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庚醫師團】兒童癲癇怎麼辦?早期診斷,精準治療,改善孩子的預後

媽媽寶寶

發布於 17小時前
【長庚醫師團】兒童癲癇怎麼辦?早期診斷,精準治療,改善孩子的預後

癲癇是相當多樣化的疾病,每個人的發作型態、癲癇原因、合併共病、治療及預後都不同。因此,正確認識、早期診斷與精準治療十分重要。

癲癇重點在於找到背後原因

癲癇原因百百種,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給予正確治療,有些癲癇為良性(自限性, self-limited),正確診斷及治療可緩解症狀,也有些癲癇為頑固性癲癇(drug-resistant epilepsy)需要多重用藥來控制病情。

造成癲癇的原因包括腦部結構異常、代謝異常、基因異常、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及不明原因,醫師會在問診後,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檢查以確定病因。可能安排的檢查包括:腦波檢查、腦部影像檢查,以及血液與脊髓液的檢驗等等。

然而,有許多癲癇經過詳細的檢查仍然找不到原因,屬於不明原因的癲癇發作。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我們解答這些未解之謎。

基因是決定生物特徵的遺傳物質,若基因變異導致神經元細胞電位或傳導物質異常,就可能導致癲癇的發生。根據過去文獻與經驗,若癲癇合併以下狀況可以考慮基因檢查:發病年齡較早,有家族史,合併其他神經發展問題,例如發展遲緩、自閉症、智能不足等等,合併多重器官問題或外觀異常,符合癲癇性腦病變,疑似先天代謝異常等等。

基因診斷有利於精準治療與個人化治療計畫

隨著科技的進步,愈來愈多的基因檢測工具可以選擇,除了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Karyotype),現在還有基因晶片陣列(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 CGH)、全外顯子基因檢測(whole exon sequencing)、全基因體檢測(whole genome sequencing),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目的及用法,舉例來說,有些是檢查一本書有沒有缺頁、有些是檢查單一錯字,有些則是檢查頁面汙漬,各有其優勢。

案例1:自限性新生兒癲癇

小愛是家裡的第一個寶寶,全家人都迫不及待地迎接她,然而在七天大的時候,家人發現她有手腳局部抽搐,非常頻繁,按壓不會停止、不像常見的新生兒顫抖(jitteriness),因此,小愛就醫接受了一系列的檢查,連續性腦波檢查發現腦部有異常癲癇波,但基本腦功能、抽血檢查、核磁共振都無異常發現、腰椎穿刺沒有感染的證據,用藥後,小愛發作頻率下降,在兒童神經科醫師的建議下,讓小愛接受基因檢查。

基因報告是KCNQ2致病性突變,最後診斷為自限性新生兒癲癇(Self-limited neonatal epilepsy),根據檢查報告調整用藥,選擇適合小愛的抗癲癇藥物,病情獲得妥善控制,家人不僅解答心中的疑惑,也對小愛未來的病程更加鬆一口氣。(附註:KCNQ2亦可能導致早期嬰兒發展性癲癇腦病變early infantile developmental and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EIDEE,建議與醫師討論病情確認診斷。)

案例2:自限性嬰兒癲癇

亮亮八個月大開始,一天出現好幾次全身抽搐發作、眼珠偏斜、口吐白沫,每次一兩分鐘就停止,發作後的精神活力都很好,體溫正常,神經學檢查正常,兒童神經科醫師安排腦波檢查無異常放電,核磁共振影像正常,追蹤發展也都正常,和家人討論後決定送檢基因檢查。報告是PRRT2致病性突變,醫師告知診斷為自限性嬰兒癲癇(Self-limited infantile epilepsy),調整用藥後,再無癲癇發作,但醫師建議長期追蹤觀察有無陣發性動作異常。

由此可知,並不是所有癲癇病人的腦波都有明顯異常,檢查結果正常不一定表示沒有癲癇,例如癲癇發作當時有瞬間放電,沒有發作時的腦波記錄就有可能是正常的。若腦波檢查有異常癲癇波,兒童神經科醫師會搭配臨床症狀,分析可能的診斷,幫孩子安排進一步的檢查治療。而基因檢測可以輔佐診斷,搭配參考國際文獻更有利於擬定個人化治療計畫。

案例3:卓飛症候群

翔翔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備受疼愛,然而,他在四個月大開始反覆熱痙攣發作,每次都要持續二、三十分鐘,甚至需要到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才能停止,曾經接受腰椎穿刺檢查排除腦部感染,門診追蹤發現還有失神性發作與發展遲緩,醫師懷疑為卓飛症候群(Dravet syndrome),送檢全外顯子基因檢查報告正常,醫師進一步評估後送檢SCN1A基因的MLPA檢測法,發現是一般定序分析無法被診斷的拷貝數變異,確診為卓飛症候群。說明適合的基因檢測方法是相當重要的。

這個疾病典型症狀為一歲前頻繁熱痙攣發作,逐漸出現沒發燒也會癲癇發作與多樣化的發作型態,合併後續發展遲緩及智能不足。目前國際有癲癇藥物用藥指引,哪些藥物對他幫助最大、哪些藥物容易惡化發作,在疾病病程上也有適當的追蹤計畫,甚至國際正在進行基因治療的臨床試驗,未來可能有基因治療藥物的引進。

一起積極面對癲癇

癲癇並不可怕,需要大家一起積極地處理與面對,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能夠改善孩子的預後,提高孩子與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許多過去被列為不明原因癲癇的個案,被找到原因,讓家屬心中的大石頭落地;也有許多新發病的個案,因為基因診斷而獲得精準治療,擬定後續照護計畫。雖然目前國內尚無癲癇的基因治療,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指日可待。

侯如盈醫師

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
經歷/林口長庚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研究員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長庚醫師團】兒童性早熟不只影響身高,心理健康也有份!及早發現並適當管理,身高與健康受影響程度仍可控!
【長庚醫師團】沒撞到卻有瘀青,皮膚莫名出紅疹子,我的小孩容易流血嗎?談兒童出血體質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