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總是無處不在的。或許從小開始,我們就不斷地被和別人比較:和兄弟姊妹、和同學、和朋友,長大後,自己也總不免與別人比較:「誰賺得比較多」、「誰比較漂亮」、「誰的家庭最優秀」。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心裏也浮現了不少情景;其實,這種總是愛和別人比較的現象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 —「社會比較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所提出的構思。人之所以喜歡比較,是因為我們缺乏客觀的觀點時,需要借助他人作為比較的量尺,來進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也就是說,社會比較能夠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定位和能力,從而作出改善。如果發現自己總喜歡與人比較,通常都是對自己有要求,希望自我完善的人喔。
⚠️但凡事物極必反,當我們過度比較,例如常常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並發現自己比較差時,便會慢慢放大自己的不足,開始自我懷疑。同樣地,如果我們挑了不適合的範本作比較,例如,社交媒體上那些完美的人設,為自己定立了不切實際的標準,也必然是會令我們對自己失望。這種對自己的不信任感會隨時間累積, 令我們自信心下降,產生自卑感。
【自卑感是什麼?】
自卑感(Inferiority complex)是一種「我比不上」的感覺。因為總在比較下發現自己處於劣勢,對自己沒有自信。其實,適當的自卑感會令我們有一種內在動力,發憤圖強去證明我「比得上」。這種積極補償(Compensate)的機制,是正常和健康的。
可是,有更多的人不懂得有效利用自卑感,反被負面想法困住,無法產生自我認同感。長年累月的的自卑感,會慢慢由單方面的不足滲透到我們生活的種種方面,我們會漸漸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麼也做不好。長期的自卑感亦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極負面的影響:我們的身體為了保護自己會出現攻擊、迴避等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同時我們會因低落的自尊心而變得怯懦、焦慮、抑鬱。
「痛苦是比較出來的。」當你開始自我否定、失去動力、害怕批評,你很可能正在被自卑感侵蝕,漸漸失去欣賞自己的能力。
又或許你知道過分比較是不好的,但卻不知道該怎樣調節。到底我們該如何適當地與人比較,避免陷入自卑感的黑洞呢?
【正確地面對社會比較】
1️⃣視比較為動機
如上文所述,比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人類渴望自我完善、力爭上游的表現。比較能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需要,從而更具體地確立目標。所以,適當的比較是一種良性動機,可啟發我們自我增值。
可是,在尋求進步時,首先我們需確保目標是可取的,用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規限自己只會持續帶來的挫敗感。
然後,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作這樣子的比較?他們有什麼是可取的?」、「我們能否對此作出改變?」。其後,「為了達成目標我能做什麼?」。當我們漸漸把達成目標的方向具體化,並仔細梳理情緒,便能有規劃地視比較為動機,繼而向目標進發。
2️⃣改變自己的認知,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分別
在追求完美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接受自己的價值。「社會比較」會使我們常常以社會規範來評估自己。然而,社會是多元的,標準是浮動的,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我們必須認清社會規範並非唯一真理,我們並不需要為別人的眼光而活,更不需要因為未能符合大眾標準而感到焦慮。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特質,並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價值,活出獨特的人生,才是進行比較的最大意義。
3️⃣勇於挑戰負面/自卑的想法
當被「我做不好」、「我沒有天份」等負面想法騎劫了我們的思想,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失去動力,繼而產生自卑情結。
我們應該利用逆向思維,勇敢挑戰負面的想法。例如,「我是真的做得不好,還是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我是真的沒有天份,還是我根本沒有盡全力?」。當你慢慢解開這些思想盲點,就會發現很多的自卑情緒源於不理性和過分主觀的想法。這是心理學裏認知療法的一種:改變你的看法,便能改善你的負面情緒和行為。
改變自己心底的想法並不容易,這方面可以由心理諮詢師輔助,由他們提出關鍵問題,挑戰你的想法和邏輯,從而引導你改變對整件事情的認知,慢慢地,你的思想會變得理性和成熟,開始明白事情的根本性,從內到外重拾自信心。
看完這篇文章,若你認為你有需要咨詢師為你作出輔導的話,歡迎聯絡我們或到bio link預約。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小編:記得,比較本身是沒有錯,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利用比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哦!你們又有沒有經常與別人比較呢?留言分享以下讓你自卑的事情和你調節的方法吧!
▼Follow Just A Moment 等一等
Website: https://jamwellness.i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amoment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ustamoment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