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隊劍擊代表張家朗今晨(30日)在巴黎奧運來到衛冕之路最後一步,於巴黎大皇宮男子花劍個人賽決戰意大利隊劍手馬基(Filippo Macchi)。「劍神」終延續強勢,再以「決一劍」15:14氣走對手,破天荒連續兩屆奪金。
兩人此戰乃首度交手,「世三」張家朗排名比馬基高10位。兩人開賽首秒即揮劍出擊,張家朗出手稍快先取一分,再下一城領先2:0。馬基落後2:4時,曾連追3分反先,但張家朗先連刺3分還以顏色,讓賽事重回拉鋸,並在最後16秒取得關鍵一分,首節以11:10領先。
馬基次節再次主動進攻扳平,更在12:12連取2分,讓張家朗繼8強再面臨12:14的險境。不過張家朗這次同樣抵住逆境,力追至14:14平手,兩人「決一劍」兩度同時刺中對手,裁判觀看視像後均指雙方同時進攻成功需續戰,結果張家朗仍順利出劍制勝,成功衛冕,乃港隊今屆第2金。
張家朗賽後接受電視台訪問時,憶述決賽陷入落敗邊緣時說:「當時每一分都覺得係自己(得分),教練不時提醒專注下一劍,我便一直跟隨教練所想作戰。」他又透露受女重代表江旻憓周日凌晨率先奪金所啟發,「她一直很努力,幾乎所有獎項都攞過曬,只差奧運(獎牌)。這對我也注下強心針,心想要打好每一劍」。
他表示在東京和巴黎奪金同為難以置信,但在法籍教練Greg Koenig的家鄉揚威別具意義,「教練是法國人,能在他主場攞冠軍意義非常大。其實他很辛苦,安排所有事情和照顧我們。自問是一名很麻煩的運動員,他都很控制自己情緒去照顧我們」。他最後更向香港市民透露「大心臟」秘訣,「唔好放棄,去堅持。就算遇到好多挫折,記住自己為咩開始。有時自己唔如意嘅時候都好,都要堅持到底」。
張家朗成為自意大利傳奇劍神拿迪(Nedo Nadi)在1912及1920年(1916年因一次世界大戰停辦)與「法國劍神」迪奧利奧拿(Christian d’Oriola)在1952及1956年之後,歷來第3名在奧運衛冕男花個人賽的劍手。奪得個人金牌的香港運動員可獲「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獎金60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