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見頸部硬塊| 養和醫院駐院醫生江志恒

新城健康+

更新於 2022年09月09日04:32 • 發布於 2022年09月09日04:32

頸部出現硬塊,難免會令人緊張。頸部出現硬塊的成因,有機會是扁桃腺發炎、甲狀腺腫脹、淋巴腺發炎等,今日邀請到養和醫院駐院醫生江志恆,為大家講解有闗常見頸部硬塊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駐院醫生江志恒醫生,今天主題為常見頸部硬塊,家庭醫生是不是常常遇到這類個案?

醫生:是很常見的,頸部硬塊令病人最擔心的是腫瘤,即使不是腫瘤,頸部有硬塊可能與炎症有關,若果會導致痛楚、生長得比較快,會令病人很擔心。

頸部硬塊或跟淋巴發炎有關

主持:甚麼原因會導致頸部硬塊?
醫生: 小朋友的頸部硬塊多是發炎反應,例如傷風感冒、扁桃腺發炎等,也可以是被貓狗抓到,導致淋巴出現發炎反應,頸部出現硬塊;至於年紀較大的人士,40歲以下的很多時是淋巴組織受到細菌感染,或者一些甲狀腺相關的疾病,即俗稱的「大頸泡」; 40歲以上的病人,萬一出現頸部硬塊,就會較擔心是癌症的情況。

t
t

主持: 小朋友比較常見出現頸部硬塊的原因是什麼?會不會因發育引起?
醫生﹕兒童出現頸部硬塊,可以因為先天性發育問題所致,例如有組織先天發育不完整,因而出現甲狀腺疾病,如水泡,多於發育初期發生,在發育中期、後期已較少出現。另一常見原因是扁桃腺發炎,扁桃腺位於口腔內喉嚨兩邊,可以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扁桃腺發炎會脹大,因而導致有頸部硬塊出現。

扁桃腺發炎或患上單核細胞增多症

主持:如果扁桃腺發炎,需不需要服藥?還是過幾天會自然康復?
醫生﹕ 如果醫生臨床判斷為病毒性扁桃腺發炎,理論上跟處理 一般傷風感冒相同,主要透過藥物紓緩病人的徵狀和不適感覺;但如果醫生檢查時發現扁桃腺有很多膿頭,而且頸淋巴結特別大,便可能是細菌感染,必須處方抗生素。

主持:但現時父母很擔心小朋友服用過量抗生素,如果小朋友常常扁桃腺發炎,是否每一次也需要用到抗生素處理?

醫生:每次都需要按情況而定,如果懷疑因細菌感染,也需要處方抗生素。另外有一種特別的疾病「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也會出現發燒、扁桃腺發炎、紅腫、有膿頭,單邊淋巴腫脹,如腫脹超過1.5 厘米,臨床上可能無法分辨是扁桃腺發炎還是「單核細胞增多症」,醫生會先處方抗生素,並透過抽血確認是否「單核細胞增多症」。如果小朋友一年有三至四次出現嚴重細菌感染,導致扁桃腺發炎,而每次都要服用長時間抗生素,我們也會考慮將個案轉介至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判斷小朋友的情況,再和家長商討是否應該將扁桃腺切除。

愛從母乳 出發| 養和醫院兒科專科 高利源醫生

主持: 扁桃腺有何實際作用?
醫生:扁桃腺屬於淋巴系統,具有免疫功能。當遇到外來病毒或細菌等入侵,由於小朋友的淋巴系統發育未完成,他們需要依靠扁桃腺製造T細胞、B細胞去「打仗」,但當長大成人,淋巴系統發育完整,扁桃腺的作用相對減少。雖然如此,在家庭醫生的層面,還是會遇到成人出現扁桃腺發炎,不過當然比小朋友出現扁桃腺發炎的機會少。

甚麼是’大頸泡’?

主持: 我聽說成人出現頸部硬塊多與甲狀腺水囊,即「大頸泡」有關,「大頸泡」有什麼徵狀?
醫生:大頸泡的病人沒有特別明顯的徵狀,大多由身邊家人發現其頸部腫脹,部分病人會直至水囊變大,導致在進食時感覺有東西頂著,或者呼吸不順暢,方會察覺而求醫。
主持: 「大頸泡」要怎樣處理?

醫生: 首先要知道「大頸泡」或者甲狀腺腫脹的原因,如果水囊或硬塊少於3厘米,會先觀察,如果情況持續便要做檢查,常見的檢查包括超聲波,有需要可能會用抽取組織及抽血化驗,看看甲狀腺荷爾蒙數值有沒有偏高或偏低。

淋巴腫脹逾2星期需加倍留意

主持:有沒有情況是水囊在抽針或者檢查時為良性,及後演變成惡性腫瘤?
醫生: 大部分水囊也是良性的,雖然有機會演變成惡性腫瘤,不過機會很微,透過抽針可以及早發現惡性細胞。

主持:淋巴核脹大,是不是和淋巴癌有關?

醫生:淋巴癌比較常見的是「非霍金氏淋巴癌」,會導致頸部淋巴腫脹,發展至較後期時,甚至頸部也有水囊,醫生檢查時會看看有沒有其他病徵,例如突然間沒胃口、消瘦,同時會檢查身體上其他淋巴系統,包括腋下、大髀附近淋巴有沒有腫脹,考慮有沒有其他風險因素,包括病人家族有沒有淋巴癌病歷、年齡是否40歲以上,分析有沒有機會是淋巴癌,如果淋巴持續腫脹超過兩個星期以上便要特別留意。我們也會跟病人解釋風險,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做其他檢查如電腦掃描,也有個別案可以透過抽針化驗。除了「非霍金氏淋巴癌」外,頭頸方面的腫瘤也會令頸部淋巴腫脹,本地較常聽到包括鼻咽癌、咽喉癌、口腔組織如舌頭、口腔、牙肉等癌症,也可以令淋巴突出。

主持:有些人淋巴脹大,可能只是吃太多煎炸食物,或者太遲入睡而引致所謂的「痰火核」,所以淋巴腫脹也不一定是很嚴重的疾病?

醫生: 所謂的「痰火核」,可稱為發炎反應。病人可能有病毒性感染,例如傷風、感冒,淋巴一般會腫脹一至兩星期,之後會慢慢消退,所以當發現頸部有硬塊,不用太擔心是腫瘤。不過如果病人超過40歲以上,而頸部硬塊情況持續兩星期以上,醫生多會先當是腫瘤處理,安排相應檢查去證實是否癌症。

影響癌指數成因多 不宜過份擔憂

主持﹕要確認頸部硬塊是否癌症的檢查包括什麼?

醫生﹕以前檢查多使用超聲波,但隨着醫學進步,加上頭頸硬塊普遍不想拖延太久,現時一般也會建議高風險病人進行電腦掃描。但要留意一般頭頸硬塊以電腦掃描也不可以百分百去肯定是否惡性,醫生還需要用到輔助性檢查,例如「針刺」抽出細胞檢驗。

主持﹕坊間體檢套餐常提及「癌症指數」的檢查,這是否可以得知患癌的風險?

醫生﹕醫生一般只會建議有相關病徵或者掃描影像有懷疑的病人檢查「癌症指標」,並不建議健康或沒有特別風險因素的病人檢查「癌症指數」。因為癌症指標上升,不一定只因癌症所致,身體其他疾病也可以令其升高,如果病人發現「癌症指標」升高,可能會引致多做不需要的檢查,以及不必要的擔憂。

主持﹕明白,謝謝!江醫生,我們下次再談。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江志恆醫生
養和醫院駐院醫生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

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家庭醫學文憑

倫敦大學臨床皮膚學深造文憑

悉尼大學兒科文憑

立即重溫《養和抗病兵工廠》其他集數內容: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header_02b.jpg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header_02b.jp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