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部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曾經做過一次調查,調查針對雙親家庭的學齡後兒童,爸爸參與照護比較多的小孩,學校成績比較好,而參與的課外活動越多,小孩越幸福。所以,爸爸越多參與孩子活動,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現。
爸爸對孩子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力
1.有助孩子人格發展
以前的研究就證實,爸爸不論對男、女生的人格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性,有父親參與育兒過程的孩子,將來人格發展會相對較為健全。這是由於男人和女人的教養方式不同,對孩子的犯錯事件看法不見得一樣。
此外,孩子其實可以分辨出一個教養者和兩個教養者之間的差異,當教養者只有一人時,孩子很容易會踩過底線、樂於挑戰權威;但如果同時擁有兩位教養者、且雙方口徑都一致,孩子就比較不敢囂張、亂踩底線,教養過程也會更加順利。
2.爸爸的參與,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對象
很多女孩子,會把爸爸當偶像。我們追溯原因,其實跟父親的參與程度有關。
從小父親陪玩的時間越多、參與家庭事務越熱絡、與母親感情愈好的父親,這種父親,成為女孩心中偶像的機會越高。而女孩也會越期待他之後組成的家庭,有一個能夠像爸爸一樣,負責任的男主人。爸爸參與,除了影響擇偶對象,研究更發現,孩子是否可以在適齡的時候成家,找到理想的另一半,也跟爸爸有關。
3.理性的象徵
一般來說,男性較具理性的特質,在育兒方面可能比較擅長講道理、為孩子分析問題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這種教養方式對某些氣質的孩子來說特別管用。
有些孩子遇到紛爭時,非常重視公不公平、沒有犯規…等理性層面的思考,例如:「上次是他先玩,為什麼這次不能讓我先?」這時如果是爸爸以理性的態度說之以理(那這次你還是讓他先,但是等一下你可以玩久一點),可能會比較教得動。而媽媽(女性的特質)通常較為敏感,思考問題時比較會從感性出發、往細節處延伸,因此,一個家庭裡最好同時擁有理性與感性兩種特質的教養者,爸爸和媽媽最好一同參與育兒與教養的過程,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同時培養理性與感性。
4.帶動大肢體動作的發展
對5歲以前的幼兒而言,大肢體動作的發展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舉例來說,2歲的孩子就應該會踢球了,有爸爸引導的孩子,在這類體能運動的學習發展上,普遍都有較好的表現。
研究也指出,爸爸參與育兒工作對孩子來說的確很重要,他可能不一定需要每天打理、照顧寶寶的生活起居,但是他必須和孩子互動、跟孩子遊戲,因為遊戲這件事情是男性比較擅長的,是爸爸很重要的工作。
那些橫衝直撞、跑跑跳跳、玩得亂七八糟、笑得稀哩嘩啦的玩法,我稱作「爸爸式的野蠻玩法」,過程裡其實包含了很多正向情緒與親子感情在其間流動。其實,不是媽媽沒有心陪孩子遊戲,而是有些比較需要體力的遊戲是媽媽做不來的,例如:讓孩子騎在背上、肩膀上…等。
如果爸爸一直沒有參與育兒過程,久而久之,孩子也知道媽媽並不擅長玩這些體能性遊戲(講講故事倒還可以),或媽媽整天忙家務沒有餘力陪自己玩耍,再加上周遭的遊戲玩伴很少、又缺乏跑跳的空間場地,孩子很容易就會身陷大肢體發展遲緩的危機當中。
5.給孩子冒險、跌倒的機會
如果幼兒從小全然以小心翼翼的方式來保護,在臨床上會發現他們比較容易成為發展遲緩的族群,但這並不是指媽媽的教養造成孩子發展遲緩,而是環境裡如果少了爸爸這個學習模仿的對象,自然比其他孩子少了很多刺激的來源。
男性的粗心有時在教養上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對孩子不會有過度的保護,也提供孩子一些冒險的機會。
相對來說,媽媽可能會把孩子照顧得非常安全,安全到孩子沒有機會去探索、冒險、甚至受點傷。
但沒有跌倒過,好像也不是健全的成長,就像沒有出過海的水手,只是在港灣裡待著,沒遇過風浪。爸爸比較傾向鼓吹孩子「要勇敢、去試試看」;媽媽則經常說「不要去,太危險」,兩者差距很大。
給爸爸的貼心小叮嚀
1.千萬不要當”人在心不在”的爸爸
上了一天班回家固然很累,但還是要協助老婆處理一些家務,並且每天花一點時間逗逗孩子。
2.以食物來親近寶寶
對寶寶來說,吃是最重要的,以食物來親近寶寶最快,試著餵寶寶吃一點東西吧!
3.盡量支援育兒的工作,給媽媽短暫的喘息時間
如:2〜3小時的散步假、或和朋友出門逛街聚會,回到家以後的媽媽戰鬥力會不一樣喔!
4.不要對孩子說負面語言
孩子都了解你的喜怒哀樂,所以別在他們面前脫口而出負面的語言,如:「我是爸爸,你怎麼都不找我?」
5.對孩子唱兒歌
爸爸也試著學習媽媽常對孩子哼唱的兒歌,以此來親近孩子,讓孩子感覺熟悉不陌生。
6.分散孩子對媽媽的注意力
經常推著嬰兒車帶寶寶出門跑跑跳跳,分散孩子對媽媽的注意力, 增加爸爸遊戲角色的重要性。
7.讓孩子主動靠近
孩子遇到挫折時,爸爸可以試著對寶寶說:「寶貝來這裡,爸比抱抱!」讓孩子主動趨近你,而不是急著去碰孩子。
而媽媽也要適度地離開,孩子才會「沒魚,蝦也好」地與爸爸逐漸建立起關係。
8.爸爸的角色對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和性別認同非常重要
因此,絕對不是只由媽媽來帶孩子就好。
許多媽媽都會對爸爸在育兒教養、或家務處理過程中事不關己的態度感到相當不滿,然而爸爸卻普遍不認為自己有缺席過。因為他們往往誤解和子女互動就是指導功課,參與家務就是付錢買單,在舊一代的爸爸心目中所認定的育兒和家務項目,和媽媽之間是有很大落差的,但我絕對相信現在年輕一代的爸爸,參與程度一定會比從前來得更高。
留言 1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進來看看。
09月06日09: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