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死亡時鐘,一鍵算出剩餘壽命!12.5萬人為何年繳千元看「死期」?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隨著AI技術的進步,一款名為Death Clock的應用程式,正在試圖改變人們預測壽命的方式。

AI壽命預測APP「Death Clock」自7月推出以來,已成功吸引超過12萬名付費用戶,並成為健康與健身類應用的熱門選擇,年費約為40美元。目前,台灣iOS用戶尚未開放下載該APP,但Google Play商店顯示,其年費為新台幣1,380元。

這款APP有何特別之處?它不同於傳統的生命表,Death Clock通過分析用戶的飲食、運動習慣、壓力水平及睡眠質量,提供更加精確的死亡預測,並以「死亡倒數計時」的方式顯示「剩餘時間」,對追求最大化健康餘命的用戶來說,頗具新奇的吸引力。

根據開發者弗蘭森(Brent Franson)的介紹,該款AI由1,200項預期壽命的研究資料訓練而成,大約涵蓋5,300萬名參與者,AI運用的資訊包括飲食、運動、壓力水平和睡眠模式等,來估計用戶可能的餘命長度。

Death Clock在健康類App中排名正在向前靠,據Sensor Tower數據統計,自7月推出以來,下載量已達到約12.5萬次,且深受付費客戶的歡迎。據TechCrunch實測,Death Clock會先詢問年齡、性別、種族等基本資料,並詢問家族史、心理健康和慢性病等更深入的問題。

預測餘命,不只有健康意義

死亡預測不僅僅是對當前健康狀態的指標數字,在經濟學和個人財務管理中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以政府單位為例,壽命長短直接關聯到國家、企業及個人對財務的規劃,尤其是在退休金需求、壽險政策與財務規劃方面。

在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預測,一名85歲的美國男性,一年內死亡的可能性為10%,平均餘命還有5.6年;至於台灣,依據內政部資訊,男性平均壽命為76.94歲、女性83.74歲。

然而,「這些傳統的統計數字往往存在較大誤差。」弗蘭森強調,Death Clock通過使用更為精細的AI算法,能提供更精準的死亡預測,並幫助人們更好地規劃退休金與資產管理。

世事難料!AI預測僅供參考

然而,長壽與健康不僅取決於基因,社會經濟因素同樣至關重要。研究顯示,貧富差距對壽命有顯著影響。根據美國醫學會的研究,40歲時,最富有和最貧窮的1%美國人之間的壽命差距高達15年,女性則為10年。這些不平等現象使得預測工具對不同收入群體的影響更加深遠。

對於Death Clock用戶來說,這款應用不僅僅是預測死亡時間,還會根據用戶的生活方式提出改善建議,幫助他們減少早逝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無法預測的外部因素(例如未來的收入狀況),孤獨感、情緒波動等無形的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壽命,這些因素使得AI預測僅供參考。但弗蘭森認為,了解自己剩餘的生命時間,將有助於人們作出更明智的生活與財務決策。

延伸閱讀:4份人才數據,解密輝達成長態勢!薪水壓倒業界、每位員工貢獻200萬美元營收⋯

資料來源:彭博社TechChurch內政部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高壓未必賺更多!5大「低壓高薪」職業出爐,年薪破320萬⋯十大壓力爆表工作又有哪些?
iPhone 17搶曝光!鈦金屬機殼擬改「鋁+玻璃」、相機模組大改,產品陣容一次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