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觀點投書:解嚴32年,還年輕呢!

風傳媒

更新於 2019年07月20日21:40 • 發布於 2019年07月20日21:40 • 趙文俊
作者表示,解嚴走到現今32年,台灣民意開始檯面化討論國家定位問題。(資料照,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表示,解嚴走到現今32年,台灣民意開始檯面化討論國家定位問題。(資料照,時報出版提供)

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嚴,我剛好是當年出生。1986民進黨成立,我還在媽媽肚子裡。對於台灣的民主進程,我們這一帶大概就是跟著洪流前進、長大、甚至是享受其民主前輩所打下的基礎能為所欲為。

解嚴前後差不了多少,台灣人民思想還是存在舊有的制度裡。筆者就讀在屏東的鄉下,可能更新比較慢,合作社都還有庫存本的關係,我記得當年小學作業簿,背面還都寫著。總統訓詞:「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那已經是解嚴後的十年左右,思想還跟戒嚴時差不了多少。

即時解嚴後,歷經民主突破浪潮、爭取總統直選、廢除刑法100條、廢除萬年國大,不過回頭從1996年來看當時的國中的歷史課本,解嚴後還是寫著的這些深化思想的課文。

「我國歷史悠久,是東亞文明的主體,在世界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的歷史,從黃帝建國算起,到現在已經有四千六百多年。 在世界各國當中,除了埃及和西亞等文明古國的歷史較我國早以外,沒有其他國家比我國更悠久了。」(國立編譯館,1996:2-3)

然而從政黨輪替後,修改課綱,在2003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審定本上就能再度看出不同的思想主題。

「民國 38 年起,臺灣與中國大陸即形成兩個政權分別治理的狀態。…… 海峽兩岸分治以後,一直處於隔絕的狀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人民雖已從隔絕走向交流,卻未能化解雙方的政治對峙以及潛在的軍事衝突。」(謝志豪,2008b:119,122-123)

台灣解嚴令。(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解嚴令。(取自維基百科)

解嚴走到現今32年,台灣民意開始檯面化討論國家定位問題;從不敢談,至現在爭取國家在台灣的論述已成為主流民意。前陣子讀到陳前總統在他近期出版的口述回憶錄,特別談到一段關於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脈絡。書裡指出,中華民國分成四個階段論述。1、最早是老蔣時代「中華民國在大陸」、2、兩蔣時代則是「中華民國到台灣」、3、李登輝總統則是「中華民國在台灣」、4、到我的年代就是「中華民國是台灣」。

不斷在變化台灣民主,和我一樣邁入而立之年。正值年輕熱忱之身體,雖對未來還不太確定是如此,但是很清楚要走什麼路且非常有自信。雖然長輩反對、看好。朋友看衰或者支持,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這可能就是這世代的特性。

短短32年,其實不必太擔心。歷史會慢慢累積,往正確的道路就會走到對的地方前進;大概就需要吵吵鬧鬧個幾年,大夥達到共識吵不動了,順應長輩家庭就和諧了嗎!(推薦閱讀:蔡英文稱「我們因民主而偉大」 馬英九反批:是民進黨因反民主而獨大

*作者為教育文化工作者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9

  • 建誠
    先總統蔣經國視人不清,被李狗賊偽君子所騙,找李狗賊接棒。從此台灣沉淪開始,從亞洲4小龍,到現在車尾燈也看不到。
    2019年07月20日23:15
  • Frank
    「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 這句話....有錯嗎?
    2019年07月20日23:31
  • cash
    民國89年8月4日的報導,標題為「蔡英文:未來一中是唯一選擇」,內文寫道「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表示,「『一個中國』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台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一個中國的問題。...蔡英文認為,無論統一、台獨或維持現狀,台灣人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未來的『一個中國』。她指出,台灣除了少數原住民外,大部分都是從中國大陸移民而來,雖然台灣是一個開放性的多元文化,但中國文化仍是核心。」  祖先來自普寧 現在住中華民國
    2019年07月21日00:05
  • JJ
    人民只想安居樂業的生活 兩蔣是「反攻大陸收復國土」 沒有一國兩制更不是親中賣台 中華民國台灣是我家
    2019年07月20日23:54
  • 余國馳
    我是1964年生,很遺憾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輕易受「族群對立」所愚弄!我常想我們需要的是救經濟的總統不需要政治理想的總統;不是嗎?為下一代多想想吧!
    2019年07月21日01: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