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府城廣角鏡〉新任農業部長首場大秀讓人大失所望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5月25日14:16 • 發布於 05月25日14:16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恣意種電,讓許多優質農地、魚塭以及海上魚場已無法使用。(本報資料照)
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恣意種電,讓許多優質農地、魚塭以及海上魚場已無法使用。(本報資料照)

農業部陳駿季部長扶正,已無選舉壓力,新人新氣象,農業界無不期待,新部長針對台灣農業的種種問題,進行全面的變革。可惜新政府農業部首場大秀讓人大失所望,滿滿的口號,完全看不出要怎麼解決現有的農業沉痾。

農業部於五月二十一日召開施政願景記者會,由陳駿季部長帶領胡忠一、黃昭欽兩位政務次長,與常務次長杜文珍出席,說明未來農業施政藍圖。推動「智慧韌性,永續安心」農業政策行動策略,訂出四大主軸以及十三項重點策略,連結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等科技元素,全面提升農業韌性,降低農業經營風險,確保產銷秩序,提升農業競爭力。

農業部未來農業施政藍圖,充滿華麗詞藻與激昂的口號,宛如是作文比賽,內容卻空泛無比,對於我國當前的農業問題裨益有限。以下分別審視農業部提出的四大主軸:

首先,智慧農業方面,台灣科技與機械產業實力居國際翹楚,科技農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農業確實有必要引進新科技,但是農業部自二0一七年起就開始推動智慧農業,到現在還在喊口號。

其次,韌性農業方面,農業部主張強化農業韌性,來確保糧食安全。惟我國糧食自給率快速惡化,依據農業部去年十月公布二0二二年《糧食供需年報》,以熱量加權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持續衰退,一九八四年自給率在五成之上(百分之五十六),二0二二年僅剩下百分之三十點七,較上年減少零點六個百分點。大量的糧食仰賴進口,二0二二年各類糧食供應之進口比率,其中穀類、子仁及油籽類超過八成比率。

我國稻米產量嚴重過剩,每年需要花費巨資進行公糧收購,再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穀類。萬一中國大陸將近日的軍演升級為航線封鎖,農產進口運輸中斷,糧食將立即面臨短缺問題。高度依賴進口,何來韌性可言?

第三,永續農業方面,長期的非法農地工廠問題尚未解決,近年來為發展再生能源,又有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恣意種電,讓許多優質農地、魚塭以及海上魚場已無法使用。陳駿季部長還堅持,農業部的基本立場是「以農為本、光電加值」,農地種電政策是絕對不會變的。

中國大陸為我主要農產品出口市場,自二0二一年起以檢疫問題為由,陸續禁止了我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以及柑橘等主力農產品的進口,除少數產品解禁外,至今仍無解。之後縱因鳳梨等開發日本市場,緩解其衝擊,但蟲害等檢疫問題依舊持續發生。

過去因爆發口蹄疫,導致豬肉無法出口,然拔針後冷凍豬肉也仍無法外銷日、美。我國農產品金額已經連續二年衰退,二0二三年出口四十八點九億美金,已回到二0一六年水準,讓農民苦不堪言。從農地不斷流失與出口受挫看來,農業永續淪為口號。

最後,安心農業方面,農業部稱將提升農民福利體系,並確保農產品安全。酪農與筆者長期呼籲修正不當的乳品標示,以區別外國「偽鮮奶」,農業部竟不斷抗拒,直到近期才鬆口;《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暫行近三十年,不願意制度化,現已占農業預算近三成之譜,還瘋狂加碼老農年金,嚴重排擠其他農業預算;食藥署五月公布市售蔬果農藥殘留監測,不合格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一,其中十一件殘留「不得檢出」的農藥。該部種種舉措與問題,均與安心農業距離愈來愈遠。

由當前的台灣農業亂象觀之,農業部所提出「讓台灣成為永續韌性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高度專業的職業」施政願景,儼然成為最大諷刺。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3

  • CHI PENG
    中國大陸為我主要農產品出口市場,自二0二一年起以檢疫問題為由,陸續禁止了我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以及柑橘等主力農產品的進口。 看到沒有,民進黨政府政治方面和中國大陸敵對,經濟上卻需要依賴,真是噁心
    05月25日14:55
  • Yu 宜璋
    這些人只會寫作文!
    05月26日00:36
  • Johnson
    空口白話,實際ㄧ點
    05月26日00:44
  • Ryan
    這傢伙就當初跟陳吉仲一唱一和的咖,怎麼會有人真的認為他有心改台灣農業?對他們來講農民沒有鬧事、農藥沒有被用來自殺、殺人就是好棒棒了 更何況台南那片民主聖地事能拿來種田的嗎,看看前八年到現在我們國內的農產自給率走勢是怎樣,注意是自給率不是他娘的進口來充數的 世界上各個國家無不在提升自給率的路上,只有我們台灣是在拉高進口量,這樣的戰略思維你跟人民說做好保衛台灣的永續發展,是在騙鬼不喝水
    05月25日16:51
  • 塗英三
    補助就夠了,還需要什麼政策
    05月26日00: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