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重新認識身體!重大研究發現:20歲到60歲新陳代謝能力不變,中年發胖與年齡無關

風傳媒

更新於 2021年08月13日09:08 • 發布於 2021年08月13日07:10 • 蔡娪嫣
肥胖,示意圖。(取自jarmoluk@pixabay/CC0)
肥胖,示意圖。(取自jarmoluk@pixabay/CC0)

每個人都知道關於新陳代謝的傳統觀點:20多歲起體重逐漸增加,是因為新陳代謝減慢,尤其在中年左右更容易發胖。女性比男性更難控制體重,因為女性的新陳代謝比男性慢,而更年期女性的新陳代謝還會再進一步減緩。

但根據12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上的論文,我們對新陳代謝的理解錯得離譜。該研究6500名參與者來自29個國家/地區,年齡從8天到95歲不等,研究人員每天記錄他們的熱量消耗。

數據發現,人體的新陳代謝按照年齡分為四個不同時期,兒童期與青春期的代謝能力每年穩步下滑;20歲到60歲的基礎代謝率保持穩定,就連懷孕也無異;並且在控制其他變因後,男性和女性的新陳代謝能力亦無明顯差異。

因此,儘管體重增加的原因與以往一樣──攝入的卡路里多於燃燒的卡路里,但其實發育期孩子的熱量消耗並沒有明顯比成年人多,中年發胖與年齡讓新陳代謝減慢無關,男性也並沒有比女性更容易減肥。該研究的結果破除我們對人體新陳代謝的既有認知,也可能對醫療用藥產生影響,例如醫生恐怕要重新斟酌適合兒童和老年人的藥物劑量。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醫學系教授安德森 (Rozalyn Anderson)指出,她對調查結果感到「震驚」,「我們將不得不修正我們的想法。」美國潘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雷德曼(Leanne Redman)指出,這是一篇將改寫教科書的「關鍵論文」。

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教授拉弗里(Gareth Lavery)指出:「這些有趣的結果表明,我們可能需要更謹慎地根據年齡和代謝率來定制健康建議和疾病管理。為了維持我們晚年生活的質量,我們下一步應基於對人類代謝變化和能量消耗的了解,來製定營養和公共衛生策略。」

人類新陳代謝變化的四大階段

有關人體代謝研究的成本通常比較高昂,因此大多數已發表論文的合著者都很少,但這項新研究共有多達80多位合著者,結合6間科學實驗室40多年來收集的數據成果,才獲得足夠信息以解答人類一生新陳代謝變化的謎團。首席研究員、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演化人類學家龐策(Herman Pontzer)表示,所有參與研究人員都同意分享他們的數據。

研究人員使用測定熱量消耗的「黃金標準」方法──雙標水法(doubly labeled water)──來​​研究代謝率,即通過穩定性同位素追蹤一個人在日常活動中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來測量其燃燒了多少卡路里,並藉由參與者的身高體重、體脂肪率,來計算個人的基礎代謝率。

本研究的核心發現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變化依照生命四個不同階段而改變:

  • 1歲之前的新陳代謝能力處於一生巔峰,能提升到比成年人高出50%。
  • 1歲到20歲左右,新陳代謝速度每年減慢約3%。
  • 20歲到60歲,新陳代謝能力保持穩定。
  • 60歲之後,新陳代謝速度每年下降約0.7%。

不過,已知體型瘦小者通常比體型高大的人消耗更少熱量,那麼體型與體脂率等影響因素經過校正之後,人們的新陳代謝是否有所不同?研究人員將體型和肌肉量等變因控制住之後,發現男性和女性的新陳代謝能力其實沒有差異。

上述人體代謝機能變化四階段模式適用於所有人,但每位個體的新陳代謝變化依舊各有不相同。有些人的代謝率會比同齡人低25%,而有些人的代謝率會比同齡人高25%。雷德曼教授指出,這因此又帶出了其他重要問題,為什麼有些個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與同齡人相比有明顯異常?新陳代謝高於或低於預期的人有什麼特徵,與肥胖有關係嗎?

60歲之後,新陳代謝一路下滑

最讓本論文作者龐策感到驚訝的發現之一是嬰兒的新陳代謝能力。他預計剛出生嬰兒的新陳代謝率會很高,畢竟生物學的一般規則是幼小動物燃燒卡路里更快。但研究結果發現相反,出生第一個月嬰兒的新陳代謝率與母親差不多,不久後,「新陳代謝率才開始上升。」

研究人員原預計成年人的新陳代謝會在40多歲時開始減慢,但是龐策博士說:「我們並沒能證實這一點。」沒想到,成年人的新陳代謝直到60歲左右才開始減慢,直到95歲時,代謝能力將總共下降20%。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教授克萊因(Samuel Klein)說,這麼一來,除了20歲左右的大學生可能感受到代謝轉變的影響(因其畢業後的代謝能力比大一時還差),中年人不能再將其體重增加歸因於新陳代謝減慢。

克萊因解釋說,心臟、肝臟、腎臟和大腦等器官雖僅占體重5%,但消耗的總熱量卻占靜態代謝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的65%;所以一般人在60歲後新陳代謝變慢,可能是因為年齡增長,重要器官功能越來越差,這也可能是慢性病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原因。(推薦閱讀:政府軍兵敗如山倒,首都喀布爾危在旦夕!美軍緊急增援阿富汗首都,任務目標:協助撤離使館人員

一旦來到60歲左右,無論你保養多麼得宜,看起來多麼年輕,你的體內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安德森教授表示,儘管人們渴望青春永駐的神話,但從生物學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在60歲左右,身體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一切不再像以前那樣。」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