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旬婦3個月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臉色蒼白...檢查發現竟是「腎絲球腎炎」惹禍

信傳媒

更新於 06月21日10:09 • 發布於 06月23日06:01 • 信傳媒編輯部
一名60歲鄭小姐,3個月以來食慾不振,體重不斷減輕,臉色變得蒼白,到腎臟內科檢查才發現是是腎絲球腎炎常引發的症狀。(圖片來源/photoAC)
一名60歲鄭小姐,3個月以來食慾不振,體重不斷減輕,臉色變得蒼白,到腎臟內科檢查才發現是是腎絲球腎炎常引發的症狀。(圖片來源/photoAC)

60歲的鄭小姐,3個月以來食慾不振,體重不斷減輕,臉色變得蒼白,至多家醫院就診,因抽血檢測各項數值大多正常,僅有貧血現象,醫師開立口服鐵劑補充,然而症狀並未改善,近期更出現下肢水腫及呼吸變喘,幾乎無法行動,輾轉來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檢查,才發現尿液中有大量尿蛋白和血尿,胸腔也有積水,主治醫師周以新解釋,這是所謂的腎病症候群,是腎絲球腎炎常引發的症狀,接受利尿劑治療,以及經過腎臟切片檢查後,確定病因是罹患罕見的類澱粉沉積症。

周以新進一步說明,腎臟是負責過濾人體水分及毒素的器官,腎絲球就是腎臟裡的小小過濾器,由小血管和特化上皮細胞等複雜的結構所組成,每顆腎臟裡平均約有100萬顆腎絲球,當疾病造成腎絲球發炎,就會產生腎絲球腎炎。根據國際腎臟醫學會分類,腎絲球腎炎多達數十種,詳細病因十分複雜,多與基因調控異常有關,其他可能引起次發性腎絲球腎炎的病因包含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血管炎、抗基底膜腎炎…)、先天代謝異常、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惡性腫瘤、藥物、重金屬、化學物質等等。

常見的腎絲球腎炎症狀包含:無痛性血尿、尿蛋白、高血壓、水腫,有些腎絲球腎炎甚至會合併器官的症狀,例如眼睛、肺部、關節、皮膚等,嚴重的尿蛋白可能併發所謂的腎病症候群,是一種包含水腫、尿蛋白、低白蛋白血症、高血脂、血栓、容易感染等的多重綜合症,麻煩的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若未妥善治療終將導致末期腎衰竭,大約有10-20%需長期透析的病患病因可歸咎於慢性腎絲球腎炎,因此千萬不可輕忽。

腎絲球腎炎的治療不外乎降低發炎,減少腎臟破壞,以及改善症狀,不同腎絲球腎炎治療方式與風險皆不相同。有些種類的腎絲球腎炎經由保守治療就能康復,例如水腫時使用利尿劑治療;有些需使用藥物治療,包含口服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嚴重的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會合併腎功能快速惡化,則需使用靜脈注射高劑量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甚至需接受血漿置換治療。

腎絲球腎炎示意圖(圖片來源/周以新醫師提供)
腎絲球腎炎示意圖(圖片來源/周以新醫師提供)

周以新表示,腎絲球腎炎的診斷較為複雜,除了需綜合疾病史、身體檢查、血液及尿液檢查結果,通常會需要接受腎臟切片檢查,利用細針抽取少許腎臟組織進行病理檢驗,方能確定診斷,因此建議至腎臟專科就診評估。

原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腎臟內科 周以新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Catt
    今天的中日新聞報紙 🇯🇵愛知縣的永末 啓縣議員👏 春日井市內高中明天3/1畢業典禮 這位縣議員在預計畢典 發給學生們的祝詞冊子上 寫了長達700多字!除了祝賀詞之外 還寫道~這四年來政府與媒體大肆宣傳疫情⋯但事實上 💮「新冠從一開始就只是感冒」 💮「新冠是被捏造的」 💮「情報統制不只媒體,SNS搜索引擎🔍網站等也是」 這位縣議員在youtube投稿的資訊也被BAN過! 💮「利用PCR不當CT值來製造假陽性捏造疫情」 💮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報告新冠開打後 「日本國內超過死亡人數已超過40萬人,疫苗後遺症數百萬人」 此縣議員在議會 將所有所謂陰謀論的都講的很清楚了 🔗https://x.com/hirobom/status/1762968986340466767?s=46&t=V9mbdKG7s57HdaGaTq1qpg
    06月23日16: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