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狀況」是中醫診斷病人體質與病況的重要指標,不論是糞便的形狀、色澤與次數,都會忠實反應身體的狀況。中醫師透過排便情形就能對症下藥,因此,平時應養成在如廁後看一眼排泄物的習慣,別急著沖掉。
有些人覺得自己從來不會「便祕」,甚至對於自己一天能排便3次以上而感到得意,認為如此一來腸胃絕對「清空」,是「沒有宿便」的象徵,對健康大有助益。不過,一天排便多次、腸胃真的清空了?就是健康的象徵嗎?
莊子曾說:「道在屎溺之中。」真是所言不虛!尤其以「糞便」最能直接反應消化系統的健康與否。其實,凡事過猶不及,大便次數太過頻繁,在中醫來說是屬於「極虛」的現象。因為腸胃非常無力,沒有辦法一次排空,才會分多次進行。這種人通常五臟六腑皆虛,器官容易快速退化,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此外,大便排出時也不該聞到臭味,除非靠很近聞。如果大便一排出,鼻子就聞到臭味,代表腸內腐敗、毒素過多的情況已很嚴重,必須從吃的食物開始改善。
大便形狀反應身體狀況,太細、太黏都不好
(1)大便非常軟散,甚至會看到食物的殘渣和原來的顏色
表示腸胃已非常虛寒,中醫稱為「腸胃無火,不能腐熟五榖」,極可能是過度勞累或是吃太多寒性食物所引起,後者還會有排便前下腹痛,或半夜、凌晨出現下腹痛的現象。
(2)大便形狀太細,甚至如牙膏般
代表身體正處於極度的「過勞狀態」,可能是用腦過度、緊張壓力或睡眠不足,導致心肺和腸胃功能降低,中醫稱為「心脾兩虛」和「肺脾氣虛」,必須有足夠休息和適度運動紓解身心。此外,飲食負擔過重也會造成「腸胃過勞」,特別容易發生在吃太多紅肉、高蛋白、高油脂食物,或吃太飽、喝太多冷飲冰品的人,也會出現大便變細的現象。
矯正的方法是改變飲食習慣,餐餐吃8分飽即可,還要避免吃重口味的食物,多吃營養清淡、好吸收的食物,如清蒸或水煮蔬菜、雞蛋、適量白肉或魚湯,以減輕腸胃負擔。
(3)大便感覺很黏稠,排的量不多,老是覺得排不乾淨
代表腸胃濕氣很重,這時要避免冷飲冰品、過度飲水、流汗過多和吃太快、太飽,以免增加腸胃濕氣。若上述的情況還加上大便臭,代表腸胃不僅有濕氣還有熱氣,中醫稱之為「脾胃濕熱」,表示腸胃已經很虛,卻吃進太多營養,可能是吃太多蛋白質所致,讓腸胃無法負荷,營養在腸內腐敗轉化為毒素,因此才變臭。
此外,就算沒有吃超量的營養食物,卻常吃不當烹飪或破壞調味的食物,如煎過的魚、炸過的肉、燒烤快炒、重口味的食物等,食物殘渣也容易在腸內腐敗轉化為毒素,造成大便黏臭的現象。這種狀況最不好,很容易變成消化系統的癌症。
(4)大便不通暢、小腹總覺得有脹墜感
若加上腰部痠軟或無力,更是「腎虛」的表現,屬於「過度老化」的現象。這種情況會讓人疲倦不堪,也代表身體正急速衰退中,必須減少工作量並盡快就醫,調養腎氣,補腎之後排便就會改善,全身機能也得以增強。
便顏色偏黑、偏白,和「吃」的食物有關
(1)大便顏色太淺、甚至偏白
代表膽囊出口有阻塞的情形,造成膽汁無法順利進入腸道,多是膽道發炎或膽結石所引起,也有可能是膽管癌,一定要徹底檢查,查明原因。
(2)大便顏色偏暗褐色,代表身體「缺氧」
表示腸道裡的壞菌過多,缺氧的原因可能是疲勞過度、太晚睡及睡眠不足、倉促進食、吃太飽所引起的。另外,運動量太少導致肺活量不夠,也會缺氧。整天壓力過大、吃飯時沒有放鬆心情,也會使消化功能減退,消化一旦不完全,壞菌就會伺機而起,大便顏色當然會偏暗。若吃太多甜食,或過多肉、蛋、奶製品及海產等高蛋白食物,也會消耗大量氧氣而造成缺氧,讓糞便顏色變暗。
(3)大便顏色為黑色,甚至黏稠發亮
代表腸胃正在慢性出血,輕者可能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重者可能是胃癌或大腸癌的前兆。大便顏色若是如柏油般漆黑、黏稠發亮,通常是胃或十二指腸大量出血的徵兆,中醫稱之為「遠血」,也就是消化道出血的位置離肛門較遠,排出時血早已氧化,導致顏色偏黑。
通常會伴隨頭暈、疲倦、心悸等貧血現象,有些人則因虛弱而出現「低燒」(指體溫在37.3℃~38℃的發燒),出血嚴重者甚至會冒冷汗而昏厥,若不趕快送醫急救,大腦可能會因為嚴重缺血而導致某種程度的損壞。
除了就醫外,還要回想是否在近期內吃了較多傷胃的食物,如止痛藥、過於寒涼的食物或藥物。此外,壓力太大、情緒不穩定、睡眠不足等,也容易造成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要避免暴飲暴食與過度勞累,以免病情加重或復發。
如果平常大便顏色正常,突然某天變暗褐色或暗黑色,一般來說沒有太大的關係,有可能只是前一天吃太多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或是暗色的食物,如墨魚麵等所造成的,不需太緊張。
(4)大便帶有鮮紅色的血
通常是因為痔瘡或大腸近肛端出血,中醫稱為「近血」,一般多是因發炎或感染所引起的,也就是「火氣大」。此時要盡量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煎炸燒烤以及煙燻食物,和各式加工、再製品,如:香腸、火腿、培根、漢堡、熱狗、素食加工品等,並要多休息,避免勞累、生氣。還要注意不可久坐,多吃一些新鮮蔬果,每天用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
不過,如果你愛吃甜食或很甜的水果,容易使腸內「黴菌」增加,因為黴菌最愛吃糖。當腸道黴菌變多時,不只腸胃會出問題,甚至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如:陰道或皮膚反覆感染,擦藥也好不了。這時候,只要少吃含糖食物就能改善了。
排便時間反映健康,吃早餐前排便最好
此外,病患也常問我,排便的最佳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其實排便的時間只是反映健康狀況,最健康的人早上起來,在吃早餐前就自然排便了;差一點的,在吃完早餐之後才會排便;若是午或晚餐之後排便也還算可以,最差的就是好幾天排便一次或一天排便好幾次。
話說回來,有便意就要趕快去上廁所,不要忍便,久了大腸平滑肌會鬆弛,使排便能力下降,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忍便和憋尿一樣,都是非常要不得的壞習慣。
延伸閱讀:
●書籍簡介
書名:五代中醫《下》養生解毒50招:「體質」決定你的健康,破解17個健康迷思,用20帖天然食補「把病吃好」!
作者: 張鐘元, 張維鈞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3/10/07
張鐘元(懷生堂第四代傳人)
【經歷】
前中醫師全國聯合會 常務理事
台灣省中醫師公會 常務理事
台南縣中醫師公會 理事長
懷生堂第四代傳人
張維鈞(懷生堂第五代傳人)
懷生堂祖傳中醫世家之第五代傳人。現為台中濟生中醫診所院長。
家族自清光緒年間行醫以來,歷經120多年的悠久歷史。從小耳濡目染,傳承中醫臨床經驗與百年食療方子,徹底實踐「藥食同療」的治病養生法則,每每運用於門診臨床治療而取得重大療效,人人嘖嘖稱奇。
個人不僅精通中醫學理,對於西醫用藥及食品營養學都有深入的研究。擅長以中醫理論分析病症成因,結合現代人容易取得之食材與藥材,運用家族流傳下來的食療方子,對症開藥,利用簡單的食材與藥材,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留言 53
一字文
HOT
問一下
我大個便
要注意這麼多
我覺得好累
2017年11月27日12:17
徐美蓉
HOT
道在屎溺中,莊子說得好!
2017年11月27日06:05
林nash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蹲廁所,不蹲不爽
2017年11月27日10:12
春風
請問如果是早上8點,中午12點,晚上6點從台北開往高雄的高鐵會同時到達嗎?
相同道理,三餐不同時間吃的東西也會在不同時間到達肛門。
2017年11月27日07:56
🇹🇼StarryNightWalker♌
受教了,原來莊子就已知腸道病,可以觀屎而詳!
2017年11月27日10:1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