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多些人參與這件事,讓他們知道山徑是需要修理。」
微雨下,在麥理浩徑走着,山路尤其濕滑,邊踏着棕色黏土上的枯葉,邊找下一個落腳點,想方設法令自己別滑倒在地上。從事山徑修復工作、現為綠惜地球項目主任潘星宙(Antipas)形容,這分自覺不安全的意識,可以是學習的起點。
「你覺得走起來不安全,證明那條山徑有些問題,例如你說路面好滑,可能就是那裏有太多積水,需要修復義工來處理⋯⋯或者泥土質地有很多黏土。」他以「開眼」來比喻這個過程。昔日他在大學修讀生態學,彷彿打開一個新的視點,驚覺香港動植物種類之多;投身山徑修復工作後,帶着新的觀察濾鏡,才察覺香港山徑有不少損耗。其中最常發現的,是山上的沖溝。
當水流沖刷山徑土地表面,加上遊人頻繁使用,路面的土壤被侵蝕,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凹地。「以前我看到大欖山徑有一條很深的坑凹下去,那個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我以前真的不知道。但現在就知道這些沖溝原來是被水沖出來的。」懂得觀察山徑耗損後,也改變了他的行山習慣,「現在行山時看到一些山徑爛了,就自然看看旁邊有沒有石頭。因為某些損耗位置,是可以加入一些石級或石塊來解決。但沒有石頭時,就真的幫不上忙了。」
對比一般行山客,山徑修復者走在山上,更敏銳於不同的深坑沖溝,不時思索有何解決方案。這種「開眼」過程,不全然是快樂。本身也有做淨山工作的Antipas說,「真的不太享受⋯⋯每次行山,你就會看到那些問題,會有一種無力感。那些問題不是你一個人可以解決。例如你今次收拾了山上垃圾,下次經過時,又會見到有垃圾出現。」
修復工作旨在教育
說到這裏,他又換上另一個角度,「不過若完全不認識山徑損耗,就更不可提供任何幫助⋯⋯能察覺到問題,告訴更多人,都是一件好事。」三年多前,Antipas首次成為山徑修復義工,在麥理浩徑搭建導流木,讓水流不會直接往下沖,導致土壤侵蝕。今日再走在麥理浩徑上,他笑言當時弄的導流木已經腐化,不見蹤影,自己也由義工變成環保組織「綠惜地球」的職員,帶領義工搬運木條上山,在陡峭的山坡上修建木級。
整個早上,義工隊分別在兩處地點鋪泥搬木,敲打木梯級,聆聽木頭內有沒有空心聲音,並換掉已腐化的木頭。Antipas自言,在山徑修復工作中,最耗時的往往是搬運材料。前年,他連同50多位義工在大嶼山做修復工作,大伙兒一同搬運50多塊木頭、百多條鐵支及不同工具,由起點開始爬樓梯,徒步百多米後,才到達施工地點。單單是這個搬運過程,已經用了一個早上。
全港有過百座山,綠惜地球的義工隊現有約140人。修復山徑工作如此耗時,義工人數亦有限,所作的只能是小修小補。但在Antipas眼中,修復山徑的意義在於公眾教育,「那種維修不是簡單的工夫,而是一種工藝;不是開一張合約,就可以重建一條天然、與環境符合的山徑。因為一批出合約,以工程方式來處理,(承辦商)便不會採用手作步道的方式,而是直接剷路,建石屎梯級。」
避免傾倒石屎,以人手的方式,就地取材,重建山徑;看似是愚公移山的行為,箇中卻有着一份希望更多人享受天然山徑的願望。「有些山徑太陡斜,須搭建梯級,否則條路是會越走越爛的,最後只有很少人可以享受那條山路。」他以高難度的五星路線蚺蛇尖為例,正正因為其山路過於陡峭,義工無法赴往修補,以致山徑表土隨着天氣和途人使用愈發侵蝕,路線難度有增無減。
「好多人以為山徑損耗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因為他們走完這座山後,往後幾年都未必再去⋯⋯但是有些老前輩行山幾十年,就會發現山頭有很多變化。」滴水不必然穿石,但打開保育山徑的視角後,再上山時便不只是看到美景而已。
文/onki@Breakazine
攝/sin@風火山林
註:「見山是山」為Breakazine與風火山林合作項目,文章內容原刊於第75期《Breakazine》。
▼ Follow 風火山林
Website:https://hikingwindfire.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