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台灣從1930年代便有興建美術館之議,但直到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才付諸實踐,但面臨目標不清、展館市場定位不明、以及人才不濟,未能有效說出展館品牌訴求,如同私人企業般的目標願景以生成行政效率。而隨著1988國美館成立,以及1994年高美館成立,國內北中南三大美術館分工體系逐漸形成,國內藝術文化運作分工機制及行政願景明確化,台灣也完成第一波美術館風潮,美術館也引領台灣藝文走向專業化與願景性。2010年5都成立,拉起新的一波美術館風潮,而此時期台灣硬體經濟(傳統產業)也面臨市場飽和和成本過高於是走向「高附加價值」的文化創意產業,而2010年也正是智慧型手機出版的第1年,台灣由於2000年網路硬體建設的堅實基礎,2010年與國際網絡接軌走向「電商時代」,文化政策也隨著太陽花事件成為政治化的白手套,由「拚建設時代轉向拚文化時代」幕簾拉開,台灣的第二波美術館風潮的信念更加鞏固。
(二) 美術館時代
早在1976年起,《雄獅美術》雜誌即在社論中呼籲成立現代美術館。1978年台灣開始十二大建設,首度將文化建設列為一環。其中將文化以地方化做為目標,在各地興建「地方文化館」以一鄉一鎮即有一館為目標。將文化由中央手裡回歸地方自治。1981年文建會成立更有心建設台灣文化,而雖未有具體化的手法,但在台灣人賢慧之下台灣文化多元包容大量發展,雖無具體願景,可以見識到台灣「多音共存」的現象。美術館的設立如雨後春筍,一方面也解決展館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威權「單音式」的集體主義,走向「多音式」社會模式。
1. 北美館
本館肩負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發展與普及之使命,掌握全球趨勢、建立多元交流管道,提升普羅大眾對現當代藝術的認知與參與,促使臺灣現當代藝術發展臻至蓬勃,全民藝術涵養更加豐沛,以期形成具有美感修為及文化思辨力的當代社會。
2. 國美館
(1) 刻畫台灣美術脈絡
(2) 珍藏守護台灣藝術
(3) 累積分享藝術知識
(4) 推動數位藝術
3. 高美館
(1) 以南島性格為立館定位
(2) 邁向新型態美術館
(3) 營造獨特空間氛圍的藝術文化生活圈
(三) 第二波台灣美術館風潮之現象和成因
2010年五都升格,新北、台南等開始著手興辦地方美術館,且皆於2019年完工。這兩座美術館皆以建築風格聞名,希望透過建築的在地性詮釋地方風情,如台南美術館建築在在地人眼中詮釋到味,見證台南市為一個多元包容、心胸開放的古都,呈現台南人光明一面,建築位置也相當恰到好處,位於美食區和舊行政區之間,作為台南人日常通行之處。建築呈現多面切割以及反光折射、透光性佳,在文化詮釋上和在地民意上皆符合,地方人的特質,台南的「感性兼具知性」的特質;以及台南人「固定性和彈性交融」的特質。以在地開放的心胸走向國際化。在展覽設計行銷上也相當循序漸進、穩朝穩打、有規劃性。最重要的是將城市是為社區的營建之天下大同的普世價值、民主自由、多元包容,呈現到味。美術館走出威權成為社區城市居民的「同伴」。以台南市立美術館為淬鍊和見證,證明台灣文化民主之公民化相當成熟。
(四) 看法和建議
為避免美術館過度娛樂化,增加學術價值和鑑別性服務能量,茲舉以下幾點作為看法和建議。
1. 做好市場區隔和市場調查,台灣許多館場由於未做好市場調查,未能將館場在市場上與其他館場作出區隔,使其市場腹地重疊,客群重複和衝突,以至於參觀館場的人數彼此競爭,供給大於需求,導致參觀人數不足,甚至成為「蚊子館」。
2. 深耕在地做好社區營造,並多元化使用。其實美術館的功能不一定只能是展覽、文創、飲食,也可以是社會運動、民眾公共活動空間,不一定要以「美學」為凝聚力,有可以以「食、衣、住、行、育、樂」。為彼此相遇相聚的空間,藉由「議題性」的「共筆書寫」,凝聚民眾共同生命記憶和共鳴、共識。使之成為社會對話的場合,以及社會行動的基地。
3. 策略化的館際合作: 當代美術館的服務內容日益廣泛,有時非一美術館能面面俱到。因此如何與他館形成策略聯盟,擴大館際服務的可能性和連結,不僅可提高展覽與研究的品質,也能提供更多服務尤其地方美術館,其收藏往往不如歷史悠久的大型美術館,因此多利用策略聯盟或館際合作,是當代美術館的重要工作。
4. 學術化和產業化: 美術館應與當地產業企業合作,以及與當地學校進行連結。藉由學校師生的實習和顧問,始知有學術化、學理化的基礎,藉由學生和老師們作好田野調查,使美術館運行上更得心順手。並藉由與在地產業企業連結,以企業的資金和資源、空間、產品做為獎勵和輔助,使美術館開源節流,加入民間企業的效率和行銷管理的效益。而企業也可以藉由產品做為獎品,提升企業的名聲及行銷。亦可提供空間給藝術家展覽與美術館空間雙管齊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5. 雲端化和應用加值系統,如故宮博物院的數位典藏和圖像授權,以及電子書、電商文創。美術館應走向數位化、智慧化,透過「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始知福和《文創法》的目的促進經濟和就業機會,並提升全民美學素養,使生活環境之提升。藉由網路呼應時代潮流,打開國際通路,成為當今美術館的必經道路。而未來元宇宙、NFT、AR、VR、MR走向更是一大契機,美術館影打開心胸勇於嘗試,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五) 結論
台灣近年來出現大量興建美術館的現象,反映台灣整體經濟與社會環境整體性的成熟,藝術世界渴望新美術館能帶動城市和當代藝術發展,促進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並使城市文化提升。將產業升格成「無煙囪產業」,進而「知識經濟」的方向之前行,將紅海市場轉向藍海市場的轉型升級。同時能與觀眾進行更廣泛和深入的連結個人看法是希望美術館能成為民眾共同記憶的文化基地,亦能同時把握美術館的藝術專業,使美術館真正成為一個傳播藝術知識、開展審美教育、交流多元文化的聚集地,使美術館成為在地社群不可或缺的活動去處和文化風景。(推薦閱讀:風評:「半球化」來臨了嗎?談中國5月貿易數據)
*作者為南科工人、美術畢業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