢個亦係點解 Tony 年過半百,都要立起衫袖自己創立 Topo。

「我想將五指鞋嘅優點加以改良,製造一啲外型較易入口,保護性又高嘅跑鞋。」

小編:「即是 Topo 是根據 (based on) 五指鞋去設計?」
Tony 斬釘截鐵說:「evolve,進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Tony 成立 Topo 後,頭三對推出嘅產品,都係參照日本足袋 (Tabi) 設計,拇趾與其餘四趾分開 (見上圖),似足「小鉤屋」嘅足袋,但又有跑鞋嘅保護性同避震 (當然唔係厚底)。雖然呢個設計初時獲得好評,但銷售未如理想,最終要清貨兼停產。就連 Tony 後來都承認:「Topo 行得太快,消費者未接受到。」雖然上咗寶貴一課,不過呢次亦為佢哋打好根基,進一步改良設計。

喺今次訪問過程,Tony 反覆提及 Topo 生產跑鞋嘅三大原則,唔理用咩物料,都離唔開佢哋:

  • 鞋頭闊: 腳趾有充足活動空間

  • 鞋身窄: 緊貼中足,增強保護性

  • 鞋踭實淨: 不會左搖右擺,加強穩定性

睇得出,以上三個元素係 Tony 自1984年入行,累積近40年得出嘅造鞋經驗,佢形容當時市面上,根本無 Topo 同類型嘅跑鞋,所以要自己造佢出嚟。另外值得一提嘅係,Tony 知道唔少跑者轉著 zero-drop 跑鞋時都遇到問題,所以 Topo 生產嘅都係低落差跑鞋 (low-drop),每對鞋嘅鞋踭都有寫明幾多mm 落差,方便跑手適應同過渡。

「我唔希望 Topo 會被標籤,亦唔會盲目跟風。始終唔同人有唔同喜好,有人鍾意薄底有人鍾意厚底,所以我哋唔會只生產某一類型跑鞋,重要係我哋使用最好嘅物料,造出唔同款式俾唔同類型嘅用家。

例如,Topo 所有越野跑鞋都係採用 Vibram 鞋底,亦有採用 Ortholite 鞋墊,如果用款式去計,基本上無兩款 Topo 跑鞋提供完全相同嘅功能。」Tony Post 咁講。

問Tony最喜歡的跑鞋,他說除了下一對,應該是 MTN Racer,因為它完美地呈現出 Topo Athletic 的三大造鞋原則
問Tony最喜歡的跑鞋,他說除了下一對,應該是 MTN Racer,因為它完美地呈現出 Topo Athletic 的三大造鞋原則

十年

今年係 Topo Athletic 成立十周年,喺市場已有一定認受性,生產過程亦更趨科學化:「喺設計過程入面,我哋團隊會同足科矯型師同以及物理學者合作,尋求意見改良設計。」正因如此,Topo 唔少款式都獲得「美國足病醫學協會」(APMA,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嘅認證 (Seal of Acceptance),能促進腳部健康。

問 Tony 點睇而家嘅「碳板」同「厚底」熱潮,佢話:「我喺呢個行頭已經夠長日子,見證過唔少高低起伏。有時你會覺得,要跟住大家一齊走先有出路,但又可能突然殺一個新產品,將所有趨勢改變。最重要係,我哋繼續做好自己,認清優點以及多聽顧客意見,咁樣 Topo 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今次亞洲之行,還有產品開發的 Russ (右),以及睇住盤數的 Natalie (左)
今次亞洲之行,還有產品開發的 Russ (右),以及睇住盤數的 Natalie (左)

後記

訪問過後,小編仍有未解之謎: 55歲創辦 Topo,真係只為「男人的浪漫」,要完成未完嘅事? 翻查報道,原來 Tony 當年創立 Topo,未賣出第一對鞋,已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足以證明 “Tony Post” 呢個名係幾咁值錢。

更令你估唔到嘅係,Topo 上年已獲美國上市嘅 Designer Brands 買入 Topo 79.4%股份,Tony 身家暴漲 (收購價上網搵到)。佢喺訪問期間亦有提到,Designer Brands 講明 Topo 繼續享有自主權,因為佢哋 CEO 本身每日都著住 Topo 跑步,所以好信任 Topo 嘅團隊同產品。

55歲先嚟創業嘅 Tony Post,再次獲得空前成功。小編仲記得臨走時問佢哋住邊間酒店,Tony 話係 Marriott,不過好似 “somewhere near Shatin” (即係石門嗰間)……連揀酒店都同 Topo 嘅鞋一樣咁實而不華,果然抵佢哋成功。

作者: Eric

The post 現實版《陸王》!? | 專訪 Topo Athletic 傳奇創辦人 Tony Post appeared first on Fitz 運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