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被學生封為「梗王」的建中前校長陳偉泓:和孩子說話時,慢一點做結論、不要試圖去改變天賦很清楚的孩子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6月17日01:56 • 王蘭芬

最近忙著跟曾任英特爾總經理的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一起寫書《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那天她與老友前任建中校長、現在在越南胡志明市丁善理紀念中學當總校長的陳偉泓約喝咖啡,問我要不要一起,我當然說要啊。

陳校長平常都在越南,這次因為疫情所以回來後待得久一點,我也才有機會親眼見到「建中梗王」本人。(這典故等一下講)
除了建中,還待過陽明高中、北一女中、中正高中、中山女中、麗山高中的陳校長,聽說具有能夠讀懂高中生之心的超能力,知道我們家正好有兩個,他笑起來:
「我會跟高一家長講一句話,高中以前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上高中以後他們就不再是你的孩子,不再跟你分享心事,不希望你管交友跟功課。」
這段話像愛神的箭(誤),威廉泰爾射中他兒子頭上蘋果的箭(才對)那樣嗖地準確擊中我的心,一整個點頭如搗蒜啊。
校長人真的很好,完全沒廢話,立刻說今日你我有緣,免費教妳四招。(有緣是我編的,四招卻是真的)(毆)

第一招,多聽少說。
可以跟小孩聊天,但不要追問,他自己想要講他會跟你講,
千萬不要問:今天上課怎麼樣(蛤我問了),
考試考幾分(哭我也問了),
千萬不要問(面壁),如果問了,
就算今天有什麼特別的事,他也會回你沒什麼特別的,直接被句點。
可以從生活時事當中聽到某些事情跟學校有關的去開場,聽說什麼什麼你知不知道,從這邊切進去,不要問你們班上今天有沒有什麼事,他就會警覺你要打聽什麼,記得要旁敲側擊。
如果他回答了,家長也不要急著接話,最棒的方式是重覆一次他講的話,然後問「你是這個意思嗎?」他會說是或不是,對話就能因此延續因此變長。(吳惠瑜立刻拿手機出來記,說兒子已經在攻讀博士了還是很受用)。
第二招,慢一點做結論。
如果他今天跟你說數學考很差,你馬上說當然啊!你一直看電視當然考很差(摀嘴),你這就是在給他下判斷,千萬不要做,話到嘴邊要收回來,不要審判他,我們要變成引導的角色,他自己做決定。可以做的是分享我們的人生經驗,他們不需要走一樣的路,但可以從我們的人生經驗中判斷他可以怎麼做。
我們可以問他,你想怎麼做,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聽到他的決定後也不用說很好,不見得說很好就好,好跟不好都不要說,只就事實跟邏輯來講,例如「你這分析很清楚」等等,孩子就會知道你正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關心他,以後有事他就會想要跟你討論一下。
意見不合時更要慢一點做結論,譬如說他想念第一類組,要尊重,就讓他念,我們有學生念完電機又回去念第一類組,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就是念完台大電機系畢業又重考念台大哲學系。很多在美國念了電機、工程、土木,後來回來現在在做音樂或創作,不要很快說你才十幾歲,懂什麼。
志願的決定要分兩種來看,有的是確實找不到方向的,這種你可以給他多一些引導,走向你希望他走的方向,這是可以的,但有些已經非常明顯的,自己知道要做什麼的就不要管他,讓天賦自由,他有這天賦,最後一定會回到這一塊來。
天賦很清楚的孩子,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你去強迫只能一時,他最後還是會繞回來,何必讓他多走冤枉路。但如果孩子搞不太清楚的,你幫他一下,這是可以的,因人而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第三招,是有能力的愛。
我們當然愛小孩,但小孩會想這愛是負擔還是幫助,爸媽很容易給有壓力的愛,像是他知道爸媽很關心,那麼希望爸媽不要失望的心情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真的遇到困難時爸媽可以協助解決,那就是有能力的愛,這種愛是有幫助的,而不是干擾他干涉他,家長要做功課,今天孩子在哪裡遇到問題,你才有辦法幫忙解決。關鍵點給力量,不用處理每個細節:「你越關心小地方,越看不到大局。」
第四招,每天要有15分鐘「高品質對話」。
所謂高品質,就是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其他人干擾,只有親子二人的互動和談心。前面講到的聆聽、緩判跟有能力的愛就是要用在這時。
這四項不管做得到或做不到,陳校長最後教我第4+1招,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很愛他,只有沒有條件的愛能讓他們對父母敞開心胸。
陳偉泓雖然在建中只當了短短四年校長,但學生都非常喜歡他,甚至為他開設粉絲專頁。
當年為了讓同學們願意來開朝會,決定每次都要講一個小故事,他徹底執行的毅力和獨樹一幟的幽默感非常合這些高中生的胃口。
其中最有名的一則是:在一個傍晚,夕陽餘暉照進小屋的餐桌,上面放著一瓶牛奶和一個杯子,爸爸坐在這邊,兒子坐在那邊,爸爸拿起那瓶牛奶緩緩地倒在桌面上,兒子大驚阻止。爸爸問為什麼不可以倒在桌上。因為這樣就喝不到了啊兒子答。不然要倒在哪裡呢。當然是杯子裡啊。所以孩子啊,爸爸說,牛奶就是自由,杯子就是紀律,牛奶要倒在杯子裡。
這個小故事是如此深植建中學生的心,於是2015年陳校長決定不再連任的那屆畢業典禮上,畢籌會做了一個比選舉看板還要大的巨型海報放在校門處,上面寫著「自由是牛奶,紀律是杯子,牛奶要裝在杯子。」

(圖:建中前校長陳偉泓/吳惠瑜提供)

他很喜歡講的習慣用語「我再舉一個例子」,則在當天化為一顆巨型栗子看板,底下有一隻手舉著。
某天校長在朝會上提醒大家:「莊敬樓在施工,辛苦老師同學們了,我感到很不安。」最後一句讓全場建中生狂笑大喊,是在不安什麼啦,後來「我感到很不安」甚至印在建中發行的紀念品上。
他最記得有一年暑假,樂旗隊和高一資優班分別到日本比賽和交流,他特地安排時間前往,先去東京看資優班,再轉去千葉探班樂旗隊:「當我下車準備去車站時,發現全部資優班的學生也都下車,他們一個一個過來跟我擁抱道別,那一刻,永生難忘。」校長講到這裡,哽咽了。
那年畢業典禮最末,播放兩分多鐘校長的影片後,陳偉泓現身穿上特別訂做、繡有他名字的建中制服,台下近千位同學同聲歡呼並舉起手機拍下他們最喜歡的校長在建中的最後紀念。
我完完全全,完完全全,接收到他們的心意。陳校長說。
或許這就是校長教我的開外掛道理,只要孩子們感受到那無條件的愛,即使在他口中「不管問什麼問題,都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的無厘頭高中生,也會坦率到令人流淚地交出他們的真心啊。(擤鼻涕)(校長梗王無誤)(蓋章)

王蘭芬,曾任職報社,現為專職寫作者,著有《圖書館的女孩》、《寂寞殺死一頭恐龍》等小說。最新散文集為《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

圖片提供:王蘭芬
數位編輯:黃小羽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秀華Clare
    謝謝分享 家中即將迎來一位建中生 ~~~
    06月17日11:2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