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建置一堆致命的小東西」 李喜明力主不對稱作戰對抗中共

太報

更新於 2023年06月18日10:35 • 發布於 2023年06月16日07:18 • 郭宏章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談台灣政經學院基金會發表「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強調發展不對稱作戰,才能拒止嚇阻中共犯台。郭宏章攝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談台灣政經學院基金會發表「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強調發展不對稱作戰,才能拒止嚇阻中共犯台。郭宏章攝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天發布「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提供政府作為建言,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也表示,將會把這份「國防評估報告」提供給每一位總統參選人,作為擬定國防政策白皮書的參考。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台灣的防衛戰略,應是以不對稱戰力讓解放軍難以致勝,也無法下決心攻台的「Not Today Policy」,只要解放軍一直無法攻台,台灣就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李喜明強調,不對稱作戰不應只是打擊敵戰略重心、擾亂敵作戰節奏、遲滯敵行動的作戰思維與兵力運用,同時應該包括『建置一大群致命的小東西』。

李喜明建議,面臨生存威脅的台灣,應該發展成本夠低、殺傷夠強的不對稱戰力與武器,落實拒止式嚇阻理論,妥善運用有限的資源,畢竟中共傳統兵力愈來愈多,台灣就算傾全部海空兵力,去購買昂貴的戰機、主力戰車等大型武器,也根本應付不來。

多年來投身國防事務改革的前監察委員、現任台北政經學院(TSE)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簡稱「國防評估報告」)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所屬的「和平與安全中心」針對我國國防防衛事務所做的研析報告,每年六月中左右公布。其目的是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提供政府有關單位做為國防施政參考。今天上午的發表會,除了董事長黃煌雄、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之外,「和平與安全中心」計畫主持人閻鐵麟也一同出席。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右)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左)一同發布該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完成的「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提供政府作為建言。郭宏章攝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右)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左)一同發布該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完成的「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提供政府作為建言。郭宏章攝

這份民間版的「國防評估報告」,每年發布一次,主要研析資料均來自政府公開資訊,包含歷年預算書表、國防報告書、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國防部的立法院報告、政府新聞與媒體報導等。黃煌雄表示,由於2024年5月新任總統就職後,國防部依《國防法》第31條規定,於每任總統就職後10個月內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因此預計每年發布一次的民間版的「國防評估報告」公布時程,會適度度調整延後。

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負責帶領「和平與安全中心」完成的「2022-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雖然以防衛戰略與不對稱戰力為主體,但仍然擴及其他重大國防事務領域。此評估報告第一章為防衛戰略、第二章為不對稱戰力、第三章為聯合戰力、第四章為網路作戰、第五章為後備戰力、第六章為國防自主。

「國防評估報告」中指出,2022至2023 年六月我國面來自中共在軍事上前所未有的兩次針對性、脅迫性、與威懾性的軍事演習。2022年八月軍演後,台海軍事現況被徹底破壞,隨之而來的例行性與持續性的海空擾,逐漸侵蝕了國在台海周邊既有的局部優勢,形成海峽「新常態」。2023年四月,中共東部戰區再一次舉行針台海的軍演,執行「環台島戰備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中共解放軍大量艦群集台海四周,同時新成軍的山東號航母戰鬥支隊,也首次進入台灣東部海域、並執行艦載機起降與模擬攻擊演練。解放軍備警巡兵力以拘束與打擊我國海空兵力為目的、共軍聯合利劍演部隊執行長程精準打擊為目的。

「國防評估報告」中也指出,共軍聯合利劍兵力包括彈道飛彈、遠程火箭、航母戰鬥支隊等,結合戰備警巡的拘打配合,執行對台灣本島的戰略打擊,獲得台海地區海空優勢,也為進一步行動作準備。此次演習然成為中共對台用武的一次預操練。

「國防評估報告」中表示,中共近來兩次大型對台軍事演習明顯反映出,中共對使用武力的意圖與能力日益增加。加上兩次軍演之後持續性的海空騷擾,致使國軍海空兵力必須時時待命、頻加應付,衍生成為對人力及後補保的長期耗損、嚴重影響戰備。

在防衛戰略方面,「國防評估報告」中建議國應略規劃三要素。目標、方法、手段的作業通輯,建立一個國防戰略規劃、軍事作戰計畫、與計畫預算制度緊密連結的運作機制。以從上至下(top down)與戰略至任務(strategy to task)的作業方法,遂行打、裝、編、訓的思維理則,發展有效戰力。此外,為因應兩岸軍事形勢的變化,國軍應該務實的檢討如何以有限資源,做最經濟有效的運用,建立最為高效的防衛戰力。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肯定國軍發展不對稱作戰戰力已有成績。圖為台灣經緯航太自主研發的「翼龍」軍民兩用無人機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輕便型手拋無人機,重量僅2.2公斤,以飛控電腦進行自動導航飛行,酬載彈性高,可搭載2400萬畫素相機或者紅外線攝影機、多頻譜感測器,執行環境探勘及國土監控等任務。經緯航太提供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肯定國軍發展不對稱作戰戰力已有成績。圖為台灣經緯航太自主研發的「翼龍」軍民兩用無人機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輕便型手拋無人機,重量僅2.2公斤,以飛控電腦進行自動導航飛行,酬載彈性高,可搭載2400萬畫素相機或者紅外線攝影機、多頻譜感測器,執行環境探勘及國土監控等任務。經緯航太提供

報告中建議,同時因應國軍戰略縱深逐漸遭壓縮的情勢之下,檢討國軍東部海空域做為戰力保存、遠海機動區域的作為,甚至可以考量與美軍駐第一島鍵的第七艦隊(The Seventh Fleet)建立作戰協調的連結,確保戰略持久策略之成功,並能维持東部海域交通線之暢通。此外,本報告也建議相關戰略文件必須法制化,賦予足够的法規基礎與內容的要求,方能可長可久,維持戰略的一致性與一貫性。

評估報告同時建議政府,戰略規劃機制與相關方法論,應列入國軍軍事教育課程之中,以培養國軍的建軍人才,使能建立全軍一致的戰略概念,也可透過教學相長的過程,讓國軍的戰略概念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情勢逐漸調整。

在不對稱戰力方面,李喜明主導的這份「國防評估報告」中肯定國軍在不對稱戰力發展上,已經逐漸展現多項不對稱武器裝備建置的具體成果。惟近期美國對我軍售政策逐漸調整,在2022年明確拒絕國軍反潜直升機與空中預警機的購要求,更加彰顯國軍與美軍在不對稱戰力發展上仍有不同想法。因此,「國防評估報告」建議國軍應明給予「不對稱戰力」一個清晰的定義,確保美軍與國軍在台海防衛作戰上有一致的思維。

李喜明強調,「不對稱戰力,不應只是打擊敵戰略重心、擾亂敵作戰節奏、遲滯敵行動的作戰思維與兵力運用,同時應該包括『建置一大群致命的小東西』的建軍概念,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肯定國軍發展不對稱戰力武器裝備建置上具體成果。圖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研所展示自力研發無人機說明記者會,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與銳鳶II型無人機。廖瑞祥攝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肯定國軍發展不對稱戰力武器裝備建置上具體成果。圖為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研所展示自力研發無人機說明記者會,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與銳鳶II型無人機。廖瑞祥攝

對於研究不對稱戰力,李喜明也強調,國軍目前最該改革的,也是最便宜的,就是文化的改變。李喜明也強調這份報告所建議的,國軍最需要成立兩個單位,一是應建立不對稱作戰發展辦公室,以專責單位持續研究不對稱作戰。另一個單位就是訓練革新辦公室,仿效以色列軍隊強調以實戰實務為核心思維,揚棄發展制式化準則、但卻又沒有人看準則的「務虛」軍中文化。

「國防評估報告」中也對於發展不對稱作戰相關作為方面提出具體建議,應對於三軍武器裝備籌建項目,均要提出相應對的不對戰力方案,做為國軍建軍系統分析之選項。同時成立不對稱戰力的假想敵部隊,不時與國軍傳統兵力進行對抗操演,檢討雙方戰術運用,精進傳統兵力與不對稱作戰的戰術作為。最後,為因應中共持續對台海執行的灰色地帶軍事行,也應開始以不對稱作戰思維,研擬應處之道,考量「以小制大、以快制慢、以陸制空、陸制海、或以無人制有人」的作為,應對解放軍長期性的軍事騷擾,確保國軍戰備能持久不墜。

在聯合戰力方面,「國防評估報告」建議應早建結三軍所有偵克裝備與武器系統,建立「共同作戰圖像」,以利統一指揮。同時,在防空飛彈方面,要建置共同戰術圖像,俾使能有效反制來自空中的威脅。此外要加強各級聯合作戰指管中心人員的訓練,特別是參謀本部成員,戰時擔任衡山指揮所各個中心聯合幕僚,平時也應該有時職務訓練與簽證,俾能逐漸減少平戰轉換的時間,及早達成「平戰一體」。

另外在「灰色地帶行動方面」,「國防評估報告」中也分析應該改變防衛作戰構想。由於中共兩次對台軍演,也顯示中共此種「非戰爭的軍事行動」,或是「軍事性的灰色地帶行動」,已經是解放軍在台海周經常性的行為,也說明中共在台海軍事上,自認已經充份掌握主導權,或戰或和都由北京決斷。因此,國軍長久來以「嚇阻」為防衛作戰構想的核心,加上國軍近10餘年來推動不對稱作戰理念,傳統兵力與不對稱兵力之間,如何能有效結合,最為經濟的方式運用資源;又如何發揮「拒止」戰力,確保防衛固守的國土防衛任務等,均是本報告嘗試提出政策建議的主要思考。

李喜明也表示,傳統武力應對灰色地帶行動,有其拘限,但國軍連這應對能力 都有問題,對於威懾,國軍應該用「不對稱」的思維來思考。若台灣更早有很多無人系統可以應對中共這類灰色地帶行動,就能夠冷靜應對。但是,台灣若是無限制地去買更多戰機、戰艦等對稱戰力的傳統武器系統,將會把有限資源耗盡,這對於台灣在資源分配與機會成本在優先次序的考量上,防衛作戰思維會被打亂,不但無法應對中共的威懾,連遇到生存威脅時,更無法應對。李喜明呼籲政府與國軍高層,應多思考這些問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捨己求道 了卻阿羅漢
    台灣非常需要發展水下無人載具,可以長期無聲潛伏於本島周遭深淺海域,提供潛射巡弋飛彈,對艦導彈,重型魚雷,浮游型自動水雷裝載與攻擊平台。 透過無人AI智慧設計,可以在失去數據鏈接與面對干擾時,自行判斷攻擊來犯的共軍戰機艦艇與潛艦。 這裡裝置本身具備第一波導彈攻擊反擊能力,類似核威懾第二次打擊能力,只是使用的是傳統彈頭,潛伏在台灣周遭海域,以電力太陽能,海流動力自行充電,具備低浮游性,與高度隱蔽性,其生存力遠超過一般飛彈快艇,船艦與戰機。 這類系統的基地適合構築在東岸沿岸地區的海底隧道坑洞,一般導彈難以攻擊與察覺。 戰機或潛艦,偵察機可以透過數據鏈,傳遞基本訊息給浮游智慧型機器人,再由四面八方以狼群戰術攻擊敵人,讓敵人的導彈防禦系統疲於奔命與失效,對攻擊位置無法有效掌握。 所以郭董說的數萬機器人大軍,在我看來,除了路上系統,無人機,在台灣本島防禦戰中的關鍵角色其實是潛射式無人載台,要能有效發射天弓,天劍防空飛彈,雄風巡弋飛彈,超音速反艦飛彈,主型魚雷與浮游型自動攻擊水雷。
    2023年06月27日01:51
  • Daniel Wu
    儘管國共會戰,國軍一敗塗地,仍未從共軍身上學的那種靈活多變且有效的戰術應變能力,還是那般正規戰思維,只會與敵人高大上的決鬥,近年來總算漸漸清醒,希望國軍中能有愈來愈多像李喜明將軍這樣的將才,來保家衛國!
    2023年08月15日08:59
  • 黃嘉和
    給美軍決定部署到時候美國會打的比較賣力
    2023年06月27日08: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