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由於豆莢上帶有細小茸毛,而稱為毛豆。小小一粒毛豆仁,含有優質植物性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多種胺基酸、礦物質,是不論葷、素食者都適合補充營養的優等之選,毛豆的營養和肉類相比也不遜色。烹調毛豆時,運用滾水川燙再冰鎮的方式,能讓毛豆仁保持翠綠新鮮的樣貌喔!
毛豆的豆莢上帶有細小茸毛。Photo:freepik.com
毛豆是什麼豆子?毛豆、黃豆又有什麼差別嗎?
豆類家族多,毛豆仁屬於哪種豆呢?毛豆也屬於大豆家族,和黃豆其實是同一種豆子,為大豆植物的種子,兩者差別是成熟度的不同,因此種皮顏色不一樣。毛豆是在黃豆約為八分熟的熟度時摘採,此時毛豆仁未完全成熟,呈現青綠色。
毛豆號稱「植物肉」,蛋白質營養一極棒!
毛豆的植物性蛋白質高,能補充人體所需,也被譽為植物肉、貧民之肉,不論葷素的食用者都非常適合入菜。毛豆的蛋白質能幫助調整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飽足感、提供身體能量,含多種人體所需胺基酸,以及卵磷脂等。
毛豆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尤其對於更年期女性,或有骨質疏鬆者,適量攝取利於身體調節。另具有鉀、磷、鈣、鎂等多樣礦物質,尤其鉀含量之高,每100公克約600毫克,也讓毛豆營養特性更加突出。
維持毛豆仁翠綠,先燙再冰鎮!
毛豆顏色要維持鮮綠更能吸引食用,完整含豆莢的毛豆,可採用滾水煮過再快速放入冰水的方式,使其顏色能維持鮮明;若只料理毛豆仁,將生毛豆仁取出後,使用滾水川燙,再進行後續炒製,也能幫助維護色澤。毛豆適合的吃法多,黑胡椒蒜味毛豆、清炒毛豆或是打成濃湯但保留少許顆粒感,能嚐到豆香、不同口感,趁毛豆當季,趕緊品嚐各式毛豆料理吧!
食材毛豆/植物肉、貧民之肉產季・盛產地4~6月、11~12月
產地・屏東、雲林、高雄等
營養特色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鉀、
磷、鈣、鎂、維生素A、C、膳食纖維等
挑選守則豆莢完整
顏色脆綠
豆莢豆仁處突起呈現飽滿狀
邊角無枯黃狀況
料理撇步1.使毛豆入味:切除豆莢尖端小角,滾水加鹽燙煮
2.使毛豆仁翠綠:滾水川燙毛豆仁再炒
3.保存毛豆:取出毛豆仁後,燙煮冷卻後裝入保鮮袋冷凍。
毛豆|推薦食譜
2
▼毛豆和蝦仁的組合也超速配:
>>更多毛豆料理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