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等我在書中遨遊】 鈍感力:讓高敏感的我們從容地面對負面情緒

Just A Moment 等一等

發布於 2021年06月01日04:40 • Just A Moment 等一等

在往期的內容中,我們也談及過高敏感族。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習慣察言觀色以迎合他人,也會因為別人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就揣摩許久,甚至胡思亂想?渡邊淳一提出的「鈍感力」,也許能幫助高敏感人群開闢出一條嶄新的思路。

說到「鈍感力」,它好像總是給我們一種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渡邊淳一重新定義了「鈍感力」,他認為鈍感力可以成為我們擁有美好生活的方式和智慧。遲鈍也可以成為一種力量嗎?鈍感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呢?

鈍感力?
鈍感力?

 

那麼小編這一期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鈍感力》,並和大家談談「鈍感力」這個新鮮又有趣的話題吧!⁣

【作者簡介】⁣

作者渡邊淳一,日本作家。畢業於札幌醫科大學,曾任骨科醫生。後來他棄醫從文,開始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文筆細膩,情節安排絲絲入扣,宛如與作者對坐,娓娓而談。醫生的背景使他的作品也會融入一些發人深省,又帶有心理治療意義的議論。

【本書簡介】⁣

全書共17章,講述了什麼是鈍感力、如何培養鈍感力,以及鈍感力的好處。

關於鈍感力
關於鈍感力

 

什麼是「鈍感力」?渡邊淳一認為是一種能力——即「快速忘卻不愉快」的能力、「接受失敗繼續挑戰」的能力,「坦然面對流言」的能力、「對嫉妒與嘲諷心懷感激」的能力和「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的能力。

我們偶爾也會面對人際關係裡的誤解、惡意、中傷,或許也曾經歷人生裡的挫折、不愉快。那麼這些時刻,我們如何不被負面的情緒打亂陣腳?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誠然,當我們內心有抱怨和委屈時,往往只能消耗自己,而「鈍感力」就可以助我們屏蔽掉一些「只能消耗自己卻沒有價值」的信息,從而讓我們專注於自身的探索和發展,並且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小編提醒:這本書裡關於「如何培養鈍感力」的部分內容或例子其實有一些爭議,但無可否認的一點是,作者肯定了鈍感力對我們的重要性,而且為高敏感的小夥伴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所以,在接下來的部分,小編擇錄了一些書中對於鈍感力重要性的描述。

【佳句摘錄】

關於生活:

關於生活
關於生活

 

「鈍感力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世界上不僅僅存在敏銳、聰明這寫才能。或許在這個尖銳的時代,不為繁瑣動搖的鈍感,更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才能。 

 

關於情感:

關於情感
關於情感

 

「愛情中必須有容人之量,若想要感情長久,就要有鈍感力,常常寬容對方。」

——不論是相愛的男女,還是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其實都需要一定的鈍感力。想要長期維護雙方的良好關系,不僅需要尊重和溝通,偶爾也需要有益的、能夠原諒對方的鈍感。

 

關於職場:

關於職場
關於職場

 

「人的好惡和忍耐力千差萬別,職場就是充斥著這些好惡,矛盾迭出的場所。有鈍感力的人才能在職場笑到最後。」

——在職場裡,我們也許會被同事嫉妒,中傷和刁難,每次收到這些傷害,我們就需要鈍感力,把痛苦的事情轉化成為對自己有利的因素,這樣才有可能坦然地以積極進取的態度生活下去。

【小編的話】

小編的話
小編的話

 

渡邊淳一所說的「鈍感力」的重點,不是非要無視、強行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敏感。當今社會是一個壓力社會,磕磕絆絆的愛情、如坐針氈的職場、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有時如同病毒一樣逐漸侵蝕我們的健康。

鈍感力宛如我們生活中面對不同壓力時的潤滑劑:具備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靈活和敏銳才會成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讓我們大展拳腳,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是不是一個敏感的人?你覺得「鈍感力」是一種才能嗎?留言告訴小編吧!

 

此外,大家會想了解「如何獲得鈍感力」嗎?留言+1,讓小編看看要不要做一期內容吧!

============================

▍JUST A MOMENT ▍⁣⁣

FacebookInstagram追蹤我們吧!

❤️喜歡內容請按讚、分享和收藏吧!⁣⁣

============================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渡邊淳一 (2007)。《鈍感力》。上海人民出版社。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