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希望可以進外商工作,請問有甚麼建議?」
這是每回我公開演講時一定會被問的必考題,老實說還真的沒有標準答案──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大家眼中足以進入外商的「標配」,其實並非那麼絕對。
以下,我將先以過來人身分,談談在外商工作的「實況」,讓大家對外商先有清楚的認知,而非錯誤的期待;並進一步提供大家幾個「檢視自己是否適合外商」、「真的想進外商,又要如何達成」的指標與建議:
外商到底好在哪,為何大家搶破頭?
不只是應屆畢業的學生,外商也是上班族轉職的心頭好,某人力銀行在年後轉職潮的市調顯示:有高達 86% 的人希望有機會可以轉進外商,其中又有 82% 的工作者把美商當成首選。
外商到底有甚麼好?讓我從個人經驗搭配馬斯洛的需求層級分析一下:
一、生理與安全需求:從最現實的角度切入,就是談薪資與福利。外商的薪水真的比台企高,連派遣員工的薪資水平都比台企同樣職位的人高,所以在外商做萬年派遣的人不少。大部分的外商不打卡,上班時間很彈性,你很有可能凌晨 6:00 或是晚上 11:00 要跟老外喬事情,加班費很難算,不如讓員工自律。反正外商人力精簡,偷懶、擺爛事情就會掉在地上,責任制執行得很徹底,主管不需要把員工栓在褲腰帶上管理。
二、社交與被尊重需求:名片上掛一個閃閃亮亮舉世知名的外商 Logo,就是高大上啊,好感度與魅力值激升 50%。我試過請邀請我去分享的單位,用工作生活家社群主理人而不是微軟職銜去宣傳活動,對方總是兩全其美地改成微軟工作生活家,主辦單位心中的 OS 應該是:「誰要聽小白瞎扯淡,微軟小白說的話有比爾叔叔背書才有參考的價值。」
三、自我實現需求:高壓驅動高成長,在競爭激烈的外商,不思進步就要抱對大腿,否則很容易死在沙灘上。為了讓員工應付諸多挑戰的技能值滿點,外商提供的教育訓練相對豐富札實,只要生性好學,入寶山肯定滿載而歸。像我目前斜槓在教的「價值談判」課,就是融合所有內訓的談判課程加上街頭經驗而來。
破除迷思:只要英文好、學歷高就能進外商?
正因為前述好處,許多人都想進外商;但卻對於「如何」進外商抱有特定迷思。舉例來說,我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是:在外商工作英文一定要好嗎?
我遇過最極端的例子是高中肄業的業務,他的英文連從 A 唸到 Z 都有問題、產品名稱還必須用翻譯軟體翻成中文才看得懂,但他在外商待了 10 年,是主管口中「轟動武林」的業績王。正因為他做出了實績,所以組織內要求一定要用英文的報表,還有年度績效考核的英文作文,全部由部門的同事們代勞。同時間,每年升官、加薪、領獎幾乎都少不了他。反之,我也碰過喝了洋墨水、英文「嚇嚇叫」的菁英,因為不了解市場與人際溝通的眉角,又沒有人自討沒趣地去教學霸,而本人又不好意思開口問,導致業績沒有起色就算了,客訴還如雪片一般地飛來,不到半年就黯然離職。
簡單說,英文好固然有加分效果,但若無法拿出實績,英文再好也無法獲得主管青睞。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第二個問題:進外商是否一定要有亮眼的學歷?
事實上,我本人的學歷就很普通,不是台清交,也沒有常春藤。在職場多打滾幾年,你就會發現,會念書的人不見得會上班。讀書這碼事需要智商還有努力,有多少輸入就可以期待相等的輸出。上班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要在職場如魚得水,靠的是情商、適應力、影響力與軟 Q 的身段,以上這些能力,不好意思學校通通沒有教。
我遇過一位五專生,他請我幫他修改英文履歷,打開一看,句型、文法慘不忍睹,根本無從改起,只好徹底砍掉重練,改履歷的請託變成寫履歷。可是他的業務能力很強,客情也很好,用人主管已經決定要錄用他,學歷根本不是問題,英文履歷也只是用來應付 HR 而已。
如何進外商?過來人的三點建議
行文至此,不知你是更加想進入外商,還是感到有些卻步?要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外商、又該如何達成目標,我建議你執行以下三個步驟:
一、先確認:外商真的適合你嗎?
我眼睜睜地看過好多個台企轉進美商的烈士,3 個月試用期都還沒滿就陣亡了,撐不下去的原因包含步調太快跟不上、數字導向沒有人情味、業績壓力山大無法排遣。在外商混不下去,不代表這個人有問題,只是對的人在錯的地方待了一回。良禽擇佳木而棲,不在入坑前想清楚,等夢醒了才發現自己一直在追求一個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地方,不是很浪費生命嗎?
抗壓力不夠,或是表達能力不強,在外商討生活真的會比較辛苦也比較吃虧,我自己用青春寫成的外商生存指南中,就有兩項基本功:
第一,多做一些(Go Extra Mile):業績壓力是日常,做到自己的數字是基本,還要能幫上級分憂解勞,完成組織的整體要求才算盡了本分。
第二,多說一些(Tell Good Story):做到業績數字只有 80 分,要能夠連結公司的年度目標、使命與願景包裝出動人的故事,考核的時候才能變成 100 分。
二、制定比「進外商」更明確的目標
單純地想要「進外商」是一個很無效、無法制定行動方案的目標。台企以外的公司都是外商,美商、日商、歐商的文化不一樣,對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樣。想要投入那一個產業?金融、科技、時尚還是醫療?產業不同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同,甚至不同的兩間公司對人才的要求完全是兩回事。
若是妄想用一份制式履歷,就能夠「散彈打鳥」獲得工作機會,那是白日夢式的好傻、好天真。求職者必須要在腦中把適合自己才學與興趣的理想職缺構思出來,例如:我想要去高科技公司工作,但不是理科生也不會寫程式;我的優點是簡報很厲害,很會用 PowerPoint,對訂閱經濟的發展很有興趣,喜歡跟人接觸、擅長與人溝通。綜合以上分析,我的目標應該是到微軟應徵,跟 Microsoft 365 有關的業務或行銷工作。
三、請主動靠近目標,而非被動等待
建議求職者都去看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書中的第七章教讀者怎麼為自己「設計一個工作」──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有些疑惑:為什麼要設計自己的工作呢?直接把履歷投給既有工作不是更快嗎?你或許不知道:根據統計,用傳統的履歷表與求職信找到工作的成功率不到 5%。因此作者建議:不要再四處寄履歷,然後被動地等著被看上了,大多數的夢幻工作等不到公開職缺,就被一搶而空。
如果你還在學,就積極爭取去外商實習的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微軟有一個「未來生涯體驗計畫」,每年會徵選大約 100 名學生,只要在實習期間表現得認真負責,畢業後便有極大的可能會被原單位主管留任。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先去有服務外商客戶的代理商任職,跟客戶混熟以後,表明想要轉進外商的意願。人在江湖,見面三分情,推薦工作上有往來、配合得還挺愉快的你,對於客戶而言不過只是個順水人情。
還有千萬要有一個 LinkedIn Account,想要進外商卻沒有 LinkedIn,那就像是去釣魚沒有帶釣竿一樣遜斃了。在 LinkedIn 追蹤你有興趣的公司,建立有關聯的人脈,主動地提問請對方給一些職涯建議。只要你有充分的準備,態度又誠懇,大部份的人會很樂意提供協助的。
你的生涯規劃,真的「需要」外商嗎?
最後,我還是想提醒讀者:「與其做職涯規劃,不如做生涯規劃。」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份,工作最終的目標不是進外商,工作的目的應該是要好好生活。
在一窩蜂地跟風追求進外商之前,先幫自己一個忙,花時間想一下: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你擅長的技能可以在什麼地方得到充分的發揮?那個地方真的是外商嗎?如果你很肯定外商就是答案,那就更認真一點,找一個更明確的標的,為了得到它,量身打造一個執行企畫,然後廣交善緣,勇敢地開口問、主動尋找職涯的貴人。
歡迎需要貴人的你,加入工作生活家社團,我很願意做你的引路人,在你摸索的時候,幫你舉起手電筒,照亮前方的路。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七大簡歷禁忌:不要放照片、不要寫自傳、不要烙英文、不要用醜字體
●實力堅強的他,英文履歷卻讓人捏把冷汗——外商求職,言簡意賅的履歷包裝有多重要?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2
承緯Eric(小緯)
作者講的真的是很好~
但剛出社會的人,要了解真的有段距離~
真的建議去從實習生開始~
2020年11月01日02:02
apolloeric
外商也是有辛苦的一面的,雖說電影演的內容不一定正確。
但是外商真的很殘酷,當天就會請你離職。要求你離開公司了。
(只要你達不到要求,就是要走人了。差別是自己走跟被人趕而已。)
2020年11月02日10:3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