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算命師斷言活不過半百,她年年寫遺囑「重生」!中年後學會整理人生:勇於拒絕,活成想要的樣子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2024年10月28日09:00 • 發布於 2024年10月28日09:00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源自日本的終活,意指「為了人生終點而進行的準備活動」,目的在於對人生最後一哩路預作準備,消解了對死亡的不安,讓人不留遺憾與負擔的告別。這包括整理財務狀況、預立遺囑、預做醫療決定、老後斷捨離、身後事的安排等等,但終活需要做的只有這些嗎?

「49歲時,姊姊介紹了一個超有名、需要排隊的算命師給我,他鐵口直斷我活不過50歲,如果活過50就來踢館!我不知道這是真的假的,但想著至少先把一份遺囑寫好…」心理諮商師李昭慧笑說。

領悟了「可能活不過50歲」這件事,她此後年年更新遺囑,更懂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50後重生!」近幾年也開始做「斷捨離」,連身後事「做七」在哪裡辦、如何通知親友、寫給至親好友們的感謝信,都已跟兒子交代清楚。

「我喜歡自由書寫,寫了一拖拉庫的筆記,有一天我跟兒子說:哪天媽媽走了,你要怎麼處理都行,要丟也可以!兒子回答:『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就丟?』」

「我沒選擇現在丟,是因為執念,好像還捨不得一些東西…但這句話打醒我,如果我準備好,孩子在處理我的後事時可以非常輕鬆,所以我每半年斷捨離家裡的東西,不需要的就開始丟!」李昭慧說,不只是物質上的物件,釐清哪些關係、情感是自己想要的,「不需要的就放掉,開始勇於拒絕!」

延伸閱讀:

歷經大哥、父母過世,她當靈性關懷師陪人善終!李昭慧:只願對方圓滿離開,祝福懷念不哀傷

「終活」,讓人不留遺憾與負擔的告別

預立遺囑、生前整理、交辦身後事…這些過去諱而不談的禁忌事,隨著「終活」概念風行,被賦予了積極的正面意義。

源自日本的終活,意指「為了人生終點而進行的準備活動」,目的在於對人生最後一哩路預作準備,消解了對死亡的不安,讓人不留遺憾與負擔的告別。這包括整理財務狀況、預立遺囑、預做醫療決定、老後斷捨離、身後事的安排等等,但終活需要做的只有這些嗎?

「我們觀察到台灣討論的終活議題,多半還是強調醫療、財產等決定,但我們做這件事,是希望讓更多人擁有面對死亡的勇氣,讓生活過得更精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創新實驗組組長周雨潔說。

她解釋,弘道多年來在社區服務,發現長輩對生死議題是有意願談的,反而是家人不太願意,因此在今年推出「時光筆記本」,旨在幫助熟齡族規劃第三人生,內容固然涉及預立遺囑、數位資產管理等,但也同時希望藉此引導家庭中的跨世代溝通,「它就是一個工具,讓大家去開啟話題。」

事實上,弘道在時光筆記本設計初期,就邀集一群50~60歲的輕熟齡世代參與,「他們不覺得觸霉頭或晦氣,其實(他們)早就想好、規劃好,該簽的都簽了,就是希望避免事情發生時,讓家人混亂、不知所措。

談論死亡,就是在談論如何活著

畢竟誰也不知道,死亡何時來臨?周雨潔舉例,有位參與測試的60歲憶梅姐,幾年前先生突然心肌梗塞昏迷,雖然他們夫妻感情深厚,但從未就醫療照護決定、身後事做討論,這也讓憶梅姐從丈夫昏迷到離世過程中,倍感無助與無奈。

「人生若是一本書,最後一頁也要自己寫。」憶梅姐感嘆,若時光可以重回,她希望能跟先生一起寫這本筆記,聊聊過去、也知曉對方對身後事安排的期望。

▲時光筆記本啟發憶梅姊「人生這本書最後一頁也要自己寫」,先生驟逝更感及早預備的重要。(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其實談論死亡,就是在談論如何活著,可以做些什麼,活得更精彩。」周雨潔說,終活不是老後才該做的事,40歲就是一個蠻好的時間點,「這個年齡層上有老、下有小,在跟長輩討論時,也可以為自己的熟齡做準備。」

她不認為做完這些計畫,人生便會失去對未來的期望,反倒是「安心了,可以讓生活更精彩!」她說,現代人生活忙碌,若能停下腳步給自己一段時光,回顧自己曾經的樣子,也能規劃想要的未來,讓老後生活可以自主、尊嚴,安心與精彩。

目前類似這樣引導「終活」規劃的工具很多,如台灣澄雲死生教育協會的Q卡,是以遊戲卡牌方式帶領小組討論;台灣「死亡咖啡館」也有「生命時光機桌遊」,邀民眾一起喝咖啡、聊生死,在回顧生命的同時更懂得珍惜當下。

回顧生命,下一階段走出新的人生

任林教育基金會在2023年提出的「人生自傳書—熟齡陪寫計劃」,用意也是在陪伴熟齡族整理生命故事,學會與自己和解。「人生的課題很多,若沒通過就容易責怪自己、自我攻擊。因此透過生命回顧,結構性去重整人生做了什麼、遺憾是什麼?不管滿不滿意,下一段人生就能以不同的狀態來過。」

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王聖華說,每個人生階段都有自己的課題,例如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進入熟齡後,則是透過過去的歷程「整合」,產生新的人生意義。他舉例,生命中難免有低潮、失落、背叛、憤怒、遺憾,有些人可能選擇掩藏、忽視這些情緒,如今回顧,「他可能還是很生氣,但至少不再壓著不去看。」

▲任林「人生自傳書—熟齡陪寫計劃」陪伴熟齡族整理生命故事,在回望人生的同時療癒心傷、擁抱自己。(圖/任林教育基金會提供)

他強調,陪寫過程中並不強逼每個人直面這些問題,但透過書寫重新整理情緒,也許對這件事的態度或感受就有機會產生變化。「我們沒想要治療他,但讓他多講、有時間沉澱,就是一種情緒的疏導,也許能觸發新的感受或意義。」

畢竟,生命中有太多變數、太多困難、太多放不下,若能在自己狀況安好時開始整理,坦率面對生命,才能在不斷流逝的時間沙漏中,享受每一個當下、珍視身邊每一個人。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