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高爾夫不是會擊球就可以!動作和施力不當很可疼導致這4種疼痛與傷害,不能小看啊!

GQ

更新於 剛剛 • 發布於 1天前 • Cathy Hsiao

不只是長輩或高管愛打高爾夫,這項運動如今在年輕人眼中也成為熱門的休閒活動,但並不是球衣裝備好就夠了,也不是球竿揮得出去就叫做會打球;相反地,動作不標準與施力不正確,在揮竿時,極有可能導致運動傷害,專業物理治療師孫維澤表示因輕忽而受傷的這類型患者上門求助的比例不低,到底該怎樣正確打球才能避免傷害的產生,平常又該如何儲備相對應的能力才能在球場上做出有水準的發揮,繼續往下看就對了。

打高爾夫球如何施力才正確?

線性加旋轉是構成速度的必要條件。打球前,要培養速度、穩定度(所謂的協調)、爆發力(核心的串連,從下肢延伸到上肢的運動,力量由下而上的爆發),以上這三項要點都達成,速度自然就會有了。

揮竿的發力是什麼原理呢?首先,你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條橡皮筋,用手將其扭轉再扭轉,然後突然彈出去,就類似擊球時的動作反射。在做揮竿動作時,腰部需要大幅度地扭轉,同時帶動脊椎、骨盆和髖關節,從下肢延伸到上半身的肩膀、手肘和手腕,必須同時具備協調、爆發力和力量。

動作/施力錯誤可能導致哪些傷害?

孫維澤表示,因打高爾夫而前來求助的病患最常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1 腰痛

也就是所謂下背部疼痛,會出現這種症狀是因為打球者本身的技巧不純熟,筋膜帶動路線有問題所導致。由於原先身體的協調、平衡、穩定與力量不足,在揮竿時,會感覺卡住或是流暢度不夠。再清楚一點說,就是你在揮竿的同時,腰好像轉不過去,肩膀抬的角度不夠,擊球那一瞬間,彎曲的手肘會出現刺激的疼痛感。

下背痛的成因不止如此,也可能是病患本身不知道自己有脊椎側彎、骨盆有高低差的情況,這種影響因素加上長期練習,會導致兩邊的核心肌肉、背部腰方肌、腰大肌等力量不平均。這是因為脊椎側彎者慣於 利用單邊力量擊球,慢慢演變成一邊太強一邊太弱的結果。

對應之道:有些訓練方式可以改善,藉由徒手放鬆緊繃的肌肉,進而啟動核心。

有些人在正式上球場前會先去練習場練習,或藉由虛擬運動遊戲透過模擬方式來模擬揮竿,把球擊打出去時,其實是由肌肉帶動旋轉,但如果本身腰部在旋轉角度不夠,勉力而為就會造成傷害或疼痛。

對應之道:臀肌力量不足者需進行肌肉徵召;要是兩邊肌肉不穩定,不管左弱或右弱,可以透過側平板訓練肌肉,這動作類似彼拉提斯,也會做身體的扭轉角度,另外物理治療師在進行療程時通常也會搭配彼拉提斯來輔助。

再說到骨盆有高低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般來說,長時間坐辦公室者很容易因為姿勢長期不端正,使骨盆左弱右強或左強右弱,導致骨盆形成高低差,連帶核心強弱也不一致,逞強揮竿的結果,讓下背部開始感到不適(此外,久坐辦公桌者本身往往也會有腰痠症狀,兩者相加使得痛感加劇)。

2肩膀和手肘痛

這類型病患的肩膀感覺疼痛,問題基本上來自於旋轉肌袖發炎。

而手肘的痛感,就是所謂的高爾夫球肘。

3 髖關節障礙

打球時覺得腰轉不過去,好像被施了定身術。

4 胸部刺痛

揮竿動作必須透過呼吸系統的橫膈肌帶動身體的旋轉,過程中有些人會不自覺屏住呼吸,這樣一來,不止會出現腰痛和下背痛,還可能感覺胸腔有撕裂傷般的刺痛感,這其實是橫膈肌拉傷的表現。

打高爾夫並不是用眼睛看看就會了,或者是球打得出去就可以,有些人根本沒打過或練過高爾夫(因工作或業務需求),為了應付應酬陪客戶打,結果在球場上用蠻力擊球,球是擊出去了,但本身身體僵硬、柔軟度協調性不足,結果不是腰拉傷,就是橫膈肌拉傷,要不然就是造成肩膀痛、手肘發炎或肌腱炎。

但可別以為這是平時沒做足功課的緣故,心想著只要去練習場多練幾次,讓身體習慣就好,在沒有專業協助的情況下,很可能導致骨盆兩邊的肌群強弱不一,相當於多做多錯多痛。

若問題出在動作不熟練或不正確,建議徵詢專業教練、長期打高爾夫球的物理治療師的意見,來降低傷害發生的可能性。打球前,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體適能的訓練來了解自己身體的現況,並經由物理治療師做處理,在從事揮竿動作時比較不會造成那麼大傷害。

物理治療如何調節打球造成的傷害?

孫維澤表示,針對這幾種問題,他通常會協助對方做MT(Manual Therapy,也就是徒手治療)。

1 放鬆

透過徒手內臟按摩,讓病患的筋膜放鬆,這是因為長期打球者就像練重訓、練跑的人,不管深層或淺層的肌肉都會有疲勞性的緊繃,必須先幫忙做放鬆,相當於運動後的運動按摩。

2 召喚肌肉

放鬆完後,針對神經肌肉再徵召,喚醒肌肉神經元的控制,讓這些肌肉變得更敏銳,以達到適合的力量傳遞。顧名思義,就是讓身體肌肉去記憶這樣的動作,如果不透過這種訓練、也沒有找教練帶領,打球者之後也需要持續去球場重複練這個動作,直到習慣為止。放鬆和召喚同時雙管齊下,可以降低受傷的機率到底哪些動作特別需要訓練呢?物理治療師會給予建議,透過訓練,讓打球者認知與記憶哪個肌肉要放鬆,哪部分的肌群是力量的發揮以及身體的平衡。

所以練球後,一般會建議針對整個軀幹和背部,從下到上,腰大肌、腰方肌、背直肌、闊背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前鋸肌、橫膈肌做放鬆或訓練。孫維澤通常會請病患現場一邊做一邊協助調整。為了改善患者的情況,他也會與專業高爾夫球教練分工合作,後者在球技訓練中加入肌力和柔軟度的訓練,而物理治療師協助啟動狀況,了解是否是因為啟動不順導致肌肉緊繃或無力。

為什麼打球要做體適能訓練?

根據孫維澤的觀察,平時有在打高爾夫球的病患,尤其是年紀較長者體能和肌力負荷較差,本身的肌肉強度並不足以支撐打完一Round(平均28個洞起跳),一次能打完10幾洞已經是極限,要是沒有經過特別訓練是不可能撐那麼久的,如果硬撐著打完,就一定會造成傷害。

體適能訓練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針對業餘打者,就連職業選手,平時除了技巧精進之外,還需要做體適能、肌力的訓練。而業餘打手,建議透過上肢和下肢的體適能訓練達到身體的增強效果,在球場上表現會更好,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另外,他還表示,主述下背痛腰部疼痛的患者,其左邊的髂腰肌相較右邊弱很多,建議透過Bosu球來加強鍛鍊腹外腹、內斜肌,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解剖學中,脊椎尤其是腰椎每一節最多旋轉三到五度,會旋轉只有頸椎第一二節,而胸椎是完全不會旋轉。所以要能有效且不受傷的執行揮竿時身體的扭轉動作,建議透過背肌和腹肌控制身體的扭轉以及上半身的協調帶動來達成,要做到這點,打球者本身的柔軟度和肌力的帶動相當關鍵,所以要征服高爾夫,技巧、體適能和肌力訓練必須同步進行。

哪些動作有助於改善?

為了強化打高爾夫的身體能力,建議平時可以在家做以下三種自我訓練,包含平衡、控制協調與核心旋轉,以降低受傷的機率。

動作1 平衡訓練

呈站姿,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單腳向前抬起,另一腳下蹲,短暫停留數秒,腳放下,換腳重複動作數次。

動作2 控制協調

躺臥於瑜珈墊或床上,雙手平放於身側,緊接著雙腳微彎踩地,腹部用力使身體離地或床,單腳向前用力抬並伸直,收回後,換腳重複動作數次。

控制協調訓練
控制協調訓練

動作3 核心旋轉

將彈力繩綁好固定於身側,雙腳微彎,雙手一同握住彈力繩,用力拉向中心位置(約位於胸口高度),進行數次後,換邊重複動作。

核心旋轉訓練
核心旋轉訓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