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公車或捷運,博愛座原本的立意良好,是為了「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所設,但也有許多看起來健康、其實不舒服或有特殊理由無法久站的「有需要」的人,因此多次引起爭議。
廢除博愛座?
這幾年,博愛座甚至演變為老一輩和年輕人之間的紛爭,吵到最後,總會出現「廢除博愛座」的聲浪……
身為26年的家庭照顧者,作家吳若權於臉書粉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感謝所有讓座給自己母親的陌生人:「而且,我要真心講,讓座率是100%。」
「我和家母從未在捷運碰到不肯讓座的年輕人,也經常看到不分世代與性別的乘客,讓座給需要的人。或許,我的經驗不足、或真的是特殊個案,但我還是願意分享我這個照顧者,對捷運『博愛座』的看法。」
(作家吳若權感謝所有願意讓座給行動不便母親的陌生人。)
兩方各有立場
吳若權表示,因為自己不在當時現場,目前所有資訊都來自媒體與網路,呈現「資深作家」與「被指出不肯讓座的年輕人」兩方的略為不同的說詞。
「資深作家」在文壇資歷深厚,創作多次獲獎,文采必有值得後生尊敬與學習之處。我也因為通告或活動,有幾次當面請益的機會,受惠良多。
而「被指出不肯讓座的年輕人」,雖是素人,但她所有感受也必須被尊重同理。
五點值得深思
針對此,吳若權就自己家庭照顧者的經歷及角度,提出幾點看法:「我以下的淺見,絕對無意批評任何一方。若有失禮之處,還請多見諒。」
一、年輕人並非拒絕讓座,而是拒絕被使喚
多次類似事件的爭議,很多新聞焦點,都放在「年輕人拒絕讓座」,其實年輕人並非拒絕讓座,而是拒絕被使喚。
所有與道德禮數相關的言行表現,都是出於自動自發才可貴。每個人都不喜歡被情勒,特別是年輕世代最討厭被大人強求。
有些事情本來他願意做的,但被念之後就不想做了。
二、「需要」不分世代,也無從被比較
如果重新定義「博愛座」,並非「老弱婦孺」專屬,而是留給「需要」的人優先。
那所有的「需要」都是不分世代,也無從被比較,只能靠彼此體諒,才能禮讓。而這個體諒,往往是真正有過受苦經驗的人,才能有的同理。
沒有真正苦過的人,只會知道自己的難過,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
(博愛座應是留給有需要的人,不分世代、不需要比較。)
三、這世界沒有「應該」,你若堅持「應該」就會受苦
這是奧修的名言。引用於此,「命令讓座」與「不願讓座」的任何一方都不要覺得「博愛座」是「應該」給我優先坐的。
若能先不堅持「應該」是我的座位,站著時就能夠忍耐,讓座的時候也比較心甘情願。
四、該撤除的不是「博愛座」,而是要撕掉主觀「標籤」
很多人建議廢除「博愛座」!理由有兩個:1.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每個人只要情況許可,都可以讓座,根本不需要嚴正劃分;2.既然沒人要禮讓,「博愛座」形同虛設,不如廢了吧!
其實,該撤除的不是「博愛座」,而是要撕掉主觀的「標籤」。唯有不再評論判斷,才會有真正的尊重與同理。
無論是否設置「博愛座」,都能因為關心與愛,而懂得理解並支持對方的處境,依照自己的能力,採取適當的行動。
五、別再嘲笑「老嬰」,你我將來都會是「老嬰」
台灣有句話說:「老人,囡仔性。」照顧媽媽26年來,我對長輩逐漸老化的狀況深有體悟。那種無理的委屈與頑強與固執並非自願,很可能是腦部退化的自然現象。
在明顯快速高齡化發展的社會,你我都無法避免自己也可能變成「老嬰」,但至少可以從不要嘲笑「老嬰」開始,給未來的自己留下一點不需別人悲憫的基本尊嚴。
沒人喜歡被命令、使喚
網友覺得:「認同,各個世代應該彼此尊重」、「同時顧及到雙方的立場與想法。倘若人人都能多一點同理心,將心比心,是否這個社會會比較祥和,而不是形成對立……」
「博愛座不是老年人的專屬座位,也不是老年人用來情勒的工具,更不是用來作為分裂族群年齡的手段」、「被使喚的感覺真的不好,能夠同理對方的需求,但不要覺得應該或是誰做錯,互相體諒才是最可貴的。」
(吳若權提到,每個人都會變成老人,至少從不要嘲笑「老嬰」開始。)
正如老師所說,沒有人喜歡被命令或使喚,讓座或幫忙應該是出於自願,其實大部分人都有如此素質。只是,若遇到情緒勒索或破口大罵的長者,誰會開心呢?
因此,不同世代的彼此尊重才是重點,大家覺得呢?
本文由【作家 吳若權】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吳若權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南韓地鐵孕婦感測椅,大聲警告你沒懷孕勿坐,你覺得這設施好嗎?
爸爸佔博愛座昏睡,小一男童:「輕一些,讓他多睡會,謝謝。」暖哭現場乘客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13
Neo
說的很好👍👍👍
2023年09月27日01:36
Esther Lee
每個人都會變成老嬰,但不應該因此而覺得別人都理所當然應該犧牲奉獻給自己,看到需要的人我們都很願意幫助,但不是被人理所當然的頤指氣使!
2023年09月26日15:16
Tung🥳
不能用道德綁架⋯因為人有隱疾 也是隱私
2023年09月27日01:20
裕
每個人都會變老人,但這不是可以成為放任垃圾老人道德綁架,情緒勒索,霸凌真正有需要的人的理由。
06月20日09:21
蘇蘇
人都會老。
人都會生病。
人都會有身體不舒服。
人都會累。
憑什麼頤指氣使的評論有需求的年輕人?
老人有需要請好好的和善的說:請謝謝對不起。
年輕人若感到老人家的不適(的確老人家摔倒不容易復原)也別假裝滑手機。
誰都不欠誰,
誰都應該尊重身邊的人。
06月20日09:3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